鄧拼音:dèng;筆順:橫撇/橫鉤、點、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
鄧dèng ,古國名[Dengstate] ,鄧,曼姓之國。今屬南陽。從邑,登聲。――東漢·許慎《說文》。
鄧姓,中華姓氏。第壹支相傳出自黃帝時代的古鄧國。第二支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第三支源出子姓,為商朝皇族的裔孫。商王武丁滅了姒姓鄧國,隨之封其叔父曼季於河(註指漢水)北的鄧,並賜姓曼,侯爵,在今河南鄧州。
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滅鄧祁侯,鄧國亡,子孫以鄧為氏。在西漢時形成了著名的南陽望族。曼季是鄧姓族人公認的始祖,子姓鄧氏是組成漢族鄧姓群體的最主要成員,其歷史至少有2600多年。
先秦時期,鄧姓主要活動於黃河中下遊的河南壹帶。秦漢時期,鄧姓很快散布到四川、陜西、江蘇等地。河南是鄧姓的發祥之地,南陽郡鄧姓的開基始祖為鄧況,在漢朝中葉,自楚徙居河南南陽新野。
到東漢光武帝時,南陽鄧姓達到頂峰,太傅高密侯鄧禹是南陽鄧姓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後來鄧姓衍生出多個著名支派均為鄧禹的子孫。東漢是鄧姓最輝煌的時代。
南陽鄧姓對以後的鄧姓家族影響極大,因此,有“天下鄧姓出南陽"之說。西晉末,鄧姓大批從河南向南方移民,直達福建、廣東。唐宋時鄧姓的主體已經跨過長江分布於湖南、江西、四川地區。到了明清時期,鄧姓基本上奠定了今天的分布局面。明末鄧姓始入臺灣。
鄧姓名人有:鄧子龍、鄧世隆、鄧景山、鄧攸、鄧世昌、鄧恩銘、鄧小平、鄧稼先、鄧穎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