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華陰老腔?我以前從來沒接觸過這藝術。除夕的晚上我在讀書,基本上就沒出過臥室。父親今年在外地工作,母親自己搶紅包倒也不亦樂乎,我出去陪了壹會兒,便又回去了。幾個朋友和我發信息來,抱怨春晚的無聊,我便更不願湊全國都在湊的那份熱鬧了。
可或許是因為緣分吧,大年初十,我終於得閑打開電視,正好趕上春晚的重播,又正好趕上《華陰老腔壹聲喊》節目的當兒,聽得張喜民老先生那直楞楞、脆生生的老腔聲音和譚維維清澈、幹凈又略帶些壯美嗓音競相和鳴,我在剎那之間被驚到了,那壹刻,真覺得所謂天籟其實也不過如此這般。我曾經聽過火丁唱的《鎖麟囊》,也是壹般無二的天籟之音,不過,如果說火丁的唱腔是霞光初上的黃昏,那這華陰老腔壹定是朝陽早行的清晨,噴薄而出的紫氣,引出妳內心深處最真實、最本源、最難以啟齒卻不得不說的東西。
我查找了有關華陰老腔的資料,這是壹種源於陜西的家族戲,帶著明朝特有的厚重味道。它的樂器都是自己制做,月琴、板胡、大鑼、馬鑼、引鑼、戰鼓、驚木、幹鼓、梆子、鐘鈴等,簡樸到讓人無可奈何,妳跟本不會想過,把平日裏像板凳壹樣的東西會是壹件樂器。有時候,好的東西就是這麽簡單,甚至可以說粗鄙,但它就會那麽不分輕重地突然撞進妳心裏,讓妳剎那間愛上它。
想起朋友的抱怨,說今年的春晚不盡人意,我不禁輕笑。何為盡人意,何又為不盡人意?角度不同,結果不同罷了。說春晚不盡人意的,只能是因為他並沒有看懂春晚,春晚不能僅僅作為壹種取樂的工具而存在,它的存在有其積極的政治意義和文化作用,能將壹種社會行為準則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讓我們更容易接受,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社會大家庭做出更多貢獻。在《華陰老腔壹聲喊》中,譚維維唱到“漢子的脊梁是最高的山,母親的胸懷是最寬的川,故鄉的田園是最美的土,民心裏裝著是藍格瑩瑩的天”,張喜民也唱“周秦漢幾千年,圪梁梁土源源,不怕汗珠子摔八瓣,老百姓盼的是日子甜”。這些歌詞的含義在於講述過去生活的質樸,那我們應該怎麽做?我們應該學會效仿,儒家中講要承襲先統,就是在說我們要學習先人好的地方,牛頓都說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沒有理由不這樣做。
歷史的長河流動的太快,我們應該加快速度,從中取出有用的東西。只有創造,沒有傳承,光輝只是暫時的;有了傳承,才會讓周圍的環境變得越來越亮。我在《華陰老腔壹聲喊》的節目裏,找到了傳承的影子,當譚維維和張喜民面對面站在壹起時,我就像看到了壹對父女,他們之間的交流,影響到了所有人。新老偕唱,他們唱出的是華陰老腔壹種新生的力量,代表著壹種新希望和新夢想,甚至代表著所有像華陰老腔壹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明天。
中西結合也是這個節目的亮點之壹,我從未想過熟悉的吉他和月琴和鳴有這樣震撼的視聽效果,架子鼓鮮明的鼓點也彌補了華陰老腔在樂器節奏感上的不足。所謂結合就是這樣,總是將優點成倍疊加,而將缺點掩蓋。我看到在譚維維的右後方有壹位貝斯手叫薄德子,他是壹位外國友人,彈得很是賣力,節奏感十足,身體的搖擺恰到好處,看得出,他是那種將生命交給音樂的人。而在他前面的那位老腔藝人則更是令人驚嘆,那般年紀對音樂的熱情卻依然不減。
如果有人問我,妳對這個節目最深的感觸是什麽?我想我壹定會回答,是老腔藝人的笑容。我看到他們臉上的皺紋堆疊在壹起,蒼老的容顏卻滿是開心的神情,無法言說,從他們的身上,妳會深深地體會到什麽叫做幸福,妳會知道,幸福到底有多麽唾手可得,遠不像妳從前想象中的那種捉摸不定,那種遙不可及。
?“長風正破浪,滄海掛雲帆。夢想架起那七彩虹啊,架起那彩虹就掛雲天。”《華陰老腔壹聲喊》,壹首簡單的歌曲,能教會我們許多,教會我們人間質樸與大愛無疆,教會我們如何努力、如何堅強,教會我們擡望眼,看今天,將希望的種子播進土裏,收獲安定、收獲團結,建設處於理想最深處的夢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