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國農歷中壹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壹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壹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23日之間。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壹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壹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壹。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蔔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壹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桿,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壹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系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 。“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壹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壹年中“日影”最長的壹天,為新的壹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壹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雲:“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壹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壹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壹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壹是說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壹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壹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天文坐標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貴”,黑夜最漫長的壹日。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壹日。就北京市區而言,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
註:地極軸通過地心,連結南、北兩極,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夾角為66.5°,和地球自轉軌道面——赤道面垂直。
農歷參照
地雷復卦,稱為冬至壹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冬至這壹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京的白晝時間僅有9個多小時。但是,這壹天是數九的第壹天,並不是最冷的時候,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 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壹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待到過了這個“冷鋒”之後,天氣就會漸漸變暖。 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歷壹月、二月,中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此“九九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