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誰知道江蘇的鎮江是那位名人的故鄉嗎?

誰知道江蘇的鎮江是那位名人的故鄉嗎?

1.葛洪(284—364)字稚川,號抱樸子。生於西晉,丹陽句容人。少年好學,博覽經、史、百家典籍,擅書法,以儒學知名,不善交遊,曾參與鎮壓石冰起義。東晉初,任諮議參軍。好神仙之法。最初從鄭隱學道煉丹,晚年聞交趾產丹砂,要求去勾漏當縣令。攜子侄去羅浮山修道煉丹並從事著述。所著《抱樸子》分內外篇,《內篇》20卷,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為現存完整的“神仙家言”。《外篇》50卷,詳論“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反映作者內神仙而外儒術的根本立場。他在長期研制金丹的實驗中,積累了不少樸素的化學知識。內篇《金丹》、《黃白》等篇裏,研究用礦物煉丹、煉金銀。在《仙藥》及其他篇中,有用植物治疾病的記載,對化學和制藥學的發展有壹定貢獻。葛洪壹生著作較多,除《抱樸子》外,還有碑、誄、詩、賦百卷,《西京雜記》6卷,《金匱藥方》100卷,《肘後備急方》3卷。

2.劉裕(363—422)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曾祖時移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少時家境貧寒,以種地、打柴、捕魚和做小商販為生,後任東晉北府軍中、下級軍官。晉隆安三年(399年),劉裕跟隨北府名將劉牢之鎮壓孫恩起義,在鎮江蒜山壹戰把孫恩逼入海中。接著桓玄作亂,攻入建康,逼死劉牢之。劉裕首先在京口發難,殺了桓玄派駐京口的桓修,被各路義軍推為盟主,打敗桓玄。官至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持節領徐、青二州刺史,坐鎮京口,成為北府軍的統帥。義熙五年(409年)和十二年,劉裕組織了兩次北伐,先後消滅南燕和後秦,收復了洛陽和長安,位至相國,封宋公。元熙二年(420年)廢晉恭帝稱帝,國號宋,史稱宋武帝。劉裕用人“網羅幽滯”,所重任的將相王鎮惡、劉穆之等都出自寒門。對於豪門巨族如“京口之蠹"刁逵等人,則采取嚴厲打擊的政策。他重視農業,整頓戶籍,合並和取消了許多僑郡僑縣,減少依附隱匿,招撫逃亡,使農村勞動力得到保證。他不止壹次下令減免賦役,停止征調,需用物資給價向民間采購。在做了皇帝之後,把寧州獻的琥珀枕敲碎賜給將士去合金創藥。自己舊時用過的農具,命人妥為收藏,留示子孫。

3.劉義慶(403—444)原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劉義慶在幼時,劉裕常誇贊他說:“此吾家豐城也”。劉裕稱帝後,劉義慶襲封臨川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劉義慶持節都督七州軍事,任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到荊州上任及離任時,因迎送而饋贈給他的物品壹概不接受。“在州八年,為西土所安’’。元嘉十七年官至南兗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史稱其“為性簡素,寡嗜欲",“受任歷藩,無浮淫之過”。劉義慶愛好文義,他招聚文學之士,遠近必致。曾撰《徐州先賢傳》、《世說新語》、《幽明錄》、《宣驗記》等。《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誌人事”的筆記小說。

4.徐廣(352—425)字野民,祖籍東莞(今山東沂水),家居京口,世代好學。徐廣對百家學說以至數術無不通曉。年輕時曾任東晉兗州刺史謝玄的從事,後擔任秘書郎、典校秘書、散騎常侍、領著作等職。徐廣忠於晉室,在桓玄纂位時,安帝出宮,他流涕隨侍。宋武帝劉裕受禪,恭帝遜位,他又痛哭流涕。謝晦勸他不必如此,他說,妳是宋朝佐命,我是晉室遺臣,壹喜壹憂自然不同,就辭職回家了。著作有《車服儀註》、《晉紀》等,還有文集15卷。其兄徐邈(344—397)字仙民,東晉經學家。在語言文字方面,世稱徐氏兄弟為“大小徐”。44歲應選為中書舍人,遷散騎常侍,常為皇帝改削詩文。又授太子經,著有《五經音訓》、《春秋谷梁傳註義》及文集9卷。

5.檀道濟(?壹436)祖籍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世居京口。以參劉裕討桓玄軍事起家,任太尉參軍,封唐縣男。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出兵伐後秦。他為前鋒攻入洛陽,俘獲四千多人。有人主張殺掉,他說:“伐罪吊民,正在今日”,壹起釋放了。於是北方人心感服,紛紛投降,壹路攻下長安。檀道濟受任瑯邪內史。劉裕建立南朝宋後,改封永修縣公,位丹陽尹、護軍將軍。南宋文帝劉義隆時,謝晦在江陵造反,道濟受命征討獲勝。文帝任命他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元嘉八年(431年),又壹次領兵北伐,與魏軍30余戰多捷,直抵歷城,因糧草不繼而退兵。他叫兵士夜間量沙成堆,唱籌計數,把所存少量米覆蓋在上,佯裝糧堆,魏軍不敢追擊,宋師全軍而返,進位司空,鎮潯陽(今江西九江)。元嘉十三年(436年),劉義隆弟彭城王劉義康矯詔殺死道濟父子8人。被殺時,道濟怒罵道:“乃壞汝萬裏長城!’’。二十七年,魏軍打到瓜洲,劉義隆嘆日:“若道濟存,豈至此!”

6.戴顆(377—441)字仲若,譙郡鈺縣(今安徽宿縣)人,東晉戴逵之子,善琴工書,精通雕塑。初與兄戴勃隱居桐廬,兄死後即周遊於江浙壹帶。他既善繪畫,又崇尚佛教,首創佛教雕塑藻繪,壹改漢時形制古樸為“範金賦采,動有楷模”的佛像雕塑藝術。南朝宋永初、元嘉年間,朝廷多次征他作官,都遭拒絕。衡陽王劉義季鎮守京口,築“竹林精舍”,迎他到京口黃鵠山居住。戴幼時隨父習琴,父死後不忍重彈舊曲,另作新調曲15部,長調曲1部。每至春天,常獨坐林中“雙柑鬥酒聽鸝聲”,作出傳世之曲《遊弦》、《廣陵》、《止息》,並將傳統琴曲《何嘗》、《白鵠》加工修改成《清曠》壹曲。所傳《戴氏琴譜》4卷(今佚),是記載中最早的譜集。他還著有《逍遙論》、《月令章句》、《喪禮雜義》、《禮記中庸傳》。

7.臧榮緒(415—488)自號披褐先生。祖籍東莞莒(今山東莒縣),後居京口。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教授生徒以養母。為人情操高尚,篤愛《五經》,治學嚴謹,潛心著述,與當時另壹隱者關康之相友善,時稱“二隱”。臧榮緒綜合王隱、何法盛等人所著晉史,編成《晉書》11O卷,還著有《嫡寢論》、《拜五經序論》,均遺佚。臧質任江州刺史,曾慕名征招他為幕僚,他托病謝絕。肖道成(即齊高帝)任揚州刺史,征招他為主簿,他不予理睬。肖道成稱帝後,司徒褚淵曾推薦臧所著《晉書》。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年),房玄齡等即以此書為依據修《晉書》。在唐初流傳的18家晉史中,臧著《晉書》是比較完整的。

8.何遜(?壹約518)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南)人,僑居丹徒。曾祖何承天,在南朝宋時官至禦史中丞,曾考定“元嘉歷”。何遜8歲能詩,為前輩範雲、沈約等所稱賞。南朝梁時為安城王參軍事兼尚書水部郎,故世稱何水部。他壹度得梁武帝蕭衍賞識,但不久就被棄置。後為廬陵王蕭續記室。死於江州(今江西九江)。何遜的詩文與當時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他的詩清新婉轉,工於選詞琢句,音律和諧,是六朝詩與唐律之間的過渡體。今存明人輯本《何水部集》。

9.蕭統(501—531)字德施,小字維摩。南朝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長子,天監元年(502年)立為皇太子,曾參予朝政,死後謚號昭明,故稱昭明太子。他博學多才,擅詩文,禮賢下士,廣集書籍,好遊山水。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宋《嘉定誌》及南宋陳詠(景沂)《全芳備祖》記載:蕭統曾於鎮江西南招隱山築臺讀書。並設增華閣,邀請著名學士編集《文選》30卷,收秦漢以來詩、文、賦、論等各種文體***700余篇。這是我國最早的詩文總集,對後世文學影響極大。蕭統在《文選》編成後,雙目失明,不久即病逝於建康。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10.劉勰(約465壹約532)字彥和,原籍山東莒縣,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劉勰早孤,篤誌好學。因家貧而不婚娶,依佛子僧祜居住,精通佛教經論。南朝梁天監初,兼東宮通事舍人,深得梁武帝太子蕭統的信任。在南齊時,劉勰即開始撰著《文心雕龍》50篇,論古今文體。當時文學巨子沈約讀此書後十分推崇,贊為“深得文理”。劉勰晚年剃去須發,立誌出家,法名慧地。《文心雕龍》是我國第壹部體系完整的文學理論巨著,全書論述範圍包括文體區分、創作方法以及文學批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