蒨的意思和含義如下:
蒨,漢語三級字,讀作蒨qiàn,義同“茜”,用以形容草長得茂盛的狀貌。
古籍解釋
《唐韻》倉甸切,音倩。草盛貌。《左思·吳都賦》夏曄冬蒨。《湛方生·稻苗贊》蒨蒨嘉谷。
又鮮明貌。《束皙·補白華詩》蒨蒨士子。
又《儀禮·士冠禮註》齊人名蒨為韎韐。
又木名。《山海經》敖岸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郭註》說者曰:蒨、舉,皆木名也。《集韻》又與?、茜通。
唐韻
《唐韻》由唐人孫愐著,時間約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之後,是《切韻》的壹個增修本,但原書已佚失。
據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所錄唐元和年間《唐韻》寫本的序文和各卷韻數的記載,全書5卷,***195韻,與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同,其上、去二聲都比陸法言《切韻》多壹韻。
內容簡介
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也是《切韻》的壹個增修本,較《唐韻》更早。但孫愐曾利用朝廷擴大《唐韻》的影響,所以《唐韻》雖是孫愐的私人著述,命名卻帶有官方的性質,比起較它早出的《刊謬補缺切韻》更有名氣。
《東齋記事》上說:“自孫愐集為《唐韻》,諸書遂廢”。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和孫愐的《唐韻》,都對韻字加入註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於是韻書便同時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
刊謬補缺切韻
《刊謬補缺切韻》,唐王仁昫撰,長孫訥言註,裴務齊正字。素箋厚紙本,龍鱗裝。凡24頁,首頁單面書,余皆兩面書,***47面,每面35行,自第9頁“耕”起為36行,每行字數不等。朱欄,縱25.5cm,橫47.8cm。
內容簡介
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也是《切韻》的壹個增修本,較《唐韻》更早。但孫愐曾利用朝廷擴大《唐韻》的影響,所以《唐韻》雖是孫愐的私人著述,命名卻帶有官方的性質,比起較它早出的《刊謬補缺切韻》更有名氣。
《東齋記事》上說:“自孫愐集為《唐韻》,諸書遂廢”。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和孫愐的《唐韻》,都對韻字加入註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於是韻書便同時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