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落子的旋律簡樸動人、親切悠揚、節奏分明,音調有流有動,既可敘事,又可抒情,富有激情高昂的特點,深受勞動人民喜愛。
2006年,“上黨落子”被公布為“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壹)歷史淵源
據《黎城縣誌》記載:“上黨落子”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在黎城東仵村的李鎖柱向武安農民喜順(逃荒到東仵村)學習武安落子唱腔的基礎上,揉合本地流行的壹種叫“十樣錦”的小花戲,形成飽含著濃郁黎城鄉土氣息的地方劇種。到1884年至1908年間,經過王四虎(子鎮村人)、王三和(東仵村人)等老藝術家在音樂、唱腔、服裝等方面不斷改進,增加文、武場,從初期簡單的地上演出發展到演袍帶戲為主的臺上戲和祭神戲。1911年七月初壹,王三和挑班的“落子”戲班在潞安府的火神廟(今長治市東方紅影院)古會上演出,在三個上黨梆子戲班脫穎而出,為黎城落子向較大劇種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除在潞安八縣演出外,還頻繁出演於平陽府的安澤、洪洞、翼城以及彰德府的林縣、涉縣、武安、磁縣等地,並向蒲劇、豫劇、武安平調,河北梆子等姐妹劇種學習,使藝術日臻完善,且在音樂唱腔上受上黨梆子、蒲劇梆子的影響,在原武安落子柔和婉轉的基礎上,兼備高亢激昂之音。為區別於武安落子,把“黎城落子”稱作“大落子”,把“武安落子”,稱作“小落子”。上黨落子的音樂唱腔是宮調式的,以板腔體的唱腔為主,曲牌體唱腔為輔。板腔體的板式,最主要的有“流水”、“清流水”、“散板刀”。其中“流水”用量最大,它適應性強,能緊能慢,分為“漫流水”、“二性流水”、“緊流水”三種速度,能夠表現平靜、喜悅、悲哀等多種情緒;“清流水”,節奏清新穩健,長於敘事;“散板”,有眼無板,節奏自由,曲調高昂,宜於表現人物的激情。落子裏還有壹種從上黨梆子“霸王鞭”演化而來的慢板“霸王鞭”,它速度緩慢,抒情性強,宜於表現深沈、煩悶不安等多種情緒。
上黨落子的曲牌體唱腔,有“凹板”、“八板”、“鎖板”等。它以四句體樂段為基礎,最後與“流水”板連接,大部分都是專曲專用。如“凹板壹,曲調輕快、活潑,常用它來表現丫環、小姐喜悅、歡快的心情。上黨落子音樂唱腔,具有熾熱奔放而又清新委婉的特點。除花臉腔外,其它行當的唱腔區分不大。關於它的唱腔流派問題,過去雖有“西府派”、“東府派”或“黎城派”和“潞府派"等說法,但究其根本,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上黨落子的曲牌分絲弦曲牌和嗩吶曲牌兩種。絲弦曲牌有“小八板”、“備馬牌”、“春天樂”、“萬年花”、“天下樂”、“小桃紅”等約三十余種。嗩吶曲牌有“大開門”、“轅門鼓”、“壹支花”、“到春來”、“普天樂”、“水龍吟”、“將軍令”、“萬花燈”、“朝天子”、“遍江南”等***四十多種。這些曲牌大都是從上黨梆子和“八音會”等民間音樂中吸收的,也有少部分是吸收其他兄弟劇種的。
上黨落子的樂隊分文、武場(亦叫上下場面或東西場面)。過去武場所用樂器有:手板——用核桃木自做,比京劇的稍大,音色尖脆;小鼓——亦叫二黃鼓,與京劇所用虎皮板鼓相同;老鼓——上黨地區制做的雙面牛皮鼓,鼓面直徑較大,其聲如雷。以上三件樂器由鼓師(頭手場面)壹人操作。另外,還有小鑼——上黨制做,音調高而尖脆;大鑼壹上黨制作,鑼面比京劇的稍大,中心有壹凹點,其聲宏大寬舒;鐃鈸——上黨制作,發音酥脆;梆子——用棗木制成,由執大鑼者兼;小鑔專配嗩吶。值得壹提的是,這些銅器家夥的音高也很講究,如大鑼取“l”音,以配頭把胡胡的外弦“1”音,小鑼則取“2”音等,這樣才能使所有的樂器合調諧和。
文場過去所用樂器有:胡胡——主奏樂器,桐木或椿木制作,裏弦用皮弦,外弦用絲弦,弓子粗而短,演奏者戴鐵指帽,四度定弦,裏弦為“5”,外弦為“1”;二胡——中音,裏弦為“1”,外弦為“5”;老胡胡——比胡胡音筒大,桿子高,系低音樂器,定弦為“5、1”;大笛——即嗩吶,有兩只,由頭把和拉老胡胡者兼。笛子——文場靠其定弦;笙——配奏樂器。
以上文武場樂器是過去的配置,後來在發展過程中,板胡已替代了胡胡,現在文場所用樂器有板胡(頭把)、二胡、老胡胡(或大提琴)、笛子、笙等。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壹,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
目錄
劇種簡介歷史溯源形成於澤州鼎盛時期傳承發展形成發展上黨地區早期歌舞戲曲活動的熏陶上黨地區民間藝術的哺育上黨地區樂戶演出的導引外來的劇種的催生助產藝術特色舞臺美術臉譜和其它行當的化妝服裝舞臺裝置主要劇種唱腔流派角色行當表演程式伴奏樂隊名家名角人才培養相關資料 劇種簡介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壹,因其產生和主要流布於秦漢時期的上黨郡而得名。當地人稱“大戲”,晉南人稱“東府戲”,河北邯鄲壹帶稱“西府調”、“澤州調”,也曾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全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時定下“上黨梆子”這個名字。 上黨梆子過去的班社,除梆子外還兼演上黨昆戲、上黨羅羅腔,上黨卷戲和上黨皮黃,***五種聲腔。合稱“昆梆羅卷黃”。近年來,昆、羅、卷已絕跡舞臺,只是以梆子為主,有些劇團或唱些皮黃。 上黨梆子的唱腔以板腔體為主,間亦用曲牌體。板式中運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體唱腔有[靠山吼]、[壹串鈴]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調。調式是微調式;除[緊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類板式中的過門,都是宮調式的。伴奏樂器:打擊樂是音響強烈的大鑼、大鼓,弦樂是巨琴、二把和胡胡。 上黨梆子的基礎功叫“三把”。它運用起來穩健大方,雄壯有力;不足之處是足沈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觀。表現手法是粗線條,大輪廓,直出直入,強烈明快。行當方面須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凈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黨梆子具有粗獷、健康的藝術特色。臺步、身段都有淳樸古老的特點,唱腔、音樂高亢、委婉、活潑,曲牌豐富,每種唱腔各有各的樂器和上演劇目。 梆子,又名梆板,打擊樂器。約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清代李調元《劇說》:“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擊拍而得名。
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壹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壹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壹般多用紫檀、紅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棗木心制作,材料必須堅實、幹透,不能有疤節或劈裂。外表光滑、圓弧和棱角適度。 演奏時,左手執長方形、右手執圓柱形木棒,以圓柱形的敲擊長方形的木棒發音,音色清脆、堅實,無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劇、秦腔等梆子戲曲的代表性擊節樂器,常用以有規律地敲擊強拍和增強戲劇氣氛。在壹些民間器樂合奏及曲藝伴奏中也常使用,廣泛流行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 漢代上黨郡治所在今長子縣西南,統轄14個縣:北到今昔陽南部,東到今河北涉縣境內,南及今陽城東北,西到今安澤冀山。歷代行政區劃變動頻繁。從明清和民國年間,習慣以潞、澤、遼、沁四個府州19縣為上黨地區。民國初年,山西曾在長治設潞澤遼沁鎮守使。抗戰期間,日寇在長治設上黨道。中國***產黨領導的敵後根據地分屬太行、太嶽兩個行署。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將左權(原遼縣改名)、和順、榆社劃歸榆次專區(今晉中地區);其余的16縣和從中劃出發長治市為長治專區(後改為晉東南地區,長治也改作直轄市)。希望能喜歡和支持這倆個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