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zī、zǐ?
壹、釋義
讀音壹[zī]
1、〈動〉衡量;計量
2、考慮;希求
3、放縱
4、通“貲”。錢財
5、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6、疾病
7、缺點
8、姓。
讀音二 [zǐ]
1、〈動〉形聲。從言,此聲。本義:毀謗,非議
2、厭惡;極其討厭並憎惡
3、指責
二、說文解字
古文:不思稱意也。從言此聲。
譯文:衡量計算的意思。以言為偏旁,以此為聲旁。
三、字形演變(如圖)
擴展資料
組詞:訾議?竊訾?訾責?訾黃?瑕訾?沮訾?訾排?限訾?訾相?訾詈訾笑?怨訾?訾省?訾給
壹、訾黃[zī huáng]?
獸名。龍翼而馬身。壹說,訾,嘆辭;黃,乘黃。
二、竊訾[qiè zī]?
亦作“竊貲”。占有別人的資財。
三、瑕訾[xiá zī]?
因其有細小缺點而加以指摘、詆毀。
四、訾相?[ zī xiāng ]?
1、謂衡量省視。
2、引申為瞻仰之意。
五、訾算[zī suàn]?
指漢代為官時應具備的資財數。訾,通“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