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來歷和由來 有哪些風俗活動
1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的源頭,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由此可見,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重陽節這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與此同時,還有各種大型的宴會,這都是先秦時期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演變發展而來的,這便是早期的重陽節的雛形。
縱觀整個重陽節的發展歷史,慶祝重陽節的活動最開始只是宮廷或者是官方的慶祝活動。直到唐朝,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的節日之後,宮廷和民間開始壹同慶祝,在節日期間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宋朝的重陽節最為熱鬧,《武林舊事》壹書中詳細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便第二天隆重玩樂壹番。明清時期則是沿襲了傳統,並且從農歷九月初壹就開始吃花糕慶祝,九月九日重陽節當天,帝王還要登高攬勝。
2重陽節風俗活動
賞菊、飲菊花酒
起源於晉代陶淵明,後人效仿,遂有重陽賞菊飲宴之俗,北宋時,重陽賞菊之風盛行。
登高望遠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九月初九正是天高氣爽之時,適合登高望遠,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插茱萸
茱萸是壹種茴香料植物,香味濃,有驅寒、止痛、驅蟲等功效。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帶在身上或插於發髻。
吃重陽糕
也叫食蓬餌,餌,即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而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象征著用吃糕來代替登高。現在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歸寧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即凡有出嫁女兒的人家,都備名酒、糕點,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稱之為“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