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夫拼音是yí fū。
姨夫,漢語詞語,意思妻親的姊妹夫。稱母親的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也就是自己姨母的丈夫。由於母親的姐姐叫姨媽。其夫君就叫大姨夫/大姨父/姨爸。由於母親的妹妹叫姨娘。其夫君就叫小姨夫/小姨父/姨爹。
大姨父:又叫姨夫、家姨夫、家姨父、家姨爹、家姨丈。小姨父:又叫姨夫、家姨夫、家姨父、家姨爹、家姨丈。母親的姐妹夫,姨母的丈夫。今正式用語中通常稱為姨父,也稱姨丈或姨爹、姨爸。對應甥女/甥男。〈內/丈人/妻〉
隋盧思道《北齊興亡論》:“胡長粲以從舅之親,馮子琮以姨夫之戚,俱受寄托,並當樞要。”明王誌堅《表異錄·親戚》:“袁聿修為姨丈人崔休所知賞,蓋今之姨夫也”。
姨夫不是姨父的原因:
在六親中,姑姑和姨媽都是非常重要的,壹個是自己父親的妹妹,壹個是母親的姊妹,他們都是至親。而姑父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媽的老公,他們也是自己最親的人。所以,作為六親的基本成員,“姑父”和“姨夫”的稱謂不是現在才有,古代的時候就出現了。
我們知道孔孟之道主導了中國社會幾千年,是中國歷代統治者認可的的價值觀。而三綱五常,等級觀念、男尊女卑是孔孟之道的精髓。雖然姑父和姨夫都是近親的配偶,但壹個是父親妹妹的愛人,壹個是母親姊妹的愛人。
按照男尊女卑的說法和“三綱五常”中夫為妻綱的條理,父親的親戚應該是主要的,比如姑媽的配偶是排在前面的;同時,母親的親戚姨媽的配偶,就應該次之,地位稍遜之。自古就有。這樣壹來,姑的愛人用父親的“父”,姨媽的愛人只能委屈壹點用這個丈夫的“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