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15日。中國第壹顆海洋衛星海洋壹號A星發射成功。海洋壹號A星的發射成功,結束了我國沒有海洋衛星的歷史。為我國海洋觀測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實現了中國實時獲取海洋水色遙感資料零的突破,為海洋衛星系列化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表明中國海洋衛星遙感應用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標誌著中國海洋衛星遙感與應用技術邁入壹個嶄新階段。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負責抓總研制的海洋壹號水色遙感系列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壹代海洋衛星,主要用於海洋水色、水溫環境要素探測,為我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河口港灣的建設和治理、海洋汙染監測和防治、海岸帶資源調查和開發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等領域服務。
海洋壹號A星的質量為369千克,運行在高度為798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上,設計壽命為兩年。
海洋壹號A星裝載有十波段海洋水色掃描儀和四波段CCD成像儀兩個有效載荷,可以探測出海洋水色、水溫、汙染物以及淺海水深等環境要素。通過對這些要素的分析,可掌握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布情況、海洋漁業及養殖業資源與環境質量狀況,為海洋生物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可了解重點河口港灣的懸浮泥沙分布規律,為沿岸海洋工程及河口港灣治理提供基礎數據;可監測海面赤潮、溢油、熱汙染、海冰冰情、淺海地形,為海洋環境監測、環境保護、執法管理提供基礎信息;為海洋科研提供大洋水色環境資料。
該衛星可以通過觀測海水光學特征、葉綠素濃度、海洋表面溫度、懸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機物和海洋汙染物質,並兼顧觀測海水、淺海地形、海流特征和海面上大氣氣溶膠等要素,掌握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布、海洋漁業及養殖業狀況和環境質量,了解重點河口港灣的懸浮泥沙分布規壹律。為海洋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灣治理、海洋環境監測、環境保護和執法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基礎數據。
2002年5月29日,設在北京和三亞的我國海洋衛星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海洋壹號A星水色掃描儀與CCD相機拍攝的第壹幅遙感圖像,其圖像十分清晰,海洋特征非常明顯。
經過專家鑒定,海洋壹號A星采用先進的設計,與國際同類衛星相當。具備了長期業務化運行能力。與國外同類衛星相比不僅體積小,質量輕,技術指標也非常先進,可見光與紅外遙感器並存,譜段較全,信息量豐富。
國家海洋局應用中心在保證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業務運行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海洋壹號衛星應用和推廣工作。國家海洋局已將海洋壹號衛星納入中國海洋立體監測體系並實現業務運行。在海洋環境汙染監測、海洋環境和海洋災害預報、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已將海洋壹號A星納入業務化運行體系,並取得了豐碩的應用成果。
海洋壹號A星在軌運行685天,獲取了1830余軌海洋遙感圖像數據。其觀測範圍覆蓋中國海域以及大西洋、南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墨西哥灣、澳大利亞、南極大陸、巴西、伊拉克等海域和地區,可以獲得上述區域海洋離水輻射率、海表葉綠素濃度分布、海表溫度分布、色素濃度、氣溶膠光學厚度、懸浮泥沙含量分布、植被指數等海洋水色相關信息。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將海洋壹號A星數據研發制作了42種遙感產品,向國內126個單位分發數據,在大洋漁場環境監測、海岸帶監測、海洋水色環境監測、海洋赤潮監測和海冰海溫監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利用海洋壹號A星資料發現了渤海、華東沿海和黃海赤潮,為海洋環保部門監測提供出科學依據;首次利用海洋壹號A星資料進行海冰冰情預報,並已正式進入中國海冰預報業務工作。
海洋壹號A星遙感數據已成為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重要的基礎信息源,許多計劃項目正在使用或計劃使用海洋壹號A星及後續衛星數據。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大洋漁業環境信息獲取與應用系統”項目利用該星數據,取得大西洋金槍魚區及南太平洋竹莢魚區的漁場環境的水色水溫資料。這也是中國目前獲取境外漁場信息的唯壹技術手段。
為配合中國第十九次南極考察和北極科學考察建站,海洋壹號A星積極發揮極軌衛星優勢,獲取了大量的南北極冰蓋數據,為南極大陸科考和北極建站選址提供了基礎數據。
通過海洋壹號A星對黃河口、長江口、珠江口、閩江口等各大河口以及渤海灣、北部灣、瓊州海峽、臺灣海峽等重點海域的監測,獲取了中國重要海域懸浮泥沙分布、海流特征、近岸二類水體特征、海岸帶特征、溫度分布特征和淺海地形等重要海洋基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