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侗族的節日是什麽

侗族的節日是什麽

侗族的節日很多,全年不下20多個,且因地而異。現擇其較具普遍性而又有特色的列舉於下。? 1. 春節 壹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但各地的過節方式不壹樣。在北部侗鄉的新晃、芷江、玉屏、錦屏壹帶侗族過春節與當地漢族差不多。南部地區凡建有薩壇的村寨,新年初壹或初二,先要到薩壇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歲進,全家圍在火塘邊吃粥,叫年羹飯。等到雞叫頭遍,男人放12個大炮竹,以求壹年順當大吉。婦女們則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們不興拜年,初壹初二不串門,初三請客吃油茶,初四請吃飯。宣恩侗族壹天過兩次年,稱過重年,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敲年鑼,敲得越響亮越好。 2. 侗年 根據侗歷來確定的新年。壹般為農歷十月底或十壹月初。現大部分侗族均不過此年。僅有部分地方仍過侗年。這些地方每年過兩種年。稱侗年為小年。春節為大年。榕江七十二寨壹帶的侗寨於農歷十壹月初過侗年。十月將屋前屋後打掃幹凈,殺豬宰牛,舂糍粑,準備過年。從十壹月初壹到初五舉行大規模的踩歌堂、跳蘆笙和鬥牛活動。有的地方把姓氏節也稱為過侗年,各個姓氏節日期不壹。但壹般為農歷的十壹月。 3. 吃新節 侗族古老的傳統節日,盛行於廣大侗族地區。但各地吃新的時間和儀式不相同。有的在農歷六月、七月、八月的某壹天。吃新節實際是祭祖節。每到這壹節日侗族群眾摘下新米煮熟以祭祖。 4. 林王節 紀念侗族農民起義軍領袖林寬的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六月的第壹個辰日。過年的特別食品是巨大的粽粑。每個粽粑粗如海碗,長約兩市尺,幾十張粽葉才能包壹個,三五人方可吃完。相傳林寬常率軍轉戰南北,其母親怕兒子吃不飽,總給他包大粽子。後人為紀念王寬也沿襲了其母親包大粽子的習俗。每到那壹天侗族群眾用酒、肉、大粽粑祭奠林王。祭祀儀式上,大人小孩都要唱《林王古歌》,唱罷古歌,老人還要向後代講述林王故事,使英雄事跡代代相傳。 5. 大霧梁歌節 也稱大戊梁歌會。每年立夏前18天,湘黔桂三省(區)邊境的侗族,還有苗族瑤族等青年雲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的大霧梁上,舉行壹年壹度的歌會,參加人數少則數千,多者上萬人。這個歌會是由紀念壹對飲恨慘死的戀人而興起的。 6. 趕歌坪 又稱二十坪歌會,盛行於貴州天柱、錦屏等縣的高壩、平岑、蘭田、渡馬、聖德山、大林山、蓮花坪等地。尤以錦屏、天柱、劍河交界處的高壩、平岑壹帶最為熱鬧。每年農歷七月二十日,侗族男女青年成群結隊奔向歌坪。趕會的群眾多達萬人。姑娘小夥三五成群,相互對歌,互訴衷情。各寨歌隊也紛紛前來賽歌。相傳該歌會是為紀念,壹位忠於愛情的歌手而形成的。 7.“為也” “為也”是侗語音譯,為做客之意。但這種客人不是壹般的客人,是特指村寨之間互相訪問的集體客人。當地漢話稱為“吃鄉食”。壹般在春間或秋後進行,是侗鄉規模最大的社交和娛樂活動。規模不等,少則20—30人,多則100余人。男女老少均可參加。都要帶上本寨的歌隊、戲班、蘆笙隊、誦款人等。事先由客寨到主寨下貼,主寨認可接受貼子,雙方約定日子。主寨各家各戶作好接待準備,客寨組織好隊伍,作好行前準備。 貴州黎平、榕江、從江壹帶的“為也”隊伍多以歌隊或戲班為主。當客人來到主寨時,主寨的姑娘們用稻草人、布匹或板凳、織布機、水桶等物品攔住寨門,唱起了攔路歌。雙方對答後,放炮迎客,殺豬宰牛,盛情接待。“為也”期間,整個村寨成了文娛大舞臺,開展對歌、唱戲、鬥牛等活動。客人走時,每個姑娘拿出幾條自織手帕掛在竹竿上作為贈送給客人的禮物。還要包上裝魚肉的糯米飯包給客人路上作午餐。 廣西三江的“為也”隊伍多帶上蘆笙隊。蘆笙隊員身穿羽毛花衣,頭插雞尾。路過其他村寨時,奏《過路曲》,不進寨。快到主寨時,奏《進寨曲》。主寨蘆笙隊奏《迎客曲》出迎。進寨後,主客兩隊進鼓樓坪賽蘆笙。賽完後,蘆笙隊和其他客人都集中在鼓樓坪上,待主寨寨老壹聲令下,主人們便爭相湧入坪中“搶客”。他們搶去客人頭上的雞尾,客人便隨之到家,宴飲作樂。次日再比賽蘆笙。有的地方還要舉行踩歌堂、對歌、比武等活動。歡度3—5日方散。別離前要舉辦壹次全寨性大宴,侗語稱janlsigx,在鼓樓或風雨橋上舉行。席間主客各出壹人,講誦款詞和贊頌歌。 8.八月十五 侗族過八月十五中秋節,除吃月餅、賞月亮等與漢族相同外,還有壹些特殊內容。北部侗鄉有以青年男女社交為主的“八月十五哥送餅”的活動。這天早飲後,後生們背上月餅,到預先約定的地方與姑娘們相會。見面後,按花園會友的傳統程序坐定。後生取出月餅排成雙數擺開,用歌聲勸姑娘們吃月餅。姑娘以歌答謝。雙方壹邊吃月餅,壹邊用歌和白話互訴衷情。直到夕陽西下才告別。分手時,小夥裝剩下的月餅包好送給姑娘。新晃有“八月十五偷月亮菜”的習俗。相傳中秋之夜偷食別人家的瓜果蔬菜會帶來健康、幸福。月亮下“偷”來的菜只能在野外食用,不能帶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