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這裏是鄭成功屯兵的山寨,叫嘉與寨,遺址尚存。後人還在半山巨石上分別刻“延平郡王園”五個摩崖大字。現辟為公園,四周遍種花木,石磴小路環繞峨巖峭壁和林陰之中。 站立西坡看鼓浪嶼,就象壹橫幅豎山水畫,是難得的觀賞角度。山頂嘉與寨旁建有嘉爾園,它是座仿古城堡建築,內有池溏水榭、亭臺樓閣、花圃草坪和天然石景,還有工藝精品“睡童”石雕。
原在鴻山與虎頭山夾峙之間的山坡上,殿堂畢具,雄偉莊嚴,是廈門本島以寺見稱的第二座寺院。寺後有古道通向南普陀寺以東海濱地區。兩山夾峙之間,四面通風,每當雨季,橫風吹雨,雨絲交穿如織,故有“鴻山織雨”的奇觀,為廈門八大景之壹。寺毀於清初“遷界”,乾隆間(1736—1795)復建。清季於兩山之間辟建“鎮南關”,降坡開辟通衢大道,“鴻山織雨”奇觀不復再見。 清光緒十五年(1889),漳州南山寺喜參和尚應邀來寺住持,重修鴻山寺。後來喜參和尚又轉往重興南普陀寺。民國初年,蔣以德居士獨捐巨資重修殿堂樓苑。民國十三年(1924),轉逢和尚獻南普陀寺為十方叢林時,鴻山寺隨之收為南普陀寺的下院。
20世紀20年代中,廈門佛教界興起佛化運動,有佛教青年居士蔡吉堂、葉青眼等人,發起組織“閩南佛化新青年會”,以鴻山寺地點適中,即以此為會址,建立“佛教宏誓會”,舉辦定期念佛會和講演會。時鴻山寺住持為臺灣青年僧人普松,他不僅全力支持,而且積極主動參加各項佛化活動。後來普松返回臺灣,住持由妙抉繼任。民國二十七年廈門淪陷,鴻山寺住眾大都離散內地,壹度廢圮,抗戰勝利後,轉由菜姑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