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乞巧
乞巧,是七姐誕(七夕)的壹項較為流行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七月初七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晚上舉行,故名"七夕"。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陳列巧果(油炸面食)、蓮蓬、白藕、紅菱等,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若穿好的,就稱為"得巧"。或者捕蜘蛛壹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2、拜魁星
相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為北鬥七星的第壹顆星,民間謂為"魁星主文事"。
"拜魁星"儀式亦在月光下舉行,在閩東壹帶, "七夕"這晚,天井裏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壹堂,又被分為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的小天地,非常熱鬧有趣。
3、染指甲
染指甲是流傳在中國西南壹帶的七夕習俗。早上,年輕的姑娘們懷著愛美之心,找來明礬、采摘花瓣,將明礬碾碎,與花瓣壹起粘貼在手、腳的指甲上。壹定時間下來,指甲色澤紅潤、光亮自然,據說還數月不褪色。
4、拜"七娘媽"
在閩南,香港臺灣,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
這天,臺灣民間還流行壹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著他帶著供品到七娘媽廟酬謝,答謝"七娘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壹天,臺南地區要為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有的家長除了在七夕節這天祭謝"七娘媽"之外,還專門為孩子舉行成人禮的事而宴請親友,慶賀壹番。
5、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若購買壹斤巧果,其中還會有壹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