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只有天地能哺育出世態萬物,但只有人是世間萬物中具靈氣之體!
出自:姬發[商朝末年]《尚書·泰誓上》。
原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禦事庶士,明聽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
釋義:武王說:“啊!我的友邦大君和我的治事大臣、眾士們,請清楚地聽取我的誓言。天地是萬物的父母,人是萬物中的靈秀。真聰明的人就作大君,大君作人民的父母。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姬昌死後,姬發即位,史稱周武王。周武王即位的第九年,姬發想繼續完成姬昌的大業,東征商紂察看諸侯是否雲集響應。軍隊出師之際,被尊稱為“師尚父”的姜子牙左手拄持黃鉞,右手握秉白旄誓師,說:“蒼兕蒼兕,統領眾兵,集結船只,遲者斬首。”
於是兵至盟津。各國諸侯不召自來有八百之多。諸侯都說:“可以征伐商紂了。”姬發說:“還不行。”班師而還,與姜子牙同寫了《太誓》。
《尚書》,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並列的壹個文體類別。但這些散文,用某代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於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壹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
李學勤先生指出:“《尚書》本為古代《歷書》,是我國歷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政治課本”和理論依據。然而,由於真正的《尚書》命運多舛,兩千多年來,我國學術界壹直對傳世的古文《尚書》存在真偽之爭。傳統觀點認為:現存版本中真偽參半。
壹般認為《今文尚書》中《周書》的《牧誓》到《呂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實史料,《文侯之命》、《費誓》和《秦誓》為《春秋》史料,所述內容較早的《堯典》、《臯陶謨》、《禹貢》反而是戰國編寫的古史資料。今本偽《古文尚書》總體認為是晉代梅賾偽造,但也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