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性格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較嚴重的影響.通常來說,患者在思考問題時常常有兩套思路在運轉,影響了信息的采集,對於結果的選擇也有不利影響;患者可能不能選擇或左右不定,引發焦慮、頭暈頭痛、失眠等癥狀, 雙重性格是嚴重的心理障礙。
原因
雙重性格
雙重性格
人的意識,根據弗洛伊德潛意識的論述可分為“ 意識和下意識”兩部分組成,下意識是潛意識。而人的心理活動又可分為三部分:潛意識、意識和前意識。
潛意識比較原始,接近本能。也有壹些潛意識是幼年、早年辨別能力薄弱的年代形成產生的,成年後把它遺忘所以也成為壹種潛意識。所以潛意識有壹個特點,它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基本上是意識感覺不到的。
意識則是經過學習、培養、鍛煉提升而成,因此比較高級,高尚,受到社會論理道德、禮教、風俗習慣所約束。
人的個性、性格是通過後天的心理發育,通過學習、熏染、熏陶、鍛煉、經歷不斷完善,最終形成個人的獨特的性格、個性。
人與動物不壹樣,人有心理功能,從而從動物中區別出來,但兩者的生物本能是壹樣的:食物、空氣、水、性、肌膚接觸撫愛、親情、舒適、“自由舒暢、舒展”、為食物、領地、性對象而無條件地競爭、掠奪、博殺……。
人之區別於動物,則因為人有社會論理道德、禮教、風俗習慣,人有比本能更高級、高尚的理性。人能有意識地抑制本能中低層次的需求,從而把這種低層次的、原始的、動物性的需求,提升、改造為人性的、高級的、高尚的需求和行為。這就是人的性格,人的魅力。
所以成人的性格(即個性)是經過從幼年開始的心理發育歷程後的轉化、培養、培育、鍛煉而來。但是,原始的,低級的、本能的需求依然存在,它存在於潛意識中,它被意識抑制了,是壹種被高尚的性格自覺地抑制的。所以這種抑制並不會引起心理上的沖突和矛盾。因此壹般心理發育正常的人,並不感到自己的性格有雙重性。
所有的雙重性格,並不全是低級、原始的,有些原始的人性是美好的,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孝悌仁義,是人的本性,也可以說是生物的本性,例如,馬仁狗義,人所周知。這些都是可貴的、可敬的人性美德;而壹些純粹為了為食物、領地、性對象而無條件地競爭、掠奪、博殺、貪婪……則是非理性的,或稱之為野蠻的,是被進化了的、有理性的具有高尚人格的人類所鄙視、所唾棄。
至於在幼年心理發育過程中由於不良的外環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形成的變態的心理個性、潛隱在心靈深處的潛意識所形成的雙重個性,則同樣是不可取的不良個性、扭曲性格。這正是心理醫學在研究心理疾患中的發病機理及治療所要關註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