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麽東西

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麽東西

中國傳統文化網/

/ZHJD/zhjd-index.htm

縱論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的基礎和核心是哲學,每種文化都體現在這種文化的具體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上。而每種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又體現在每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有些學者把“文化”定義為是壹種生活方式。中國文化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壹種生活方式。“傳統文化”簡單地說就是在農業社會基礎之上產生的文化;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農業社會基礎上產生的文化。

今天我主要講以下三個問題:第壹、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狀況。第三、概要地介紹構成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三個部分——儒道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曾被亞斯貝爾斯稱為“軸心時代產生的文明”。所謂“軸心時代”就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先秦子學就產生在這個軸心時代中。與此同時,世界也曾產生過這樣的文明,如古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巴比倫文明,這些文明對世界的發展都產生過重大作用。但這四大文明的歷史命運是迥異的。隨著古羅馬帝國的滅亡,希臘文明在歐洲大地暫時湮滅了,其文化被保存在阿拉伯國家。巴比倫文明也是盛極壹時,最後終絕了。印度文明的主要標誌佛教在公元前6世紀由釋伽牟尼在古印度創立,但它的壯大、發展則在中國。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我國,隨著佛教與本土文化(主要指儒道)的對立、沖突、融合,最後產生了宋明理學。中華文明產生之後,在中華大地上從未間斷過。先秦子學儒、墨、道、法等,除了墨家在漢以後壹段時間內斷絕外,壹直對中國的政治、教育、文學以及民族的深層心理結構、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但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實社會中已經處在“無子無孫”的狀態。而壹種文化、壹種哲學是提供人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精神食糧。人失去了精神家園,喪失了安身立命之所,就會出現焦慮、仿徨、不安。這是壹種“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內不在己”的“無處狀態”——即不知道終極的追求和關懷;沒有現實的關註;把自己作為完全獨立的絕緣的個體;喪失本我和求真的狀態。處在這樣的“無處狀態”中是最可怕的。希伯來文化由於對上帝的敬畏感而產生了許多宗教和神學思想;希臘文化是通過對自然、世界原始事跡的探索來顯示人的本質而後獲得自由;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則是起於對人生的憂患,這種憂患並不是基於對人生疾苦的憂患和擔憂,而是對“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見不善不改”的憂患。張橫渠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中最關鍵的是“為往聖繼絕學”。我們當代知識分子應該有壹種對文化、對道德的熱忱追求和熱愛,應該繼往聖之絕學。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儒道佛。首先是儒家,“不知儒家,不能入世”。“入世”就是“經世”、“濟世”,凸顯的是壹種有為的精神,體現“現實”的特點。所以儒家的特征就是“入世、有為、現實”。“入世”,即關註人生和社會,這就是中國哲學最大的特色之所在。儒家關註生命的進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它重人事輕鬼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的精神境界體現在《易傳》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生命層次的揭示就如孟子所言的“惻隱、羞恥、辭讓、是非之心”。

儒家的現實關懷,就在於對人的生命層次做了準確的解釋。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有兩種:生存和生活。生存的方式,就是人的自然的物質需求;生活方式,就是人對意義與價值世界的追求。孟子曾說“人異於動物之幾希?”為什麽古人這麽擔憂?就因為人壹不小心就會把人之為人的那個東西丟掉了,那樣就跟禽獸差不多了。其實每個人身上有兩個“頻道”:右邊的頻道控制生存方式;左邊的控制生活方式。但現代人整天開啟他右邊的頻道,很少開啟左邊的,有的人到死也不知道人生還有光明的壹面。

儒家另壹個重要的特點是:追求人與人、社會、自然的“和諧”關系。子曰:“仁者愛人也”。如何愛呢?“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中國古人把它稱之為金律,包括兩層意思:“自強不息”和“善為人母”,即“成己成人”。這是儒家的精髓。同時儒家也規定了最基本的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恕”,這是“壹言可以行之者”的,1992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會議上就把它作為全球倫理的金規則。因為儒家的“恕”有它獨特的情懷:“民胞物與”、“天人合壹”、“人與自然合壹”。

儒家強調剛勁有為,強調奮鬥。但人在奮鬥過程中會遇到挫折,這時就需要智慧。這種智慧就是道家文化。古人雲:不知道家,不能出世。它凸顯的是道家“無為”的精神,體現了“超現實”特征。道家的思想還在於鮮明的批判精神:對社會文明進程中人性本真喪失的批判,即“歷史發展的二律背反”——文明進步了,生產力提高了,但代價也很慘重。《老子》認為:“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止,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食稅”、“有為——制定規章制度”都是強為、亂為,這是違背人性的。《莊子》批判統治者“朝聖出,田剩無,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為之道,非道也。”文明的社會應該是“天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而現實的人道卻“損不足而補有余”。這是極大的不公,所以道家要極力抨擊。

道家認為人的不自由就在於“物役”“情累”“心滯”“意染”——被外在的物欲所奴役;被情感所負累;整個意識被汙染。道家最痛絕的是這些東西。

道家對中國人的生死的體悟也是非常深刻的。人是自然的壹部分,從自然界中來,到自然界中去,這是自然之大化。道家認為生死有三個境界:“重生輕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

道家的“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子的“自然”不是指“日月星辰、列星隨旋,陰陽大化,風雨博施”的自然界,而是指“天成天就”的本來狀態,不管是人還是自然都是天成天就。

“佛教”的特征:“空”,即不真實有、假有。釋迦牟尼提出“因緣和合”——世界萬物都是眾多原因和條件構成的。這個“因緣和合”指內在的原因和外在的條件謂之緣。世界萬物都是由眾多縱橫交錯的原因所構成,離開原因和條件就沒有獨立的存在。所以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令:諸形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構成的條件是時刻變化的,所以要諸形無常的。“諸法無我”就是沒有壹個絕緣的實體存在。世界萬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條件而產生的,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但是人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產生很多煩惱。

最常見的煩惱有八種:生、老、病、死,愛離別、怨憎會、求不得、無取。這並不是說佛教是消極的悲觀,佛陀的本懷是“以苦得樂”。如何“以苦得樂”?佛教提出了許多法則,如“三學”、“五戒”、“六度”。“三學”就是:戒、定、慧。佛教的“戒”是對人生最容易犯的毛病開出的藥方。人生有三大毛病:第壹、容易做錯事。於是佛教制定了許多戒律,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這些戒律具有普遍的倫理意義。第二毛病——人心散亂,不能集中,所以佛教提出“禪定”。人生的第三毛病就是人的“無名”,所以佛教要提出“般若之智”。“般若之智”就是“無分之智”,如不二法門、平等、忍辱。“六度”指:十戒、禪定、般若、布施、忍辱、精進。佛教的“布施”,不是“財物布施”,而是“法布施”——把道理、思想無功利地無條件地傳播給大家,使人人都能明鑒自己的本性;最高的是“無為布施”——給妳勇氣。“忍辱”是對恥辱的忍耐。“精進”是專精和進步。這裏可以看到佛教要人們要向更高的境界去提升。

所謂“佛”就是人之本性超越的無分別圓滿的壹種存在。怎麽成佛?“當下即是”——明白“因緣和合”的道理,妳就能成佛;只要明心就是佛,佛並不是在遙遠的他鄉、彼岸,而就在妳心中,心外無處可求。

儒道佛三家文化從各自的方面對中國人的生命、生活方式發生重大影響,其終極就是尋求符合人性的最本質的存在。按照這種文化生活的人就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存在。

最後我用佛教的語言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境由心起”。“境”是外境,靠人的心、意念、主觀去轉換。這種主觀與主體緊密聯系,是壹個意義與價值的存在;這個意義與價值的世界是由人心去創造、顯現。壹個人是正確的,那麽這個價值與意義的世界也是正確的。但是處於相同的境遇、相同的狀況,不同素養的人、不同心境的人認識是完全不壹樣的。誠如孔子所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可見“心境”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必須繼往聖絕學,提高精神境界,升華生命層次。

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三種和平思想

蔡德貴在《學術周刊》上撰文說,中國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的和平文化源遠流長。英國哲學家羅素早就指出:“(中國人)統治別人的欲望明顯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麽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無獨有偶,中國近代名人辜鴻銘在回答歐洲人民到哪裏去尋找取代軍國主義的新的道德力量時說:“我相信,歐洲人民會在中國——在中國的文明裏找到它。自從2500年以前孔子的時代開始,我們中國人就沒有發生過像今天在歐洲所看到的那種軍國主義。在中國,戰爭是壹種意外事故,可是在歐洲,戰爭則是壹種必需。”文章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有豐富的和平文化資源。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論:秩序的和平論——儒家,行動的和平論——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論——道家。他們的思想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流,壹直延續著中國的和平文化。

概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是壹個非常大的課題。在討論之前,有必要對所用詞匯的內涵做壹些約定。“文化”的定義,在本文是指人類超越動物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樂趣。“傳統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歷史上存在過的、發生過的、被今天記憶的人類生存方式和生存樂趣,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變異有所發展的上述生存方式和生存樂趣。“中國傳統文化”裏的“中國”和“文化”不僅指今天國家地理版圖的中國,也包括歷史上的中國(版圖有變化),以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其它地域和其它民族;而且還涉及到中國出現之前的、中華民族形成之前的有關地域和民族的文化。

精華與糟粕是壹對相互對比而存在的概念詞組,在它們之間還存在著壹個灰色區域或中性地帶。對精華與糟粕的判斷,既有主觀的故意,也有客觀的標準,而兩者往往又存在著空間重疊區和時間重疊區,上述因素不可避免地將導致在精華與糟粕的評判上發生歧義。

有鑒於此,在討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時,筆者建議從如下諸多方面切入主題:

1、評判權。從時間上說,涉及前代人的評判權,當代人的評判權,後代人的評判權。從空間上說,涉及到政府(官方)評判權,民眾(民間)評判權,學者評判權,以及當事人評判權。在這裏,最終評判權的缺位是可以接受的。

2、評判的依據。某種文化或文化現象是精華還是糟粕抑或灰色中性,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評判依據。筆者建議使用的依據包括,壹、這種文化對當事人的生存與發展是否有利?二、這種文化對當事人是否帶來生存樂趣?三、這種文化對當事人的心靈是導致墮落還是促成升華?四、這種文化是否傷害了其它人的生存與樂趣?

3、文化效應的多樣性。文化不僅存在著使用者追求的功能,而且也對使用者和其它人產生著廣泛的效應。這些效應既有好的,也有壞的;或者說,既可以成為好的,也可以變成壞的。這裏的問題是,對某種文化的識別能力、鑒賞能力,以及應對的心態,都可能導致不同的效應。與此同時,當事人的生存狀態的變化,也可能導致對同壹文化的不同評判。如果人們普遍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和良好的修養,那麽就可以更寬容地對待不同的文化形態,而且也可能更多地吸收某種文化的有益的壹面。

4、文化形態實際上是與生存條件、生存方式密切相關的。中國北方缺水地區的人們,與中國南方多水地區的人們,他們在衛生習俗上的文化表現,可以說主要是客觀條件的問題,而不是人性的差異。這裏有必要強調的是,信息載體對文化形態具有強大的作用,中國的方塊漢字,既促成了中國大壹統國家的超前形成(對比歐洲而言),又促成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詩詞、對聯、字謎等等文化形態。

5、任何傳統文化都是該民族和該國家的生存標記或印記。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傳統文化都是有其歷史價值的,我們今天的人可以對其進行評判,但是不要輕易地全盤否定,也不要淺薄地嘲笑,而是應當封存其記憶,或者選擇其中對今天有益的成分來繼承和發展。例如,筆者曾經說京劇是“亡國之音”,其理由是當時的清朝的達官貴人陶醉其中,消費了大量的時間,失去了對西方的新興科學技術、創新的社會管理的研究、學習和借鑒的興趣和機會,從而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中慘遭失敗;顯然,這是從文化藝術的社會功能角度進行的評判,而不是從歷史的綜合角度進行的評判。從今天的角度來說,京劇實際上則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壹筆豐厚的遺產。

6、弱勢群體或特殊群體的文化,以及少數人和個別人的文化。對於這些人的文化行為,評判的標準應當與大眾文化、主流文化有所不同。例如,某些人群或某些人的怪異、怪僻、特立獨行的行為,其中有可能是由於特殊的生理、病理、心理因素所誘發的,也可能是壹種超前的社會行為。

7、慎用“封建迷信”的標簽。“迷信”是指當事人篤信壹種並不存在的事物,這種行為在古今中外都是廣泛存在的,並非封建社會所獨有。此外,今天許多人所說的“封建迷信”,也不都是只有負面的社會功能和效應。例如,我國民間對竈王爺的供奉習俗裏,就包含著“懲惡揚善”的良性社會功能。又如,道教的“消除五毒符”,也包含著科普的內涵,它承擔著向民眾普及常見有毒動物(蟾蜍、蛇、蠍子、蜘蛛、蜈蚣)知識的功能。

8、精華與糟粕的評判具有時代性,也具有現實性。古人津津樂道的文化精華,在今天可能就沒有那麽精華了,甚至變成了糟粕。對於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其評判往往還存在著現實的政治因素、民族感情因素、經濟利益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純學術”的文化評判,可能是愚蠢的或書呆子氣的。

根據上述思考,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大量的精華,它們包括對生生不息的渴望,對生存樂趣的演繹,對社會的責任,對自然的親和,對友誼的追求,對親情的眷戀,對道義的持守,對民族的融合,對心靈的升華,對未知世界的求解,對信息文化手段的運用,對智慧和知識的尊重,等等。

與此同時,從今天的角度來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存在著許多糟粕或不合時宜的成分。在筆者看來,比較突出的糟粕,乃是奴性文化。奴性文化的實質,即人身的依附,它是以犧牲個性的發展和張揚而換取的茍且偷生。奴性文化既存在於國家管理體制中,也存在於社會團體、學校和家庭之中。在上級面前,下級往往沒有了尊嚴;在老師面前,學生往往沒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父母面前,子女往往沒有了發言權。

奴性文化的社會代價,主要是專制的社會管理方式,以及民族創新精神的萎縮甚至磨滅。這是因為,奴性文化的另壹種說法,實際上就是強權文化,而強權文化乃是壹種不理會法制、不尊重人權的文化,也是壹種不公正的文化。在這種情況下,多數社會成員的聰明才智被壓抑了,與此同時這個民族的整體的持久的活力也就被壓抑了。

事實上,抽象地或純學術地討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和價值。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評判傳統文化哪些是精華,或者哪些是糟粕,而是探討哪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或不合時宜了。對於不合時宜的傳統文化,重要的也不是對其進行批判,而是將其封存(留而不用)或改造。改造傳統文化,包括從心態上的改造和實際上的改造;所謂心態上的改造,即降低對該文化的篤信程度及其價值認同;所謂實際上的改造,即改造其不合時宜的成分,增加新的文化成分。例如,舞龍,在當初是壹種篤信的求雨儀式,在今天則演變成了娛樂活動。又如,多子多福的文化觀念,在今天則被優生優育的文化觀念所取代。如果我們要想以德治國,那麽就應當首先對不合時宜的傳統文化進行改造和揚棄。

與此同時,對壹個國家和民族來說,不僅僅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且也要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文化來。中國人創造出來的新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續,因為中國人的血液中和心靈裏都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