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是濟南郡人。
先前做過秦朝博士。孝文帝時,他想找到能研究《尚書》的人,遍尋天下不得,後聽說伏生會講授,就打算召用他。
當時伏生已年壽九十余歲,人很老了,不能行走,於是文帝就下令太常派掌故晁錯前往伏生處向他學習。秦朝焚燒儒書時,伏生把《尚書》藏在墻壁裏。
後來戰亂大起,伏生出走流亡,漢朝平定天下後,他返回尋找所藏的《尚書》,已丟失了幾十篇,只得到二十九篇,於是他就在齊魯壹帶教授殘存的《尚書》。自此學者們都很會講解《尚書》,肴山以東諸位著名學者無不涉獵《尚書》來教授學生了。
2. 羞作濟南人,九十誦古文的作者,及意思作者李白,詩名為《贈何七判官昌浩》,全詩如下: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
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
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
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妳問的兩句的意思為:不願意像漢朝的濟南人——伏生那樣,九十歲還是儒生壹個。
附註:
伏生(生卒年不詳)名勝,濟南人,經學家。秦代朝廷設博士以備顧問,伏生即為博士。秦始皇焚書,伏生藏《尚書》於壁中。經過秦漢之交的戰亂,其所藏《尚書》尚存二十九篇。漢初,伏生以二十九篇《尚書》教授於齊魯之間。漢文帝聽說伏生能傳《尚書》,欲召其入朝。此時伏生已九十多歲,行動不便,漢文帝便讓太常派遣晁錯到濟南伏生家中學習《尚書》。伏生所傳《尚書》,即《今文尚書》,今文是指漢代當時的文字。
3. 《義犬冢》文言文翻譯 孫權時,李信純,襄陽濟南人也三國時期,住在襄陽的李信純養著壹只名叫“黑龍”的犬,“黑龍”平時與李公子形影不離。
壹天,李公子帶著“黑龍”進城,因醉酒在歸家路上倒在城外草地上睡著了,此時襄陽太守鄭瑕在此打獵,由於雜草叢生,難以看清獵物,故命人燒荒。火隨風勢蔓延到李公子的身邊,而爛醉如泥的李公子絲毫不知。
緊急關頭,李公子身旁的“黑龍”忙叫、咬拖主人,無效後,見不遠處有個小溪,便機智地跑過去跳入溪中,將身體浸濕後,飛奔回醉睡的李公子身邊,抖落皮毛上的水將李公子的衣服和周圍的草弄濕,往返多次,終因過度勞累而死在李公子身旁。 火沒有燒到李公子,待他醒後,明白了發生的壹切,撲在“黑龍”身上痛哭不止。
太守鄭瑕聽到這件事,感嘆道:“狗比人更懂報恩,人要是知恩不報還不如狗呢。”人們擇吉日厚葬了義犬“黑龍”,並在高墳上立碑”義犬冢”。
4. 羞作濟南人,九十誦古文的作者,及意思作者李白,詩名為《贈何七判官昌浩》,全詩如下: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
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妳問的兩句的意思為:不願意像漢朝的濟南人——伏生那樣,九十歲還是儒生壹個。
附註:伏生(生卒年不詳)名勝,濟南人,經學家。秦代朝廷設博士以備顧問,伏生即為博士。
秦始皇焚書,伏生藏《尚書》於壁中。經過秦漢之交的戰亂,其所藏《尚書》尚存二十九篇。
漢初,伏生以二十九篇《尚書》教授於齊魯之間。漢文帝聽說伏生能傳《尚書》,欲召其入朝。
此時伏生已九十多歲,行動不便,漢文帝便讓太常派遣晁錯到濟南伏生家中學習《尚書》。伏生所傳《尚書》,即《今文尚書》,今文是指漢代當時的文字。
5. 《希孟執法》的文言文翻譯翻譯:
張養浩,宇希孟,濟南人。張養浩從小就有德行和節義。有壹次他出門,碰到壹個人,那人把鈔票遺失在路上,當張養浩發現的時候,那個人已經走了,張養浩就追上去把錢還給他。年僅十歲時,就壹天到晚不停地讀書,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誦,到了夜晚就關上房門,點上燈,偷偷地讀書。
後來他被選授為堂邑縣尹。(張養浩)帶頭搗毀了濫設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強盜前科的人每月初壹、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審訊檢查的規定,張養浩說:“他們都是善良的百姓,因為生活困難,被饑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強盜。已經用刑法處罰了他們,還把他們當強盜看待,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強盜們感動得流了眼淚,他們相互勸戒說;“不要對不起張公。”有壹個叫李虎的人,曾經殺過人,他的同黨也都是暴虐殘忍,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從前的縣尹都不敢過問這件事。張養浩到這裏以後,將他們全部依法懲處,老百姓非常高興。張養浩調離堂邑十年,百姓仍然為他立碑,歌頌他的恩德。
1.出處:《元史》
2.原文如下:
張養浩,字希孟,濟南人。幼有行義,嘗出,遇人有遺楮幣於途者,其人已去,追而還之。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養浩晝則默誦,夜則閉戶,張燈竊讀。
山東按察使焦遂聞之,薦為東平學正。及選授堂邑縣尹,罷舊盜之朔望參者,曰:“彼皆良民,饑寒所迫,不得已而為盜耳;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眾盜感泣,互相戒曰:“毋負張公。”有李虎者,嘗殺人,其黨暴戾為害,民不堪命,舊尹莫敢詰問。養浩至,盡置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猶為立碑頌德。
3.內容簡介:
本文是壹篇文言文,講述了張養浩行義的故事。
4.人物簡介:
張養浩(1270年—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雲莊,又稱齊東野人,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生於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於元文宗天歷二年。
6. 濟南道人文言文翻譯濟南有壹個道士,不知他是什麽人,也不知他姓甚名誰。無論冬夏,總是穿件夾衣,腰上系條黃帶子,此外再 *** 別的衣服。常用壹把半截梳子梳頭,梳完,把頭發挽成個發髻,用梳子別起來,像戴著個帽子壹樣。道士天天赤著腳在市上遊逛,夜裏就睡在街頭,身體周圍幾尺以外的冰雪都融化得幹幹凈凈。
道士剛來濟南的時候,常給人表演魔術,街上的人都爭著送他食物。有個市井無賴,送給他壹些酒,想跟他學魔術,道士不肯。壹次,無賴正好碰上道士在河裏洗澡,便突然抱走了他的衣服,以此要挾他。道士向他作揖說:"請妳還給我衣服,我壹定不吝惜自己的這點小法術。"無賴怕他騙自己,抱著衣服不肯放下。道士說:"妳真不還我嗎?"無賴說:"不還!"道士默默地不再說話。壹會兒,忽然見那條黃帶子變成了壹條大蛇,有幾把粗,繞著無賴的身子纏了六七圈;又昂起頭,嘴裏吐著紅信子,怒目瞪著無賴。無賴大吃壹驚,急忙跪倒在地,臉也嚇青了,氣也喘不過來了,嘴裏連喊饒命。道士壹把抓過那條黃帶子,竟然不是蛇。另有壹條蛇,蜿蜿蜒蜒地爬進城去了。
從此後,道士更加出名。那些官紳家聽說了他的奇異本領。都把他請了去,與他交往,從此道士不斷出入於富貴人家。連司、道的長官都聽說了他的名氣,每次宴會,也總是把他請了去。
壹天,道士聲稱要在大明湖水面亭設宴,回請各位長官。到了那天,每壹個被請的客人都在自己的桌子上得到壹份請帖,但誰也不知請帖是怎麽送來的。客人們如約趕到設宴的地方,道士躬著腰,恭敬地出來迎接。走進亭子壹看,什麽都沒有,靜悄悄的,連桌椅都沒設。大家懷疑道士在說謊騙人。道士對幾個官員說:"貧道沒有仆人,想借借妳們的隨從,來幫幫忙。"官員們都答應了。道士便去壹面墻壁上畫了兩扇門,然後用手敲敲,墻裏面竟傳出了答應聲,接著是開鎖聲,嘩啦壹聲,門敞開了。大家壹起往裏瞧去,見裏面影影綽綽地有好多人正來回奔忙,屏風帳幔、床榻桌椅壹應俱全。有人不斷地把這些東西遞出來,道士命官員的隨從們接過來排列在亭子裏,還囑咐他們不要和裏邊的人講話。雙方傳遞東西時,只是互相打量著笑笑。不壹會兒,亭子裏便擺滿了,用具都極為華麗。接著,又從門裏邊遞出散發著陣陣香味的美酒和熱氣騰騰的佳肴。客人們見了,無不驚駭詫異。
水面亭本是背靠湖水的。每當盛夏六月時,幾十頃湖面盛開荷花,壹望無際。道士開宴時,正值隆冬,從窗戶裏往外望去,綠色的湖水壹片茫茫,只有清波在蕩漾而已。壹個客人偶然嘆息著說:"今天的盛會,可惜沒有蓮花點綴!"大家都有同感。過了會兒,壹個穿青衣的仆人奔跑進來浣:"荷葉長滿池塘了!"滿座人吃驚,推開窗子往外壹望,果然滿眼都是綠蔥蔥的荷葉,中間夾雜著數不清的荷花苞。轉瞬間,千萬朵荷花壹齊怒放,嚴寒的北風吹來,送來了沁人肺腑的荷香。大家都大感驚異,便派了壹個仆人蕩著小船去采些蓮子來。遠遠看見仆人進了荷花深處。過了不久,仆人返回來,空著兩手回話。官員問他怎麽沒采到,仆人說:"小人駕著船去,見荷花總是在前面隔得很遠。壹直劃到北岸,又見荷花遠遠地開在湖的南面。"道士笑著說:"這不過都是幻夢中的空花罷了。"不久,酒宴結束,荷花也雕謝了。壹陣北風吹來,將壹片殘荷敗葉全都吹倒在水中,再也看不見了。
客人中有個濟東觀察,很喜歡道士的法術,將他請到官衙中,天天玩樂。壹天,這位觀察與客人壹起喝酒,他有種家傳好酒,每次請客,最多壹鬥,不肯讓客人多喝。這天,客人喝了酒後,覺得味道很美,喝完壹鬥,還要再喝。觀察執意不許,說酒快沒有了。道士便笑著對客人說:"妳壹定要過足酒癮,跟我要好了!"客人請他拿酒。道士取過酒壺,塞進袖筒裏;壹會兒拿出來壹看,滿滿壹壺,給在座的都斟上。壺裏的酒與觀察家的酒味道沒什麽兩樣。於是大家盡歡而散。觀察起了疑心,客人走後,忙去看看自家的酒壇子,見壇口上依舊封得很嚴實,抱起來壹搖,空空的,壹點酒也沒有了。觀察既羞愧又憤怒,把道士抓了起來,說他是妖怪,命人用棍子痛打。棍子剛打到道士身上,觀察便覺得 *** 壹陣劇痛;再打, *** 上的肉像要裂開壹樣。道士裝模作樣地在臺階下聲嘶力竭,觀察 *** 上的血卻已染紅了座椅。觀察只得命令不要打了,將道士趕了出去。
從此道士離開了濟南,不知去到哪裏。後來有人在金陵遇上他,還和在濟南時壹個打扮。問他話,笑而不答。
7. 劉豫舉濟南來寇,大名孤城無援,永率士晝夜乘城,伺間則出兵狙擊北宋叛臣劉豫率領整個濟南的敵軍(來攻打大名),大名城為孤城沒有援軍,郭永率領士兵日夜守城,伺機間或出兵攻擊敵人。
圍攻的形勢更加緊急,被俘虜的濟南人東平在城下大聲呼喊:“兩個州郡都已經投降了。投降的人都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不投降就沒有活下的。”
張益謙等人互相看看,臉色發生了變化(想要投降),郭永大聲說:“現在正是我報效國家的時候。”過了壹段時間,大名城被攻陷了,郭永坐在城樓之上,有的人拽著別人的胳膊回來,眾人圍觀哭泣著離開了。
郭永說:“我世代享受著國家的恩惠,應當以死報國,然而,整座城都被毀了,沒有人可以幸存。妳們又能怎麽樣呢?這是命呀,為什麽會懼怕。”
8. 文言文第壹句是”濟南府治,為水所經遊珍珠泉記(古文散文) ——王昶 濟南府治,為濟水所經。
濟性洑而流,抵巇則輒噴湧以上。人斬木剡其首,杙諸土,才三四寸許,拔而起之,隨得泉。
泉瑩然至清,蓋地皆沙也,以故不為泥所汩。然未有若珍珠泉之奇。
泉在巡撫署廨前,甃為池,方畝許,周以石欄。依欄矚之,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璣,皆自底以達於面,瑟瑟然,累累然。
《亢倉子》雲:“蛻地之謂水,蛻水之謂氣,蛻氣之謂虛。”觀於茲泉也,信。
是日雨新霽,偕門人吳琦、楊懷棟遊焉,移晷乃去。濟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茲泉蓋稱最雲。
註釋:①洑(fú):水伏流地下 ②抵巇:遇到裂縫 ③輒:常常 ④剡(yǎn):削尖 ⑤杙(yì):小木橛 ⑥汩:弄亂 ⑦周:以磚砌池壁 ⑧瑟瑟然:形容長揣拜廢之肚瓣莎抱極泉水冒出時發出的輕微的聲音 ⑨累累然:指泉水冒出時水珠重疊的樣子 ⑩蛻:蛻變 (11)虛:無 譯文: 濟南府城,是濟水流經的地方。濟水的水性是潛在地下流動,遇到地面空隙,就立刻噴湧出地面。
人們砍壹根樹枝,削尖枝頭, *** 地裏,只要插下三四寸光景,把樹枝拔起,跟著就會有泉水湧出來。這泉水亮晶晶的,很清澈,因為地面都是沙土,所以泉水不為泥土攪渾。
可是當地所有的泉水,都及不上珍珠奇妙。 珍珠泉在巡撫衙門前面,用磚砌成的池子,有壹畝地大,四周用石欄圍著。
靠在石欄上看泉水,只見泉水從沙土裏湧出,忽兒合攏忽兒分散,忽兒中斷忽兒又連接,忽兒急忽兒慢。日光照在泉上,大的水珠象圓圓的大珍珠,小的水珠象壹顆顆小珍珠,顆顆都從水底直冒上水面,碧綠透亮,壹串接壹串。
《亢倉子》上說:“自地裏鉆出來的是水,從水裏騰出來的是氣,從氣裏化出來的就成了空虛。”看了這珍珠泉,能相信這句話說得對。
這壹天正當雨後初晴,我和我的學生吳琦、楊環棟在這裏遊覽,停留了很久才離去。 濟南的泉水有名稱的***十四處,這珍珠泉是其中最有名的。
9. 文言文翻譯《晁錯傳》 晁錯者,潁川人也。
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
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者,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詔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
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
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數上書孝文帝,言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書數十上,孝文不聽,然奇其才,遷為中大夫。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錯常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遷為禦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隙。
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
謂錯曰:“上初即位,公(漢時君稱臣,父稱子,平輩互稱,皆為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而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
死十余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軍為將。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
上問曰:“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
計畫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
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也。
(選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參考譯文: 晁錯是潁川人,憑借文學而當上了太常掌故。晁錯為人嚴峻刻薄,不近人情。
漢孝文帝時天下沒有研究《尚書》的人,只聽說濟南壹伏生是以前的秦國博士,研究過《尚書》,年齡已經九十多了,年紀太老無法征他到京都來,就下詔讓太常派人到他那裏受學。太常差派晁錯到伏生的住所受學《尚書》。
學成歸來,就征引《尚書》上書陳說對國家有利的治國方略。孝文帝下詔任命他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
晁錯憑借他的辯才被太子寵愛,太子家稱他為“智囊”。在孝文帝時,晁錯多次上書建議削弱藩王勢力,以及修改法令。
上書陳述幾十次,孝文帝雖然沒有聽取他的建議,卻很賞識他的才能,升遷他為中大夫。那時候,太子對晁錯的計謀策略稱善,而袁盎等壹些大功臣們都不喜歡晁錯。
景帝登基,任命晁錯為內史。晁錯曾多次請求陳說壹些事情,總是被聽取。
他所受的寵愛,淩駕九卿之上,更定了不少法令。升遷為禦史大夫後,建議就諸侯的罪過削減其土地,收取他們四周的郡城。
奏書呈上,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宗室聚集商議,沒有壹個敢責難晁錯的,只有竇嬰與他爭辯,因此和晁錯有嫌隙。晁錯所更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諸侯都叫囂著攻擊晁錯。
晁錯的父親聽到了這個消息,從潁川趕來,對晁錯說:“景帝剛剛即位,妳當權處理政事,想削減諸侯的力量,疏離人家的骨肉,而被人家紛紛議論,都埋怨妳,這到底是為什麽呢?”晁錯說:“事情固當這樣做,不這樣做,則天子不受尊崇,宗廟不安穩。”晁錯的父親說:“這樣做,劉家天下安穩了,然而晁氏家族卻危險了啊!我要離開妳走了。”
於是飲藥自盡,臨死前說:“我不忍心看見禍患降臨到我身上。”晁錯的父親死後十幾天,吳、楚七國果真以誅殺晁錯為名,起兵造反。
等到竇嬰、袁盎進諫陳說,景帝下令讓晁錯穿著朝服在東市把他斬了。 晁錯死後,謁者仆射鄧公擔任校尉,做抗擊吳、楚的軍隊的將帥。
打仗歸來,上書陳述軍事情況,拜謁進見景帝。景帝問他:“妳從吳軍、楚軍的地方來,聽到晁錯已死的消息,吳、楚罷兵了嗎?”鄧公說:“吳王蓄意造反已有數十年了,因為削地而發怒,以誅殺晁錯為名,但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呀!再說我恐怕天下的人都將閉口,不敢再進言了。”
景帝說:“這是為什麽呢?”鄧公說:“晁錯擔心諸侯強大,無法加以控制,所以請求削減他們的土地,以保持京都的尊崇地位,這實在是有利國家的好事呀!計劃才剛施行,竟然遭到殺戮,對內杜絕了忠臣的進諫,對外反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如此。”景帝沈默了好久,才開口道:“妳所說的確實不錯,我對這事也感到有點悔恨。”
太史公說:晁錯當家令的時候,屢次進言,而不被采用。後來掌權,變更許多法令。
諸侯發動叛亂,晁錯不急著匡輔挽救這危機,卻想報個人私仇,反而因此慘遭斬首身亡。常言道:“變更古法,混亂常理,不死則亡”,大概指的就是晁錯這壹類人吧! 評贊說:晁錯精於替國家長遠謀劃,卻不能看到自身的危害。
他的父親看到了,只是他長於治理溝渠,對挽回敗局沒有好處,不如趙括的母親指出趙括的弱點,來保全他的宗族。可悲啊,晁錯雖然不能終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