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求高、毛兩姓來源

求高、毛兩姓來源

高氏源自山東 齊國最高上卿 。

高,是發源於山東的壹個古老姓氏。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周代的齊國,有國、高二公,世代都是齊國地位最為崇高的上卿,他們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凡是齊國的壹切大小事務,都必須經過他們二人的最後決定。這就是《左傳》註解上所說的:“國子、高子,天子所命,為齊守臣,皆上卿也。”

這個在兩三千年前便已聲名響亮的姓氏,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討論到高姓的姓源,真是頭緒眾多,壹言難盡,因為,過去五千年以來,組成這個大家族的分子,至少在四五支以上,堪稱“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

先談周代在齊國神氣非凡的那壹支高氏,關於他們的姓氏來源,是見諸《廣韻》所記載的:“齊太公之後,食采於高,因以為氏”;以及詳載於《通誌氏族略》的:“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後亦為高氏。”

高氏這個大家族的另外幾支組成分子,就有確實的文獻和資料可稽了,計有《北齊書》上所記載的:“文宣帝賜元暴安,元文遙皆為高氏;高隆之本姓徐,其父為高氏所養,因從其姓”以及明載於《魏書》的“後燕慕容雲之祖和,自雲高陽氏之後,故以高為氏”。

另有在不計其數的姓氏之中,以“高”字開頭的兩個字的復姓,為數也不少,譬如,高車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依照後世的考證,高車氏是“九姓回鶻種類入中國者,後魏有高車或如”;高堂氏是“齊卿高敬仲食采於高堂,因氏焉”;高陽氏大家都很熟悉,是上古顓頊帝的姓氏,其後亦有以高陽二字為姓者,《呂氏春秋》上即有壹位古辯士高陽¤;高陵氏則為“秦昭王弟封高陵君,其後因以為氏”。這些復姓,長久以來十分少見。

長久以來百花似錦,滿園芬芳的學界文壇,是人傑出智慧的最佳說明,其中,高姓園丁的耕耘血汗可真不少,譬如,漢代就有世傳魯詩的高嘉、高容、高詡祖孫三人;傳《傳禮書十七篇》,歷數傳而至戴德、戴聖,使後世言禮者多宗之的高堂生,以及著有《孝經解》,並註《戰國策》、《呂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的學者高誘等。

此外,像唐代的高適,不但歷任淮南、劍南、西川節度使,顯達異常,而且為詩骨力蒼老,才思奇縱。高啟,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北郭十友”之壹,曾經參加《元史》的編纂工作,並以雄渾的詩名而著稱;嘉靖年間的高武,在傳統醫學上,久享聲譽,他所傳的針灸之術,已成為醫學上極其重要的壹個部門;清代的高其佩,在傳統畫壇上的名氣人人皆知。

從上面壹連串閃耀著光芒的名單,任何人壹望而知,過去數千年來,高氏的名氣有多大,多響亮!

源流與遷徙

高氏源遠流長。古有“高陽世胃,渤海家聲”。古籍中最早出現的高姓人物是“始作屋”的黃帝臣高元。高姓原出姜姓。炎帝生於陜南渭水支流姜水,因而得姓姜。周初武王封姜尚(字子牙)為齊侯,號太公。太公六世孫齊文公姜赤,他有壹子封於高邑(今山東禹城),以封地為姓。公子高之孫姜傒被周天子任為齊國上卿,掌軍權,與管仲合作稱霸中原,立下大功。高傒去世後子孫世襲齊國上卿,與田氏同為顯赫貴族。戰國時田代齊,高氏族人多遷至魯、燕發展。高傒26世孫高洪,任東漢渤海郡太守,後裔十分興旺,因此高氏郡望為渤海郡(今河北霸州市)。南北朝時相繼任丞相的高歡、高澄父子控制了東魏軍政大權,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國齊王的身份接受魏帝的禪位,成為北齊王朝君主,由此高氏進入鼎盛階段。後北周打敗北齊後高氏有所衰弱。此後渤海高姓主流是高歡堂弟高嶽壹族。唐朝以前高姓壹般在北方發展。唐末黃巢起義後,淮南西路光州固始人高綱避亂遷入江南福唐郡(福州懷安縣),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授以從政郎。南宋時福州寧德高鋼後裔高頤中進士,任永州東安知縣,其子高曠定居於邵武,隨宋朝大理學家朱熹講學於武夷精舍。高曠子高潭生三子:嶷、嵬、岐。高嶷徙漳州。高嵬中進士居邵武,生三子:文昭、文輝、文章。高文輝因宋末元初兵亂遷居寧化石壁村千家圍,有子十郎,號作岐,為高姓67代。十郎高作岐於元朝元貞二年(1296)遷上杭縣勝運裏曹田鄉開基(今藍溪曹田村)。十郎即為上杭高氏始祖。追索起來,上杭高氏屬唐末高鋼的後裔。另有壹支北宋時隨宋太祖、宋真宗征戰、官至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的高瓊族人,因逃“青苗債”由山陰遷漳浦。?

繁衍與發展?

上杭高姓始祖十郎,名作岐,於元世祖元貞二年(1296)遷上杭藍溪曹田開基,妣沈氏、童氏,生有四子:百壹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高十郎死後葬藍溪黃潭村龍磜。百壹郎,名高成,號士立,在元泰定二年(1325)考中進士,任潮州兵備參議,後棄官從商,裔孫居廣東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等地。百二郎為邑庠生,他的裔孫除在上杭繁衍外,外遷的主要有:其孫高正在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任職於潮州府,看中了揭陽湯坑壹帶的地形風水,因此,遷往湯坑,到百二郎玄孫念三郎時,在廣東揭陽開基創業,繁衍後代,所以念三郎為揭陽等地客家高氏始祖,其裔孫遍布於廣東大埔、豐順、揭陽、揭西、五華,廣西賀縣,臺港澳地區及海外,成為廣東客家高氏主流。百二郎的七代孫高繼福遷武平高坊,後代壹部分又遷江西瑞金澤潭和上杭官莊。百二郎九代孫高福聰遷永定合溪中村。百三郎後裔有遷上杭廬豐橫崗、茶地高屋、白砂和中都以及江西修水等地。上杭高氏主要分布在藍溪曹田,廬豐橫崗,茶地高屋,白砂洋乾,中都上都,官莊新風、貴和,珊瑚下坑等地。

壹、毛姓來源

毛姓的發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國了。毛國所在地,根據人們的考證,就在今河南宜陽壹帶。毛姓以此為源地,壹步壹步地向外地播遷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陽城壹帶)河南的滎陽兩地發展起來。之後,又以此為中心,向全國播遷。

毛姓另壹來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現在河南宜陽靈寶壹帶。聃是周文王的壹個兒子,是個伯爵,人稱伯聃。其子孫亦以邑為姓。這兩支毛姓其實同出壹源,都是周文王壹族後人。

周文王的這支後裔,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著名人物。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後來是戰國時代的毛遂,以及傳《詩經》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萇等。

二、毛姓變遷

南北朝時期,毛姓也有少數民族的血統加入,這就是《姓氏·考略》所說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鍵將有毛貴,見《後秦錄》。”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遷江南各地,據後來的學者考證,約在漢唐時期。壹支毛姓人從中原遷居今江西吉州龍城(江西吉水),其後便在這裏發展繁衍。其中的壹些人在毛太華的率領下遷居雲南瀾滄衛(今瀾滄縣),明朝立國之後,毛太華又率長子毛清壹、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鄉北門外緋子撟(今湘鄉火車站附近)。十余年後,毛清壹、毛清四又遷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並最終在此定居下來。不久,又有壹支毛姓人在毛命傳的帶領下遷到這裏。從此,上述兩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壹帶生息繁衍,辛勤勞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華下傳20代,才出了壹位改寫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毛澤東。

今天,以人口多寡計算,毛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6位。

三、毛姓名人

最早的毛姓名人當推家喻戶曉的謀士--毛遂。毛遂為戰國時趙國人,平原君門下食客,歷來不受器重。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圍邯鄲,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薦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談判,不得要領。關鍵時刻,毛遂按劍而上,直說厲害,說服楚王同意趙楚合縱。平原君趙勝由此嘆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毛遂從此脫穎而出,被平原君待為上賓。

到漢元帝時,出了壹名畫家,名毛延壽。傳說,漢元帝妃子太多,於是命令毛延壽等人將宮女們的形象畫出來,以供皇上選擇;眾多宮女都爭相賄賂畫工,以求元帝寵幸,只有王嬙王昭君不肯幹這樣的事,結果她未能見到天子。後來,漢與匈奴和親,王昭君被選中,準備前往塞北為匈奴王之妻,臨行時元帝召見,發現其貌為宮人之最,但既已答應匈奴,卻也只能忍痛割愛;後來元帝仔細偵查此事,遂將毛延壽等人統統斬首,棄於街市。

西漢時,還出現了兩位詩學家毛亨和毛萇。毛亨壹說為西漢魯人(郡治今山東曲阜壹帶),另壹說為河間(郡治今河北獻縣東南)人。據傳他為古文經學“毛詩派”的開創者,曾作《毛詩故訓傳》,以授毛萇,史稱“大毛公”。毛萇為西漢趙(郡治今河北邯鄲西南)人,據稱其詩學傳自毛亨,曾任河間獻王博士,史稱“小毛公”。

元朝末年,毛姓出了位農民起義軍將領毛貴(?~1359年)。龍鳳三年(1357年)春,他率部連克膠州、萊州(今山東掖縣),繼由海道攻入益都。夏季劉福通分三路掃北,他率東路軍,次年克青州、滄州、長蘆、濟南等地,立賓興院,選用官吏;興辦屯田,規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軍需。轉而攻克薊州(治今天津市薊縣),鋒芒直指元都,朝廷大震。後被趙均用殺害。

明朝有個藏書家叫毛晉(1599~1659),字子晉,號潛在;原名鳳苞,字子久。江蘇常熟人。藏書達八萬四千余冊,其數量幾與後來毛澤東先生的藏書相埒。毛晉藏書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閣,目耕樓以儲之。曾校刻《十三經》、《十七史》、《津逮秘書》、《六十種曲》等,為歷代私家刻書最多者。好鈔錄罕見秘籍,繕寫精良,後人稱之為“毛鈔”,著有《隱湖題跋》,並編有《毛詩陸疏廣要》。

拿《明史》與《宋史》相較。《明史》中的毛姓名人比宋史多得多,由此可知毛姓愈到後來愈發達,幾成簪笏蟬聯,前後輝美之勢。茲就《明史》所載其他重要毛姓名人臚舉如下,以窺就裏:

毛玉:雲南右衛軍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任南京吏科給事中,多有政績,死於獄中,贈光祿少卿。其先祖當為元末從吉州避往雲南省,有可能是毛太華之後,因毛太華遷湘時,只有兩個兒子隨往。

毛伯溫:安汝厲,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任禦史、大理寺丞、工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毛氏族譜》說“二十壹世,傳至伯溫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可見他與韶山毛姓有淵源關系。這裏的“二十壹世”,是從江西吉水毛氏始遷祖、宋工部尚書毛讓算起的,從毛讓到毛伯溫(北宋到明中後期),其間約500年。

毛愷:浙江江山(屬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進士,禦史,太子太保。

毛文龍:浙江杭州人,年輕時替人看相謀生,習孫吳兵法,好談兵事。 天啟元年五月率軍丁將近二百人,涉海三千裏,直入虎穴,擒叛將佟養真父子於鎮江,壹舉收復遼東數百裏江山,史稱“鎮江大捷”。後率部撤往鴨綠江口近海的皮島,隨後晉升為總兵。天啟六年(1626年),寧遠大戰時毛文龍襲擊永寧,迫使後金回師沈陽。天啟七年(1627年)寧錦大戰時毛文龍襲擊昌城、遼陽,皇太極被迫撤軍。他所創建的東江鎮巍然屹立於敵後,成了牽制後金遠途作戰的壹顆釘子,長期制約著後金南侵的步伐。

毛士龍:江蘇宜興人,萬歷四十壹年(1613年)進士,杭州推官,刑科給事中,左僉都禦史。還有湖北公安縣的毛羽健,浙江余姚的毛吉,河南鄧縣的毛弘,江蘇昆山的毛澄,山東掖縣的毛紀等等,他們都是進士出身,在朝廷裏任過要職。

到清朝,毛姓湧現了好幾位有影響的文學家。

毛先舒(1620~1688),清初文學家。字稚黃,又名,字馳黃,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諸生,明亡之後不求仕進。曾從事音韻學研究,也能詩文,與毛奇齡、毛際可齊名,時稱“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有《潠書》、《思古堂集》、《詩辨坻》、《韻學通指》、《南曲正韻》等。

毛奇齡(1623~1713),清經學家,文學家。字大可,號初晴,又以郡望稱西河,浙江蕭山人。康熙時,任翰林院檢討,明史館撰修官等職。治經史及音韻學,所撰《四書改錯》,對當時用以科舉取士的朱熹的《四書集註》有所抨擊。能散文詩詞,並從事詩詞的理論批評,有《西河詩話》、《西河詞話》。又通音律,撰有《競山樂錄》等,著作編為《西河合集》。

毛宗崗:清初小說評點家,字序始,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評刻《三國演義》,將羅貫中原本,加以修訂;整頓回目,改訂文辭,削除論贊,增刪瑣事,改換詩文,成為今日流行的120回本。在其修改及評語中,依據朱熹《通鑒綱目》,增強了尊劉黜曹的封建正統觀念,藝術分析也多八股文作法,不脫當時評點派的習氣。

從以上列舉的毛姓名人來看,宋代以前的毛姓名人多出自黃河流域的陜西壹帶,宋至清代毛姓名人多出自長江中下遊的江浙壹帶。在中國的歷史上,毛姓並不是壹個大姓,但十分活躍。江山代有才人出,隨著姓氏的遷徙,人才重心也在不斷變化。

迄近代,遷居到湖南的毛姓經歷數百年的發展,靈秀郁積而磅礴,終於在時勢的推湧下乘時而起,出現了壹代偉人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