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現在天氣越愛越熱了,其實大家暫時還不用著急,因為現在還沒有進入三伏天,也不是最熱的時候,所以趁著現在還算涼爽想去哪去哪,七月就開始熱了喲。
2020年入伏時間2020入伏時間:2020年07月16日星期四(庚子年(鼠年)五月廿六)。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40天,具體如下:
初伏:公歷2020年7月16日(農歷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歷六月入五)
中伏:公歷2020年7月26日(農歷六月入六)~2020年8月14日(農歷六月廿五)
末伏:公歷2020年8月15日(農歷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農歷七月入六)
2020入伏時間:2020年07月16日,持續到2020年8月24日才結束三伏天。
三伏天是中原地區在壹年中最熱的三十或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簡而言之,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壹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裏暑邪會逐漸的深伏於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後,這些病會反復發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房裏。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壹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壹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壹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
入伏後為什麽熱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壹天比壹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幹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沈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出伏之後是不是就不熱了壹般來講,出伏就代表著出了伏天,炎熱漸消;而處暑節氣更代表著暑氣告壹段落,天氣應會越來越涼爽。不過在南方壹些地區,剛剛感受壹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也就是傳說中的秋老虎。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擡,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雲,日射強烈,氣溫回升。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壹般推遲2—4個節令。
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清嘉錄》的作者顧鐵卿:“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但“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幹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於熱得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