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拼音:wù、wū)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漢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兀”最初與“元”是同壹個字,都是突出頭部的人形,本義指人的頭。後來為了突出“人”上之“首”,就在上面加了壹橫,成為“元”字,分化成了兩個字。頭是人體最高之處,所以“兀”有高聳突出的意思。
容庚《金文編》元字條收有(兀作父戊卣)壹形,並引高景成雲:“乃元字初文,與兀為壹字。”從《金文編》知道,最早的元與兀是壹個字。林義光《文源》亦說:“兀,蓋與元同字。”實際上就是壹個側立的人形而突出強調其頭部。它與甲骨文和金文的“人”字構形區別就在於突出代表頭部的填實的圓點。?
甲骨文表示人的頭部的圓實點虛化為壹橫。至於後來,再在上加壹橫,特指其頭部之所在。再加壹橫之後的字形4便成了“元”的基本結構,而沒有多出壹橫的字形隸變後就成“兀”,於是與“元”分立為二字。元、兀二字本義相同,都指人頭,屬指事字。許慎不知“兀”“元”古本壹字而將“兀”另立,且歸屬兒部,顯然是不妥當的。?
西周金文不見兀字,因為兀元為壹字,不必使用兀字。到了春秋戰國之際的侯馬盟書、春秋吳王劍銘文已經出現兀字,可以認為是元字之省,仍然用為元字,古文字在東方六國文字裏多用簡省之形,兀元仍然不能區分為兩個字。
《說文》對兀字的解釋,大概是兩漢時人根據“兀”字的形體特點賦予的新的詞義,漢代以後文獻中元字的壹些用法,都是根據這壹新詞義引申而來的,在用法上與元字完全不同了。因此,兀元二字到了漢代才從音義形上開始有所分工,成了兩個字,兩個詞,但字形、字音上仍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