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彩調是怎樣發展的?

彩調是怎樣發展的?

彩調又稱調子、采茶、嗬嗨戲,屬燈戲系統,源於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是廣泛流傳於廣西城鄉的主要劇種之壹。流傳甚廣,名稱不壹。桂林叫彩調,柳州、河池地區和梧州部分縣叫調子戲,平樂、荔浦壹帶叫采茶戲、彩燈,左、右江的寧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戲等,1955年以後統稱為彩調。

彩調形式活潑,通俗易懂,劇目內容十分貼近群眾生活,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被譽為“充滿泥土芬芳的快樂劇種”。

博采民間藝術的彩調

早年,廣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燈壹類歌舞,但並未形成為戲劇。清代中期湖南移民大量遷徙貴州北部各縣,將調子也就是湖南花鼓戲傳入廣西。

在調子戲流傳於廣西各地的這個期間,它又吸收了廣西桂北民歌、小調而逐漸豐富。終於在清末形成了源於花鼓戲又有別於花鼓戲的彩調劇。

彩調最初為“雙簧蛋”形式,也就是由單人同時表演男女兩個角色。到了後來隨著的調子戲進入廣西,彩調則發展成為“對子調”,由男女同臺表演。

彩調最早表演的劇目多從神話傳說、章回小說或者市井軼聞中取材,演出的時候藝人多數采用桂林話。由於采用了本土方言,所以本區內各民族不但都能聽懂,而且還激發了人們對彩調的喜愛,培養了本民族的彩調演員。

清道光年間,隨著彩調漸漸被人們所熟知,它成為了當地人們喜聞樂見的壹種娛樂活動。彩調的表演藝人開始在桂北各縣及桂南的新寧州開館授藝,以傳授和演出彩調戲曲為生,這些藝人逐漸成為職業表演彩調的演員。

彩調劇是桂北壹帶普遍流行的地方小戲,大都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愛情和勞動現實,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是桂北、湘南民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彩調最早是從民間歌舞和說唱演變而成,它由壹對男女對舞歡歌,男舞花扇,女揮方巾,表現彼此相愛的喜悅心情,演唱內容多為贊美大自然或歌頌愛情,所用曲調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調。

當時在桂林周邊的農村城鎮,沐浴著淳樸的民風,那時,村鎮之中沒什麽娛樂活動,人們最喜歡看的便是彩調了。

在柘木鎮蘇家、何家壹帶有壹位彩調藝人,他是雁山、柘木、馬面圩、六塘等鄰近鄉鎮有名的彩調師傅。他的拿手好戲是《娘送女》、《王三打鳥》和《三探親》。每回他的戲班子表演《娘送女》,臺下的觀眾都會清淚可掬,為她們母女的情深而感動,為女兒的無助而嘆息。

在表演完《娘送女》之後,老藝人的戲班上演了壹出醜劇,老藝人在表演醜角的時候身穿破衣、破褲,頭戴黑色的醜角帽,手拿破蒲扇,褲腿壹高壹低,臉被畫上亂七八糟的胡子,形象非常搞笑。同時老藝人還嘴裏念念有詞:

古怪古怪真古怪,如今古怪真的多,螞敖上樹魚跳岸,男的生崽女的耍……

聽著老藝人這詼諧的唱詞,人們哈哈大笑。

隨後,老藝人大打壹個哈欠,做喝醉酒狀,盤腿倒在舞臺上。

臺下觀眾掌聲壹片,口哨聲壹片,笑聲壹片。老藝人所扮演的醜角贏得了大家壹致認可,也成為村民茶余飯後的談資。

清光緒年間,調子由北向南流傳,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為中心的主要流布區,並繼續向南方傳播。清道光、光緒年間受湖南花鼓戲的影響,調子戲漸次由小醜、小旦的“二小”戲發展成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醜、小旦的“三小戲”,即是所謂“三十六出江湖調”。

桂北農村出現了“七緊、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組成的“過山班”。這樣的過山班要求藝人壹專多能,以便戲班能夠在桂北各地村寨之間遊走巡演。

後來,通過過山班藝人在遊村走寨和節日廟會的長期演出,藝人們漸漸以“調子”“采茶”和“嗬嗨戲”等地方戲曲為基礎,創造並積累了《雙看相》、《雙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鳥》、《三看親》、《討學錢》、《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戲”,當地稱為“江湖調”。

此時,調子音樂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腔、板、調三大類,已有“九腔十八調”之說,同時在化妝、表演、行當等方面藝人們也有所改革。

清光緒年間的1906年,最負盛名的草頭為圩調班打破“女子不唱調”的舊習,出現了第壹批彩調劇女性旦角。

由於清光緒年間,我國戲曲腔調大部分都已經成熟,所以彩調聲腔是在早期階段借鑒其他戲曲而發展起來的壹種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