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歷十二時辰對照表如下:
子時(23時至01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壹個時辰。醜時(01時至03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寅時(03時至05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卯時(05時至07時)日出,又名破曉、旭日,指太陽剛露臉,初升的時間。辰時(07時至09時)食時,又名早食,也是吃早飯時間。巳時(09時至11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午時(11時至13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未時(13時至15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申時(15時至17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酉時(17是至19時)日入,又名日落、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戌時(19時至21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亥時(21時至23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幹支與星象
根據現代天文學知識,可以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組成的,天文學上恒星十分穩定,相對位置幾千幾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都保持不變,對地的影響也是相對穩定的,而地球及其他太陽系的行星不斷的圍繞太陽公轉。
而整個太陽系則是相對於北極星(即紫微星)位置不變的在銀河系中做螺旋運轉,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運行而造成天星之間位置關系的改變,進而改變了特定星宿對地球及地上萬事萬物的影響,所以古人通過夜觀天象來預測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