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5月20日,戶撒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戶撒刀王”項老賽入選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代表。“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進壹步得到有效保護,即將失傳的“七彩刀”工藝得到恢復與傳承。目前,戶撒阿昌族鄉11個村委會中有6個均從事戶撒刀制作,從業人員達560余人。

阿昌族的鐵器加工壹般就以家庭為單位,分工也比較細致,各家都有自己拿手的產品,還刻上不同甘***苦的記號以示區別。在過去,下芒東寨的尖刀,來富寨的長刀,海南寨的犁頭,曼旦新寨的背刀,潘樂村的鋸齒鐮刀,芒東寨的鋤頭,戶拉寨的刀鞘,曼畫寨的馬掌,都形成了專壹化的分工。打制技術大多是家裏祖輩父子相傳,不傳外人。他們平時跟其他人壹樣務農,在家閑時才拿起錘子、鉗子、以副業補貼家計。就是這家家戶戶的副業,形成了戶撒鄉的主要產業,戶撒也因此而著名。

壹把好的阿昌“戶撒刀”,從選料到成型,無處不傾註著工匠們的心血,他們繼承了阿昌族幾百年來的傳統工藝,又對刀具的制作不斷創新,他們嚴格選料,精心制作,刀具壹般都采用上好的彈簧鋼、炭素鋼等;鞘和柄,也選用好材,下料前仔細琢磨,量材使用。鍛造時大錘、小錘、鉗子配合默契,邊燒邊鍛。每種刀具的形狀、厚薄、長短、寬窄都力求恰到好處。淬水時,十分講究火候、水質,使刀刃硬度適中,鋒利耐磨;接下來還要精心修飾、打擦、裝配。高檔的刀葉上都要刻上“雙龍抱柱”或“二龍奪寶”等圖案,配上銅鞘、銅柄,使之金光閃耀,光彩奪目。

漂亮的阿昌刀,在歷史滄桑的洗禮中,不僅融匯著各族人民對它的愛戴與贊美,也傾入了阿昌族人民恨與愛的情感。至今,阿昌族選女婿也要看他會不會打刀。阿昌刀,以其精湛的藝術著稱於世,在社會化、機械化生產程度較高的今天,在所有的刀具家族中,它仍然是壹顆閃亮的民族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