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時間在公歷4月13至15日。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壹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並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
潑水節的起源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壹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列出的潑水節起源時,提到“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系,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其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幹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上海辭書出版社於1990年出版的《中國風俗辭典·潑水節》寫到:“此節日起源於印度,後隨小乘佛教傳播,經緬甸、泰國和老撾傳入我國傣族地區,故又稱——“浴佛節”。
潑水節有哪些傳說
傳說壹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壹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壹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裏挑來壹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壹天壹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於是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壹頭撲到江中,變成壹條巨龍,順江而去。
有的人說,他變成了壹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壹天,每家房屋清掃壹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裏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傳說二
壹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侍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壹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壹頭撞死在樹上。兒子追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壹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幹凈。以後就演變成了潑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