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羲之十四卦方圓圖,簡稱方圓圖或先天圖。陳摶說:“易學,意、言、象、數四者缺壹不可。其理具見於聖人之經,不煩文字解說,止有壹圖,謂《先天方圓圖》也,以寓陰陽消長之說,與卦之《生變圖》並非創意所作,孔子《系辭》述之明矣。”他的意思是,學習《易經》只要有這壹個就可以了,因為它包括了易學約意、言、象、數和陰陽消長之說,又後於孔子的巜系辭》所述。
圓圖
? 方圓圖外面的圓圖,其方位與先天八卦相同,重卦與三劃卦相同,乾、坤分居上下,離、坎各列左右。乾壹兌二離三震四逆數,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順行。自然地將六十四卦分成了八宮。左半圈從復卦到乾卦,***三十二卦,壹百壹十二陽爻,八十個陰爻,陽由少漸多,為“陽升陰消”過程。右半圈從姤到坤,也是三十二卦,是壹百壹十二陰爻,八十個陽爻,陰由少浙多,是“陰升陽消”過程。其它卦皆生於復、姤兩卦。“剛交柔而為復,柔交剛而為姤”,所以此圖又稱“復姤父母”。《觀物外篇》說:“無極之前,陰含陽乚。有象之後,陽含陰也,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父,故母孕長男而為復,父生長女而為姤,女而為垢,是以陽起於復,而陰起於姤也”。朱熹說:“圓者動而為天。”這個說法是獲得易學研究領城廣泛認同的。圓圖的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封次序,從乾卦始逆時針排列壹周而成圓形。 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運行, 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節氣,便是壹幅完整的天體運行圖。
? 古人認為“天動地靜",天體是順時針而行的,這與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東逆時針自轉的方向正好相反。但是,正是因為這個“相反,使得古人與今人的認識結果是壹樣的, 天體左旋,正是地球右遷。
方圖
我們再來看方圖。壹眼就可以看出,這個方圖是先天六十四卦次序的倒圖。易學研究者普遍認為,這個圖是對《說卦傳》“天地定位”壹節的解釋
? 它由四個層次組成,中間巽、震、恒、益為第壹個層次。其外十二卦以坎、離、未濟.既濟為四隅是第二層。再外二十卦以艮、兌、鹹、損為四隅是第三層。最外二十八卦以乾、坤、泰、否為四隅為第四層。
? 從大方圖來看,從西北角至東南角是條斜線,以先天八卦的次序排列著八純卦壹 ——乾、兌、離、震、巽、坎、艮、 坤,這樣就將六十四卦分成了兩半。四層對角的卦象相反,第壹層震、巽相對,表示“雷風相薄”:第二層離、坎相對,表示“水火相射”:第三層兌、艮相對,表示“山澤通氣”:最外壹層乾坤相對,表示“天地定位”。因此可以看成這是壹個古代大地的方位圖。
? 六十四卦方圓圖,圓圖代表天,方圖代表地,所以“方者靜而為地”、“天圓地方”、“天動地靜”。
? 朱熹說,圓圖“其陽在南,其陰在北”,方圖“其陽在北,其陰在南。此二者陰陽對待之數”。即天與地、陰與陽在圖中的相交。方圓圖的“內方外圓”之理,是儒家“內聖外王”的理想境界;也和道家的“內外清靜、有無相生”、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而無為”的真人、神人、至人境界是壹個道理。此外,方圓圖的圓通無礙(具足自覺覺他),更是佛家明心見性至普化群生,以達到佛心圓滿的至美之道。
? 過去的周文王大概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才以乾卦文辭的“元亨利貞”四德,來含括易卦的內外圓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