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名勝古跡壹覽
國秀網 2006-5-11
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位於大同城東20~60公裏之間,是中國東部著名的死火山群。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壹部分形成於第三紀,主要分布在左雲、右玉等縣;壹部分 形成於第四紀,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研究價值較大的是後壹群火山,***有30余座,分布特征又分為東、南、西、北4個區,北區形成年代最早,東區和南區次之,西區最新。東區火山,指瓜園與神泉寺之間桑幹河谷地中的腦頭疙瘩、蕭家窯頭、東坡山、神泉寺、鵝毛疙瘩和大辛莊等6座,呈孤立狀火山,其中蕭家窯火山相對高度約100米,山體渾圓,保存比較完整,神泉寺和鵝毛疙瘩火山,現已看不見火山口。南區火山主要指桑幹河以南壹帶的大峪口火山、西窯頭火山和西窯頭東北部3座未定名火山。西區火山指瓜園、西坪以北分布的火山,是大同火山群發現最早、研究較深入的壹部分。包括黑山、雙山、老虎山、狼窩山等15座火山,特征為錐形,主要由火山碎屑物組成,山體外形復雜多樣,胎火山和寄生火山眾多,其中黑山為大同火山群中規模最大、組成最復雜的壹個,外形為平緩的高崗, 雙山則位於火山群的中心地帶。北區火山主要指大同市以北孤山和孤山西南的6座火山,其中 孤山為本區最大、最具外形特征的火山,呈穹隆狀,獨自兀立。?
許家窯人遺址
許家窯人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東北陽高縣古城鎮許家窯村南1.5公裏處。距今約10萬年,屬舊石器時代中期。1976~1977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發掘,遺址內含人類化石和大量石制品、古角器以及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人類化石有許家窯人頂骨、枕骨殘片以及齒、頜骨等。其中壹塊完整的右側頭頂骨,是全國近年來發現的最大的古人類化石。許家窯人是"北京人"的後裔,大約在10萬年前遷徙西行,遇"大同湖"相隔,遂在此定居 。 這壹發現彌補了從"北 京人"到"峙峪人"之間的空白。許家窯人文化以石制品和骨角器為代表,石制品類有1.4萬余件,其中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鉆、砍斫器、石球等多種形式。僅石球就發現1079個,數量之多實屬罕見。其他石器均形小精細,是北京人文化和峙峪人文化之間重要過渡環節。動物化石主要有普氏野馬、披毛犀、普氏原羚、鵝喉羚、野豬、狼、虎等20余種。?
青磁窯舊石器遺址
青磁窯舊石器遺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始社會文化遺址。位於大同城西8.5公裏處青磁窯村武周山南坡,海拔1130米。已發掘的三家村和瓦渣溝兩個地點,分布在十裏河左岸第二階地的後緣含角礫的灰綠色粉砂土中,高出十裏河25米左右。1977年進行發掘,在屬於上更新世的黃褐色粉砂質粘土層中,發現1000多件打制石器制品。有刮削器、尖狀器、石球等,還有大量的石核、石片及與此***生的哺乳動物化石,以野馬和披毛犀牛為多。據這些化石判斷,遺址的地質時代為新生紀晚期,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均與陽高許家窯人文化時代相近。?
高山細石器遺址
高山細石器遺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始社會文化遺址。位於大同城西30公裏高山鎮西約1公裏的臺地上。臺地高出河面約8米左右,系被河水沖刷為向北伸出的丘陵。遺物較豐富,含有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細石器和陶片。有打制精巧的瑪瑙石錐和石簇、圓刮器等,還有大量的石核、石片,原料多為瑪瑙及燧石。陶片多為灰黑色,質地堅硬,火候較高,含沙較少,細夾沙者居多,紋飾有篦紋、繩紋等,器形有罐、缽、碗等。屬新石器晚期的細石器文化。?
吉家莊新石器遺址
吉家莊新石器遺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縣吉家莊鄉吉家莊村東南約500米處。吉家莊村南臨殿山北麓,近桑幹河南岸,遺址正在桑幹河二級階地上,面積約1平方公裏,現大部分為農田耕地。地面殘存遺物非常豐富,陶片、石器遍地皆是。遺址東北有曲折小溝,從斷層可看到灰坑和灰層。灰層厚達2.5~3米,遺物數量不少,未發掘。遺物中的陶器質料主要是夾砂陶、泥質陶兩種。大部分為灰陶,還有些黑陶和黑紅相間的彩陶。其紋飾主要有粗繩紋、細繩紋、磨斷繩紋、籃紋、弦紋,還有不少素面紋。器形有大口甕、罐、盆、石錛、石斧、石杵等。器形口沿有侈口、敞口、直口幾種,不少器物口上均有繩紋。從遺址包含物判斷,該遺址主要為龍山時期的文化,也有仰韶時期的文化。?
趙武靈王墓
趙武靈王墓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東南靈丘縣城西1公裏處。趙武靈王,名雍,戰國時趙國第六代國君,公元前325~299年在位。 他革新圖強,實行"胡服騎射",開疆拓土,使趙國由弱到強,是壹位頗有建樹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前298年傳位給幼子趙何,自稱"主父",帶兵滅了中山國。公元前395年公子章爭位,公子成等圍主父宮3月余,武靈王餓死沙丘。相傳葬於此。該墓原占地6萬平方米,現保護面積為10900平方米,墓冢周長220米,高10米。明崇禎年間立碑1通,並建有4米高的碑樓。民國時樹碑1通。墓園遍植樹木,墳丘綠草覆蓋,使這座陵墓更加壯觀。靈丘縣因其墓冢得名。?
白登之戰遺址
白登之戰遺址西漢戰場遺址。在大同城東北5公裏處馬鋪山上。馬鋪山古稱白登山,是壹座孤立的黃土丘陵,周圍約10公裏,高300余米,山巔原建有白登臺。漢初,匈奴冒頓單於不斷侵擾漢朝北方郡縣。漢高祖七年(前200)韓王信勾結單於冒頓據馬邑作亂,劉邦率32萬大軍北征,進逼平城。匈奴出精兵40萬騎,於白登山將漢軍圍困七天七夜,漢軍力戰,始得突圍。戰後,劉邦采納婁敬建議,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新建"漢闕"式碑亭,正面書"漢白登之戰遺址",背面碑文用正史原文輯成。周圍遍植松樹,蒼翠挺拔。?
陽高古城漢墓群
陽高古城漢墓群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東北陽高古城和馬家皂兩村之間,分布於南北長約10公裏、東西寬約3公裏範圍內。以許家窯、單家窯壹帶墓冢最為集中。現存58冢,墓冢封土高3~10米,周長90~100米。1943年春,日本學者水野清壹偕助手在古城村東發掘3冢,均為磚室墓,出土並運走壹批漢代文物,主要有銅博山爐、銅印、銅鏡和帶鉤等。?
渾源麻莊漢墓群
渾源麻莊漢墓群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東南渾源縣城西偏北7.5公裏麻莊、畢村之間。地表可見20多個突起的土丘。1973年在平整土地時曾挖開壹個墓室,經考古清理,確認為西漢中期(前150)地方官吏夫婦合葬木槨墓。隨葬品有銅、陶、鐵、漆、鉛器及瑪瑙、絲織品等173件,其中長形石硯為青灰色頁巖磨制加工而成,硯邊還放著圓錐形的墨丸。其出土文物現保存在大同市博物館。?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西16公裏處武周山麓武州川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裏。現存主要洞窯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全國三大石窟之壹,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高僧曇曜主持,開窟5所,即"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鑿於太和十八年(494)遷洛前。雲岡石窟分為東區、中區和西區。東區指雲岡石窟東端1~4窟,均為塔洞。第壹、二窟鑿於孝文帝遷洛前,窟內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開龕造像。第壹窟主像是彌勒,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釋迦像,浮雕5層小塔。第二窟是釋迦像,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三世佛。第三窟為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的窟洞,前立壁高約25米,中上部鑿有12個長方形石孔,據傳建有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兩室,後室有壹佛二菩薩,雕像體態自然,衣飾流暢,面容豐滿,從衣冠服飾和造像風格看是初唐時的作品。第四窟風化水蝕嚴重,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間銘記,是雲岡現存最晚的銘記。中部石窟群包括第五至二十窟。第五、六窟是孝文帝遷洛前開鑿的壹組雙窟。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構樓閣,朱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華麗。第五窟作橢圓形草廬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雕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裝。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連接窟頂的兩層高達15米的塔柱。每層四面雕滿佛、菩薩、羅漢、飛天的造像。窟頂有33諸天及各種騎乘。壁上和塔柱四面雕刻有33幅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故事,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雕工精細、嫻熟,主題突出,形象鮮明,是雲岡諸窟中具有代表性的洞窟。第六、七窟為壹組雙窟,是雲岡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兩窟平面均為長方形,窟內布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第七窟前三層木構窟檐為清順治八年(1651)修建,窟後室北壁上層形天幕龕的中央,雕壹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各倚壹坐像,邊有二脅侍菩薩。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窟頂浮雕飛天,各執樂器演奏,生動活潑,以蓮花為中心盤旋飛舞,舞姿輕妙動人,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第八窟內西側刻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醢首羅天。第九至第十三窟為五華洞,因清代施泥彩繪而得名。第九至十窟為壹組前後室結構的雙窟,建於北魏太和八年(484),十三年(489)竣工。兩窟平面近方形,前室南壁鑿成八角列柱,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優美,造型別致,衣飾流暢,動感強。第十窟主像是彌勒,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也很精巧。第十壹至十三窟為壹組。第十壹窟立方塔柱,塔柱四面由下開龕造像,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題記。第十二窟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三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簫、琵琶、篳篥、箜篌、橫笛、束腰鼓等樂器,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十三窟本尊是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右臂與腿之間雕有壹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僅有的壹例。南壁門拱上部雕有七佛立像,東壁下層雕有供養天人,皆為窟中精品。東壁佛龕形制各異。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音樂、舞蹈、書法、建築的珍貴資料。第十四窟風化嚴重,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尚存方形佛柱。第十五窟人稱萬佛洞,壁上雕有1萬余尊小佛像。第十六至二十窟為"曇曜五窟",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5尊大像。此五窟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形制上***同特點是外壁滿雕千佛,大體上都摹擬橢圓形的草廬形式,無後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主佛形體高大,占窟內主要位置。第十六窟本尊釋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瀟灑。第十七窟正中為菩薩裝的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第十八窟本尊為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立像,高15.5米,氣勢磅礴。第十九窟本尊為釋迦坐像,高16.8米,為雲岡第二大造像。第二十窟為露天造像,正中為釋迦坐像,高13.75米,為雲岡石窟的代表作,結跏趺坐,面部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兩肩齊挺,造型雄偉,氣勢渾厚。西部窟群包括第二十壹至第四十五窟,以及壹些未編號的小窟小龕,大多屬於北魏太和十八年(494)以後的作品。其特點是不成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為補刻的小龕多。造像多為瘦骨清相,衣紋下部褶紋重疊,神態文雅秀麗,藻井中飛天飄逸灑脫,具有濃厚的漢化風格,與洛陽龍門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三十八窟北壁"幢倒樂神"浮雕,是研究北魏雜伎的形象資料。第三十九窟中心五層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間、六柱,柱頭上鬥拱承托出檐,無平座,每層面闊高度皆小於下層,穩重雋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資料。第四十窟整體布局巧妙地運用裝飾藝術,使洞窟格式、構圖既有規律,又有變化,提高了石窟藝術格調。雲岡石窟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僅高2厘米,最大的高17米,形態、神采都很動人,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犍陀羅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對外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懸空寺
懸空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東南渾源縣城南3.5公裏處金龍峽谷西側絕壁山腰上。創建於北魏後期(約471~523),唐、金、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整個建築面對恒山,背依翠屏,上戴危巖,下臨深谷,壁巖無階,高樓仰止,是北嶽恒山第壹奇觀。整個建築布局為壹院二樓。寺院以西為正,大門南向,順石徑上攀,進寺門,穿暗廊,踏進寺院,長不及10米,寬不過3米。背崖處是壹排整齊的二層樓殿,下層是禪房和佛堂,上層是二佛殿、太乙殿和關帝殿。寺院南北兩端各配有壹座正方形的耳閣,懸空突出,相互對稱。內置懸梯,上下相通,底層向外,壹面皆砌磚壁,月宮式圓窗,兩相對稱,形制頗為美觀。三佛殿、太乙殿和關帝殿的脊頂,南北各起配殿兩間,高倚於巖龕,分別為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和千手觀音殿。千手觀音殿下的基墻上,鑲有明禦史鄭洛詩碑。從北耳閣循北向上,在寺院北面的斷崖絕壁上,懸掛著兩座宏偉的三層九脊懸空飛樓。樓體大部懸空,下面就巖支撐的木柱,不及碗口粗。兩樓南北高下對峙,爭奇鬥險,中隔斷崖數丈,飛架棧道以通,十分驚險。這兩座飛樓皆層層可登,樓內有釋迦殿、三官殿、純陽宮、觀音殿,還有壹座內塑佛教主釋迦牟尼、道教主老子、儒教主孔子的三教殿,三教同居壹室,耐人尋味。沿棧道石壁,還鑿有5處石窟,窟內鏤刻大百佛像,立有金大定十六年(1176)修懸空寺碑碣。全寺***有大小殿閣40多處,皆為木質構建,"三步壹廊,五步壹樓,七步壹龕,十步壹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險崖,勾心鬥角",充分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梁柱上下壹體,廊欄左右相連、高低錯落,對稱中有變化,轉折中有升降,分散中有連絡,空間豐富,層次多變,背崖依龕,別具匠心,構思巧妙,曲折迷離。寺內***有各種銅澆、鐵鑄、泥塑、石雕佛尊神像78尊,其中三佛殿的脫紗三世佛像、彌勒殿的明代鐵鑄彌勒佛像、三聖殿的阿難與迦葉像、三官殿的三官塑像和棧道石窟內的石刻佛像,均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禪堂內有壹高不及1米的木雕觀音龕,蓮花圍座,飛龍盤頂,剔透玲瓏,為難得的工藝精品。懸空寺外有恒山水庫,蓄水1300萬立方米,澆灌良田5萬余畝。兩側青山如黛,中間碧水漣漪,溢洪閘上的水似壹泓山泉,飛流直下,水光山色,渾然壹體,為北嶽增姿添色。?
北魏平城遺址
北魏平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市區。自拓跋於天興元年(398)七月遷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遷都洛陽,平城為北魏都城達97年,歷經六帝七世。當時平城由宮城、京城、郭城組成。宮城代代擴建,規模宏大。以太極殿為中心,構成完整的宮殿群落。先後建天文、天華等殿24座;建西宮、北宮等宮15處;建東苑等4處;建華林、永林等園3處;建太廟、太社等10多處。其建築布局謹嚴,規劃完整。北魏宮城位置在今大同城北關外,以大同火車站為中心,包括新華街、站北街、局前街、站前街在內的大片土地。京城於北魏天賜二年(405)六月發八部人修繕,面積約10平方公裏,城址是現在的大同城和南關,即明大同府城和南小城。考古發現,大同東、西、北城墻內包有10厘米左右的夯土層,有北魏夯築的明顯特征。京城內由裏坊組成,百堵齊矗,九衢相望,歌臺舞榭,月殿雲堂,分別士庶,不令雜居。郭城築於泰常七年(422)九月,位於宮城南面。郭城內分築為坊,坊又開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宮城位於郭城北部,郭城北門外玄冬門東跨禦河至古城村,西至利群制藥廠為郭城北墻;從古城村沿東塘坡到齊家坡南為郭城東墻;南墻從齊家坡沿迎賓路南側,西至紙箱廠南墻;西墻從紙箱廠至利群廠。郭城基本為方形,邊長約4公裏,面積約16平方公裏。近年在大同火車站附近曾發現有排列整齊的大型石礎、磚瓦殘片、"富貴萬歲"隸書瓦當等,尤其是南門外柳航裏北魏明堂和辟雍遺址的發現,使平城城址更加明確。?
方山遺址
方山遺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北25公裏處西寺梁山(古稱方山)。系北魏王朝為馮太後營建的包括永固陵、永固石室、思遠靈圖、齋堂、石闕、靈泉殿、靈泉池,以及石窟寺、禦路等在內的龐大陵園。為了護陵,在附近設置了永固縣。永固陵始建於太和五年(481),歷時8年而成。太和十四年(490)九月,馮太後死後葬此。整座陵墓造於山頂玄武巖上,封土堆現高22.87米,呈圓形。基底為方形,南北長117米,東西寬124米。墓室坐北朝南,位於墓冢中心,為磚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主室組成。過道前後設二門兩重,前端石券門在拱形門楣兩側下端各浮雕壹捧蓮蕾童子,面形渾圓,微露笑容。西側門柱上端浮雕壹孔雀,雕刻技藝精巧,線條流暢,是北魏石雕藝術的傑作。主室南北長6.4米,東西寬6.83米。墓頂為四角攢尖式,高7.8米。整個墓室建築,形制規整,規模宏大,是現已發掘的南北朝時期最大墓葬之壹。此墓曾多次被盜,1976年清理時,仍出土石質雕刻、銅簪、鐵箭、鏃、鐵矛頭、料環、絲織品殘片、陶器殘片等大批文物。在永固陵北1公裏處,有封土堆高約13米,呈圓形,是北魏孝文帝自己預建的陵墓。墓底為方形,每邊約60米,石券墓門正面浮雕壹佩劍武士。整體結構與永固陵同。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未歸葬此處,成為空墓。?
文成帝南巡碑
文成帝南巡碑亦稱"禦射碑"。位於大同城東南靈丘縣城南9公裏處唐河西壹龜狀臺地上。禦射臺位於臺地南端,射臺為圓形,直徑10米有余,高5米余,黃土堆成。南巡碑立於禦射臺北面的臺地中央。石碑高4.4米,寬1.2米,厚30厘米,碑額左、右、上雙龍盤曲,正面書"皇帝南巡之頌",字為長寬各21厘米的小篆體,書法古樸渾厚。碑身背面文字長寬各1.5厘米,正面文字長寬各3厘米,為規範瀟灑的魏體。碑文內容記載文成帝4次南巡。和平二年(461)二三月,文成帝巡幸河北平原,途經靈丘,"靈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詔群官仰射山峰,無能逾者。帝彎弧發矢,出山三十余丈,過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銘"。此碑為研究中國古代史提供了實物史料,碑文書法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此碑毀於本世紀20年代,現有殘碑10塊,石龜碑座1尊。?
司馬金龍墓
司馬金龍墓位於大同城東南7公裏處石家寨村西。為北魏瑯邪康王司馬金龍夫婦墓。司馬金龍卒於太和八年(484)。墓由前後室和右耳室組成,全部磚砌。墓室全長17.5米,墓道長28米,是已發現北魏早期墓中最大的壹座。墓曾被盜,但仍出土450余件珍貴文物,以陶俑為多。馱糧馬俑是明器中的新題材。人面鎮墓獸、駱駝俑和鐵馬鐙亦前所未見。石棺床、石雕柱礎及木板漆畫,更是壹批罕見的藝術珍品。石棺床東側的雕刻及石雕柱礎,造型優美,雕工精細,內容類似雲岡而更生動、細致。彩畫漆屏風已朽散,有5塊殘段尚能反映原貌,內容采自漢劉向《列女傳》故事,人物勁線淡彩,畫面題字秀麗遒健,近於楷法,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典型。還出土有墓表碑2通,均系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十壹月隨葬,碑石字跡完好,書刻俱佳,有大家氣度,為北魏早期書法的代表,疑為北魏書法家劉芳手筆。碑石現存大同市博物館。?
元叔墓誌
元叔墓誌80年代初出土於大同城東10公裏處白登山下的東王莊村。刻於北魏宣武帝拓跋恪永平元年(508),誌碑高0.74米(加額),寬0.42米,碑額為"魏元公之墓銘"6個篆書大字,風格與司馬金龍墓表篆額相近,但書法略遜壹籌。墓誌正文豎24行,每行27字,計511字,每字2厘米見方,楷書。記載了墓主元叔的身世和功德,具有史料價值。其書法用筆,以方筆為主,不失魏碑雄強、質樸的基本風貌,並參用圓筆,意態生動。其結字獨到,略呈長形又富於變化,體勢上以奇取勝,以行入楷,意趣橫生,其用筆結字卓然獨立於魏碑之中。北魏後期書法逐步形成俊利疏朗、嚴格中富於變化的書風,此墓誌正是這種重要變化中的壹個裏程碑。現存大同市博物館。?
鹿野苑石窟
鹿野苑石窟位於大同城北5公裏處小石子村大沙河北崖面上。建於北魏獻文帝皇興年間。獻文帝"好黃老、浮圖之學",在其禪位後,曾於鹿野苑石窟"黃冠素服,持戒誦經"。崖面上有建築梁孔痕跡,說明歷代有過修整和擴建,現存洞窟8所,東西長30米。中央壹窟內有壹佛二脅侍菩薩。其余洞窟均為無雕像禪窟。中央洞窟平面呈橢圓形,佛像占據大部窟面。佛為結跏坐,造像面相方圓,兩肩齊平,右肩半袒,陽刻衣褶。菩薩頭戴寶冠,長發垂肩,胸飾項圈,手提凈瓶,質樸生動。此窟造像風格與"曇曜五窟"如出壹轍。?
魯班窯石窟
魯班窯石窟位於大同城西十裏河西岸山丘上。傳說開鑿雲岡石窟的能工巧匠曾居此,故名。從現存石窟造像風格,可判定為北魏遺物。石窟坐西朝東,與雲岡石窟隔河相峙,有兩個洞窟,均橢圓形。第壹窟深4米,寬6米,穹隆頂,周壁雕有坐像4排,隱刻龕形。北壁、西壁尚存佛像34尊。第二窟進深4.17米,寬6.1米,高4米,室內四壁雕有千佛龕,現存佛像66尊。外門拱兩側各雕合手跪姿供養人壹尊。魯班石窟對研究雲岡石窟開創和北魏佛教史具有壹定價值。?
吳官屯石窟
吳官屯石窟位於大同城西雲岡溝內,在雲岡石窟西北8公裏處。開鑿於濱河懸崖峭壁之上,其下為武州川,***15個窟,但規模較小。山崖絕壁上尚有眾多摩崖造像和小龕。佛像雕刻較雲岡早期造像瘦削,體態柔和秀麗,衣紋細膩,其風格特色與雲岡晚期、龍門早期的雕刻相似。?
焦山寺石窟
焦山寺石窟位於大同城西30公裏處高山鎮北十裏河北岸的山坡上。因建於焦山上而得名。隨山勢由下至上分為五層,層層升高,節節收縮。壹二層為石券窟洞,三四層開有石窟,窟內有壁畫和泥塑佛像,門拱上端現存長方形孔洞和椽碗,可知早年曾有窟檐。窟前左右壁上雕刻有佛龕,從佛像造型和衣飾風格看,為北魏晚期作品。第五層為寺的制高點,上面建有三層六角磚塔,高10米多,為明代所建。此寺布局合理,典雅古樸,依山面水,景色宜人。?
曲回寺石像冢
曲回寺石像冢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東南靈丘縣西南三樓鄉曲回寺村附近,距縣城75公裏。建於唐天寶年間。"天寶十年奉詔因建石塔三百六十座"。石塔即石像冢。其分布範圍約20平方公裏,涉及靈丘南山西南大部。現已確定43座石佛冢主要分布在曲回寺村後九龍崗、旗葉山壹帶。其冢外觀為土石墓丘狀。壹般冢高3~4米,周長30米左右,冢頂上下用當地白色花崗巖石塊築起長方形的石框,長約6米,寬約1.5米。石框上部用花崗巖石條排列封頂,頂上堆土呈墓丘狀。封門石上浮雕有人像,每幀像上方刻有和尚法號。封門石右端刻有建築佛冢年代,如"天寶元年"、"天寶十年"等。冢穴內正中線上,前後左右整齊排列著數量不等的白色花崗巖石像(如四塔臺兩座佛冢中各有30尊坐佛)。石像或佛、或菩薩、或供養人,大者1.5米,小者不足0.3米,有圓雕、半圓雕,坐立不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規模如此宏大的石佛冢群,在國內外實屬罕見。?
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坐落在城內大西街九樓巷19號。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現存多為清代建築。寺院西向,建築古樸。門額用漢文雕鑿。占地20余畝,平面呈長方形。從寺門到禮拜寺形成壹個下坡。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潔凈肅穆。中軸線上有正門、十字穿心樓閣、石橋、禮拜殿。左右有配房、沐浴室等。主體由四組殿堂毗連而成,前為卷棚式抱廈,後為歇山頂和硬山頂兩組大殿,後壹組則為卷棚頂和圓攢尖頂的混合結構。整個建築外形檐牙起伏,富於變化,既葆有中國古代木構建築風格,又具有阿拉伯的文化特點。?
古瓷窯遺址
古瓷窯遺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東南渾源縣青磁窯鄉古磁窯村。散布在該地面的殘瓷片到處可見,瓷釉多為白色,有少量的黑褐色和黃褐色釉。有的器物外面不施釉,內施釉,或外施黑褐釉,裏為白釉。壹般器物無花紋,也有個別黑彩繪畫、刻花、剔花等。器物有碗、盤、罐等,為盛唐時遺物。?
壯觀碑
壯觀碑原在上華嚴寺門廊,今存大同市博物館碑廊。碑高2.35米,寬0.85米。上面刻"壯觀"兩個楷書大字,字徑60厘米,法度森嚴,結體穩健,無壹筆虛弱處。無刻石年月,右上角有"太白"二字纖弱可見。傳說李白35歲應元演之邀,遊太原,北登長城,過恒山曾書"壯觀"二字,後世多"摹以刻石"。清人方坦作《太白"壯觀"二字墨刻》詩雲:"蒼崖恍惚蛟螭走,“壯觀”二字大如鬥。李白當年恒嶽遊,自喜名山落吾手。平沙浩浩黃雲開,雁門龍首青崔嵬。遙想真人下天際,放筆萬裏秋風來。"此詩將恒山題字的瀟灑風采渾然托出。?
華嚴寺
華嚴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同城內西南隅,因屬於佛教華嚴宗的寺廟而得名。華嚴寺分為上、下寺兩處。上華嚴寺布局謹嚴,以大雄寶殿為主,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大雄寶殿為上寺主殿,大殿坐落在4米高的月臺上,月臺南北長33.3米,東西寬18.9米。大殿坐西向東,與契丹"信鬼拜日"習俗有關。大殿面闊9間53.75米,進深5間29米,面積1559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佛寺大殿之壹。柱列設置為金箱鬥底槽的變體,采用減柱移柱法,擴大前部空間面積,便於禮佛活動。殿高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