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劇
祁劇發祥於祁陽,舊稱“大戲”、“祁陽戲”、“祁陽班子”、“楚南戲”等。新中國成立後,始稱祁劇。 明代中葉,江西“弋陽腔”目蓮戲傳入祁陽,與祁陽地方語言、音樂、祭祀、風俗、民情相結合,逐步演變為祁劇高腔。以後昆、彈腔相繼傳入,成為祁劇三大聲腔。明嘉靖年間,祁劇已初具規模。此後,逐步流傳到湘南、湘西、湘中、粵北、贛南、閩西、廣西、黔東壹帶,有“祁陽弟子遍天下”之稱。在長期流傳過程中,造成劇目、唱腔、臉譜、服飾、應工、表演風格的差異,形成兩大流派:以祁陽縣、永州市為中心的湘南各地祁劇叫永河派,以邵陽市為中心的湘中、湘西各地祁劇叫寶河派。
零陵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過去稱為花燈或調子,主要有祁陽花鼓燈和道縣調子戲兩大藝術派系。以後,兩派合流,成為零陵花鼓戲。 花鼓戲傳入零陵的時間在清乾隆前後,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1796—1820),諸聯所著《明齋小識》載:“花鼓戲傳來三十年,而變者屢矣。始以男,繼以女;始以日,繼以夜; 始於鄉野,繼而城市;始盛於村俗農甿,繼沿於紈絝子弟。”文中概括了當時花鼓戲的發展演變情況。零陵花鼓戲的傳統劇目有150多個, 內容主要是表現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婚姻愛情和其他社會生活;形式多樣,風格各異;語言通俗,形象生動,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念白、歌舞、聲腔、伴奏等,都富有地方特色,為流行地區群眾所喜聞樂見。
祁陽小調
祁陽小調是壹種有詞有曲、詞曲結合,結構完整,旋律優美;有說有唱、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的壹種地方色彩很濃的民間曲藝形式。祁陽小調流行於祁陽各地,尤以浯溪鎮、肖家村鎮、文明鋪鎮、黎家坪鎮、羊角塘鎮、潘市鎮、觀音灘鎮等地為盛。其曲牌極為豐富,約有300來個。流傳較廣的有《四季花開》、《十月花開》、《三杯酒》、《討學錢》、《摘菜苔》、《送金花》、《走場調》、《五更留郎》、《鬧五更》等。其唱詞屬民歌體,句子結構形式有:壹種為正規句子,七字壹句,四句壹段,或五字壹句,四句壹段;另壹種為非正規句子,由長短句組成,唱詞靈活自由,多用口頭語。但不管哪種結構,其節奏都很分明。曲調結構形式,多為壹段體,由上下兩個樂句或四個樂句為壹段構成。其中有只唱不說的,也有唱與韻白結合的,有似自由體小快板式進行的,還有個別的由A、B兩段體構成。祁陽小調的演唱形式小型靈活,壹般為壹人唱壹人伴奏,動作不大,主要靠面部表情;也有男女二人邊歌邊舞,風趣活躍。由於祁陽小調有其獨特風格,1982年的《中國百科全書》已將它列為全國的壹個曲種。
木偶戲
木偶戲源於漢代,盛於唐宋。在祁陽壹帶,元、明時期已有木偶戲演出。清嘉慶、道光年間,祁陽木偶戲已很盛行,遍布於文明鋪和潘家埠壹帶。到了鹹豐年間,有名木偶劇團首推祁陽文明鋪李陶兒家的“仁和班”。民國時期,祁陽有半職業、職業木偶劇團108個,藝人500余人。著名藝人有劉光奎、王連生、唐耀、劉玉生等人。新中國成立後,王連生等人被邀至北京傳授木偶藝術兩個多月。1954年,祁陽“仁和班”被邵陽文工團接走,成立邵陽木偶劇團。1956年,邵陽木偶劇團與長沙皮影劇團合並,成立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團,曾到蘇聯、蒙古等國家訪問。1958年赴京演出,劉玉生飾《追魚記》中的鯉魚精,毛澤東觀看後,與演員合影。同年12月在漢口演出,受到陳毅副總理和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稱贊,並被上海美術電影制版廠拍成電影。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祁陽縣創辦木偶劇團1個,接收民間藝人18人,青年學徒7人,“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