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基本構結
弗洛依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動機歸納為餓、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導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超我),受到壓抑得不到紓解的沖動而透過夢、失語等形式來尋求滿足。弗洛依德相信壹個人如果以前曾經有壹些創傷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問題,只要他能夠知覺地再將那事重演壹次,並將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處理,那麼問題就會解決。
夢
弗洛依德認為“夢是壹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他更大膽地認為這些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夢是壹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自我防衛機制把人的本我願望壓抑下去,在潛意識的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被壓抑的願望並非是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征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征的。佛洛依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佛洛依德認為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滿足;另壹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借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潛意識(the unconscious)
弗洛伊德對當代思潮貢獻最著者,許為其動態潛意識之概念。19世紀西方主流思潮為實證論,相信人可取得關於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真確認知,並以明智判斷予以掌握。弗氏則認為自由意誌本為幻念,人無法全然意識到自我所思,且行為之因由與意識層次所思,關系極微。潛意識之概念所以有破有立,在於弗氏提出意識的層次之說,“在表層之下”另有思緒運作。弗氏稱夢為“通往潛意識之王道”,提供與聞潛意識生活的最佳入徑,並為說明潛意識“邏輯”之佳例,此邏輯則與意識層次思緒之邏輯回異。弗氏在其夢的解析壹書,發展最初的心理拓撲學,論證潛意識之存在,並描述如何與聞潛意識之法。前意識(the preconscious)則視為存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思緒層,欲探求之不難。弗氏認為啟蒙理念、實證論、與理性論之完備,可借由理解、轉化、與掌控潛意識而得,而非予以否認或壓抑。
性心理發展
主條目:性心理發展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欲的發展,如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欲望客體——初為口欲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欲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欲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欲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欲固著於父親。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諸四海皆準,故轉求古典神話和當代民族誌以為比較素材。弗氏戀母情結壹詞,原名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裏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弗氏嘗試於心理動態層面落實此發展模式。每壹階段均為邁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進程,該成熟期將產生堅實自我,並發展出延遲欲望滿足之能力。(參見《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視伊底帕斯沖突為性心理發展與啟蒙之型態,借此指出他所確信人性對亂倫的渴求,與壓抑此欲望之必要。他並轉求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伊底帕斯沖突。
任何對弗氏思想的討論,若不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壹些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服膺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如陰莖欽羨與進行閹割等術語,描述意欲於家庭以外場域,展其才學的女性心理,不僅“豐富”了歧視女性的辭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權的斲傷,並徒增女性進入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之社會場域的障礙。
雖弗氏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如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乍得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如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壹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弗氏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壹文,論及弗氏論點基本言之可謂正確,除壹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弗氏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壹詞。
此外值得註意處,為弗氏早先認為歇斯底裏癥(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逾矩(sexual abuse),但晚後舍棄此稱為誘奸理論(sedu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逾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逾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出想像。弗氏轉而重視伊底帕斯理論,斷言人潛意識均希冀與雙親發生性關系。
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自我、超我、與本我(ego, superego, and id)。潛意識的本我(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弗氏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適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並非具單壹與同質性之物此壹立論,仍持續深遠的影響著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弗氏極為關註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態關系,特別是三者間如何互相產生沖突的方式。
防禦機制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沖突,會使用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s)。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欲(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沖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沖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郁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壹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升華,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之事實或現實。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弗氏的“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采取某種與潛意識所欲之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壹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離意識層次;“抑制”則為有意識的進行同樣工作。
“投射”是將基本上本屬自身壹部份某種不快的思緒、動機、欲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歡B,但不想如此承認的A,便將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說是B不喜歡他(她)。
“理智化”為在情感上讓自我脫離壓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過接受現實,而經由合理化解釋來進行自我脫離。
“合理化”為透過建構邏輯的正當性來作出某個決定,而此決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來自完全不同於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狀態。例如甲為了聽自我成長課程而購買MP3播放機,但卻怕真正的理由無法被人茍同,而告訴友人是為了聽古典搖滾才購買播放機。
“補償”乃因無法達成某種行為,而代之以另壹種行為。例如第壹個小孩很會讀書,第二個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開心來博取註意。
“升華”是將沖動導引至社會認同的行為上。如以黑暗陰沈之詩描寫人生的女詩人愛蜜莉·狄金森,其創作活動本身即為壹例。
生死驅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類由相沖突的兩種中心欲望所驅動:原欲能量愛欲與死亡驅力死欲。弗氏所謂的愛/原欲,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產生生命的驅力。死亡驅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壹切有生之物內在的沖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態,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認知到死亡驅力,而這兩種驅力的對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風格的壹大革命。
宗教心理學
弗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壹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壹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裏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欲,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系而嫉妒他。兒子們了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借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征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
《摩西與壹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壹書,則根據弗氏裏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壹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壹種幻象(illusion),弗氏強調其為壹幻奇結構,人若要成長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弗氏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心理療法
弗洛伊德身受醫師訓練,因此深信其研究與成果為科學產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後的心理學者與學院人士,對他的研究與實踐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葉特?6?4米契爾(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緣由在於弗氏基本立論——即潛意識的懼怕與欲望,啟動我們意識層次的思想及行為——挑戰了關於世界本身,屬於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看法。某些擁護科學人士,認為此說讓弗氏理論失效,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壹種方式。另擁護弗氏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壹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系。
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弗氏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為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醫學訓練,但如同弗氏時代的醫師,多排斥弗氏的心理理論,療程中並不重視言談,而多仰賴激活心理藥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論今日爭議仍大,許多重要的學院與研究領域之精神醫師,認為他不過是個郎中;但也有其他這方面的重量級人士,認同弗氏的理論核心。精神失序常視為純然的腦疾,基本上屬遺傳性病源。此觀點強調心理疾病的生理構成。弗洛伊德則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構成與環境因素之***成,何者較為重要,則因人而異。
哲學
不論精神分析作為哲學的形式其價值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個概念,與前此西方哲學產生斷裂。
他創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兒的我思(cogito)。對弗洛伊德而言,思緒產生的程序,非主體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弗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暗眛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在夢、口誤、神經病征、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構建等,這些看起來全然難解、無理、和無意義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檢視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對言之,在工作活動、政治哲學、制式社會行為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純然專斷和怪異的元素)。
弗洛伊德從言談治療引進創新的言說技術,借此讓人透過間接泄漏潛意識內容的方式以消減沮喪。精神分析療程的逆向程序,顯示了個人如何依據符號壓縮與情緒轉嫁的邏輯,以潛意識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諸種問題。
批判回應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模型遭受諸多批判。有些人攻擊弗氏認為兒童為性生物的立論(連帶波及弗氏發揚的性概念)。另些人雖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認為此種發展模式並不具普同性,對於健康成人的發展而言也非必須,另強調社會及環境因素的重要性,並認為需重視弗氏較為忽略的社會動能因素(例如階級關系)。這壹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馬庫色作品影響。
也有人批評弗氏拒斥實證論的態度。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形構出壹套分辨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他認為壹切合理的科學理論,均具備能夠證明其存偽(falsifiable)的可能。若壹理論無法存偽,便不能稱之為具備科學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永遠可被“證實”,因無任何行為得以證明其存偽。雖然科學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然而在科學哲學與壹般哲學領域內,仍有爭議。學院派心理學通常僅區分出“理論”與“假設”,前者過於抽象無法證明其存偽,後者雖源自理論,卻可能經研究予以驗證。
行為主義、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認知心理學均視精神分析為偽科學,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堅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觀點,既苛刻也不正確。心理學其他學派則建構心理治療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及咨情治療(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