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的故事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制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諾貝爾壹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5年,諾貝爾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1] ?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人造元素鍩(Nobelium)以諾貝爾命名。 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於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壹個貧困潦倒的工程師兼商人家裏。他的父親英莫紐?諾貝爾(人稱老諾貝爾)是壹位富有才華的發明家和商人,曾創建瑞典第壹家橡膠公司。 就在諾貝爾出生的前壹年,壹場大火把家業燒了個精光,老諾貝爾的生意由此開始衰落,並在諾貝爾1歲時破產。被生活所迫,老諾貝爾後來不得不只身離家到俄國從商謀生。 諾貝爾自幼勤奮好學,好奇心很強。到俄國後,為了學好俄文,他常常挑選壹些俄文名著譯成瑞典文,再翻譯成俄文。後來他又用這種方法學會了英文、法文和德文。有壹次,他父親的壹位叫西蒙的教授請諾貝爾父子觀看硝化甘油爆炸力的試驗。錘子落在鐵砧上,受錘地的硝化甘油立即發生爆炸。小諾貝爾被這奇妙的現象迷住了。當他得知這種爆炸力極強的東西可以用來開礦鑿山,但危險性極大無法使用時,就萌發了發明炸藥的念頭。 到16歲時,迫於生計,他不得不中斷學習,孤身遠渡重洋到了美國,在壹家工廠當學徒。此後,他還曾到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等國的幾家工廠當過學徒。學徒期間,他每天在勞動10多個小時之後,仍堅持學習,困了就把腦袋伸到水龍頭下沖壹沖。就這樣,他憑自學學到了不少的技術和科學知識,不但在科學、文學和哲學方面奠定了壹定的基礎,而且在機械方面做出了好幾項革新,表現出了很強的獨創能力。 1854年,諾貝爾回到彼得堡,和父親壹起,壹邊從商,壹邊從事炸藥的研制工作。壹次,由於公司遇到了財政困難,父親派他去倫敦、巴黎,向當地銀行磋商貸款。結果是空手而歸,家業再遭破產。不得已,全家於1859年返回瑞典。 當時為了適應開礦山、發展工業和加強軍事力量的需要,許多化學家都在致力於炸藥的研制。炸藥的應用前景很廣闊,市場很大。諾貝爾父子看準了形勢,為了實現自己的發明願望,也為了重振家業,他們從事起如何利用硝化甘油巨大爆炸力潛能的研究。但手頭上缺乏資金,無法進行規模大的試驗。諾貝爾再次奉父命前往巴黎尋求貸款。這壹次,他很順利,帶回了10萬法郎。用這筆錢,他們辦起了自己的工廠。 經過反復試驗,諾貝爾認識到,要使硝化甘油發生爆炸,只須把它加熱到170攝氏度至180攝氏度。為此,必須尋找出壹種安全的引爆裝置。 1862年初夏,諾貝爾進行了壹次探索性試驗。這次試驗獲得了成功。但是,引爆所用的火藥多而硝化甘油少,威力小成本高,沒有實用價值。為了找到壹種量少但能引爆硝化甘油的可靠物質,諾貝爾又進行壹次又壹次的帶有極大危險性的實驗,但均告挫折。經過多次的失敗,諾貝爾發現了失敗的原因,並最終成功地發明了用少量的壹般火藥,引爆硝化甘油的引爆物。這項"諾貝爾引爆法"的發明,使諾貝爾於1864年生平第壹次獲得了由瑞典 *** 簽發的專利證。 這種炸藥的威力極大,在爆破工程中可以節省大量人力財力。因此,它剛壹問世,就得到普遍運用。 諾貝爾的公司由此重新振興起來。正當諾貝爾四處推廣由他發明的炸藥的時候,卻發生了壹系列的意外爆炸事故,使人們對諾貝爾的新發明產生了懷疑和恐懼。瑞典 *** 下令禁止運輸炸藥,不準諾貝爾在陸地上試驗,法國、英國、葡萄牙等國也下令禁止制造、貯存和使用新炸藥,這使他的炸藥和公司陷入困境之中。面對四面楚歌的形勢,諾貝爾決心走出困境。經過認真的多方思考和大量的秘密試驗,諾貝爾首先解決了硝化甘油的就地制造問題,以避免長途運輸中發生的爆炸危險。接著又集中精力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運輸方法。經過反復試驗,他終於找出穩定硝化甘油化學性質的方法,並且又利用矽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方法,制成了兩種安全的矽藻土猛炸藥。為了解除人們的顧慮,挽回已經造成的不良影響,他親自到各地表演,用事實證明猛炸藥的爆破威力和安全性能。終於這種新型炸藥又壹次被利用到了開礦和築路上。後來,就是這類炸藥炸穿了阿爾卑斯山,提前好幾年打通了長達14.5公裏的隧道,節約開鑿費用500多萬元。諾貝爾也由此名揚天下,瑞典 *** 收回了當初的禁令,由驅逐變為歡迎,英國、法國、德國為他簽發了發明專利證。諾貝爾的公司終於又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