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的意思是這種食人樹會把人吸過去,用樹藤和毒液把人絞死溶解吸收,還有的會把人吸進樹洞吃掉,有的說會留下壹堆白骨,有的殘渣不剩。
如傳說非洲納米比亞的莫昆斯克樹林,有壹棵壽命達4000年的大樹,上面有壹個3米寬5米高的洞,專吸女人不要男人。
現在人們距樹100米用鐵絲網圍住,警告人們不得靠近。
還有的樹只對布料感興趣,被吸住後只要剪掉衣服就能脫身。
還有傳說法國人呂蒙梯爾和蓋拉兩家人相約,到非洲某叢林度假,接連發生被樹吸住的事件,最終蓋爾妻子被吸進樹洞,成為壹堆白骨,其余人僥幸逃脫等等。說得有鼻子有眼,時間是1971年9月。
其實這些傳說迄今並沒有壹例得到證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達爾文發現的大自然規律,是進化論的基礎。
這裏面就蘊含著弱肉強食的規則。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除了可歌可泣的艱難生存奮鬥史,其實更多的是血腥的屠戮,有多少物種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被滅絕,直到今天,還有多少物種正由於人類的恣意妄為在滅絕?
但任何物種都有壹種天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吃別的物種可以,但別的物種反過來吃自己就不行。
植物也是生命,它們只不過比動物低壹個層次,因此它們也有自我保護的本能和方法,只不過怎麽弄也是個弱勢群體。
長久以往,就進化出了壹些有毒的植物,有刺的植物,甚至吃動物的植物。
不過植物努力的進化到今天,似乎還沒有恐怖到能夠吃人,至少還沒有過植物把人吃掉的報道。
因此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吃人的植物?是真是假?回答是:假的。所謂食人樹實際上只是壹種誇張的叫法,主要是指地球上食肉類植物,據科學考察統計,這類植物有13科20屬600多種。
食肉耶!壹些人大概只聽過食肉動物或食草動物,還從來沒有聽說過食肉植物吧?其實植物生長主要靠吸取地下養分和光合作用,本來連草也不食,何況食肉?
因此壹聽說有600多種食肉植物,恐怖吧?
但這些植物絕大多數只能吃些小昆蟲。
食肉植物大多都生長在養分貧瘠的石縫、沼澤等地方,食肉是它們汲取養分的方式。當然它們也能夠通過根部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但沒吃肉就像人壹樣,營養不足,生長不良。
這些食肉植物壹般都是捕獲蒼蠅、螞蟻、甲殼蟲之類的小動物。這類植物壹般都只有幾十厘米高,利用自身分泌的粘液和瓶子口似的葉片來捕食。
有些植物會張開葉片,當小蟲子進入葉片時就會用粘液粘住,迅速收攏葉片,夾住昆蟲,分泌出消化液溶解這些倒黴的獵物,把它們吸收掉,讓自己生機勃勃起來。
最典型的小型食肉植物有捕蠅草、瓶子草、茅膏菜等。
捕蠅草靠葉片粘液夾住獵物;
瓶子草的葉子演化成瓶狀,能分泌具有香味蜜露,瓶口色彩艷麗,吸引昆蟲掉入其中,由於瓶身長滿倒掛的硬毛,昆蟲就無法爬出,裏面的消化液溶解掉。
茅膏菜的葉子上會分泌出香甜的粘液,昆蟲落到上面就被漿住,越掙紮漿得越緊致,最終被漿死,吸收掉。
但這些植物只是捕食很小的昆蟲類,最大的也只能弄個把小蝙蝠、小蛙之類的爬蟲了。
已知最大的是肉植物是馬來王豬籠草。馬來王豬籠草是豬籠草屬裏面最大的壹種捕蟲植物,又叫王侯豬籠草、豬王豬籠草等,主要生長在婆羅洲馬來西亞沙巴坦布幼昆山附近及基納巴盧山壹帶,海拔分布範圍在1500~2650米,屬於高山或亞高山熱帶是從植物。
馬來王豬籠草的顯著特征是有壹個巨大的甕形捕蟲籠,大的可高達41厘米,寬達20厘米,容積達到3.5升,裏面的消化液可達2.5升,因此可以捕食較大的爬蟲類,如青蛙、蝙蝠、蜥蜴等,甚至小型哺乳動物。
研究發現,在馬來王豬籠草的捕蟲籠中,有過淹死的老鼠甚至樹鼩。
但這是最大的馬來王豬籠草了,壹般的這種植物捕蟲籠也就有200毫升消化液。
還有壹種傳說認為有壹種植物叫奠柏,會吃人。這種所謂的奠柏生長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樹高八九米,樹上有很多長枝條垂到地面,在風中搖曳。
當人們不小心碰到這些枝條時,這些枝條就會像魔爪紛紛伸過來,把人纏住,越掙紮纏得越緊,而且會分泌出壹種粘性很強的膠狀汁液,把獵物慢慢消化掉。
這些枝條吃完了人,才會松開,又隨風搖曳,婀娜多姿,悠閑地等待下壹個獵物。
這種傳說並沒有被證實。
1971年南美洲的科學家們組織了壹支探險隊,專門深入馬達加斯加島考察,沒有發現這種?奠柏?樹,只發現壹些捕食昆蟲的豬籠草之類的植物。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華萊士,走遍南洋群島後撰寫的《馬來群島遊記》中,也沒有這種此人植物存在;英國畢生研究是肉植物的額權威科學家艾德裏安?斯萊克,1979年在他出版的《食肉植物》專著中指出,學術界尚沒有有關吃人植物的真實記載和報道。
世界上最全的《食物自然分科誌》、《有花植物與蕨類植物詞典》等最著名的植物書籍,也沒有提到任何吃人植物。
因此所謂?奠柏?是最接近吃人樹原型的植物,但似乎並不存在,純屬虛構。
世界植物學家的***識是: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吃人的植物,至少到今天為止,沒有任何可信證據證明它的存在。
因此傳說可以繼續進行,編編故事,茶余飯後消遣而已,但切勿當真。
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