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存萬壹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守株待兔壹詞的典故: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壹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壹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麽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跡終於發生了。
深秋的壹天,他正在田裏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壹只兔子,不偏不倚,壹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壹頓。從此,他便不再種地。壹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近義詞:好逸惡勞、守株緣木、刻舟求劍、墨守成規、緣木求魚、坐享其成、固守成規。
反義詞:除舊布新、通權達變、借坡下驢、通達權變、隨機應變、見風使舵、標新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