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的由來
火把節是我國少數民族彜族的傳統節日,在現今的雲南、貴州等地十分流行。因為彜族在當地也可以說是大族,所以周邊少數民族受到影響,也紛紛將火把節納入自己民族的節日。每年農歷6月24日,北鬥星鬥柄上指的時候,就是彜族要過火把節的時候。
火把節的由來火把節的來歷到底是從何而起?各地傳說都十分得多,但其來源實質與火有關。畢竟在廣西壹帶蟲子有很多,用火驅蟲除害效果十分明顯,對莊稼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
火把節的來歷壹:當時天神與地神鬥爭的時候,人們幫助地神,用火把將天神的蟲軍消滅後,戰勝了天神。
火把節的來歷二:遠古時期,天上有著奇怪的現象,白天同時有6個太陽,晚上有7個月亮存在。這壹現象使得白日裏烈陽暴曬,夜晚中強光照耀,使得天下農作物無法生長,土地荒蕪
人們經常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亂行,世間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脅。
這時候,彜族出現了壹個民族英雄,利用弓箭將多余的太陽跟月亮都射了下來。並鏟除了在世間為惡的妖魔,將洪水肆虐的現象治理好了。從此之後,彜族過上了幸福美滿、繁榮興盛的生活。
但因為他們的生活過於美滿,遭到了天神的嫉妒,於是年年都派下神子到人間征收苛捐雜稅。人們為了反抗神子,就設計將其殺害,引起了天神震怒,排除了大量的天蟲到人間毀滅莊稼。
為了將他們殺死,從古籍中翻出了火把能把天蟲燒死的方法。於是彜族人民經過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戰鬥,利用火把終將天蟲殺害,保護了大量的莊稼。正好這壹天是農歷的六月二十,彜族人民為了紀念這壹天,就特此將其作為自己的節日。每到這壹天,都會舉著火把來到田野,舉辦火把節,用以祈求上天這壹年的莊稼能夠風調雨順,年年豐收。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火把節起初是彜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開始,持續整整三天。在這三天裏,彜族人民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這體現了人民尊重自然規律的美好願望。
到了今日,火把節不僅僅是彜族人民特有傳統節日,也是周邊少數民族的商貿活動的日子。在2014年7月,雲南的彜族更是舉辦了?天下火把節?最牛民族村?的火把節狂歡活動。許許多多的有課都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參與其中,去體會彜族人民的原生態活動。
火把節蘊含意義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形成,與族源相同的彜語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關,其中尤以對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聯系,在西南彜語支各民族的火把節活動中仍保持著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災,滅蟲保苗、催苗出穗、祈求豐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間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觀念就是趨吉避兇。涼山彜族的火把節傳說即反映了這種把火作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著火把節習俗及傳說的原生態的民俗基因,屬於早期形態的火把節節俗,其文化內核是火崇拜,與氐羌系統的彜語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傳統壹脈相承。
火把節傳說有很多異文,雖來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異,其文本結構都按人與神的鬥爭?人戰勝神?神進行報復?人再次戰勝神?慶賀勝利和奪得豐收的敘述程式來結構故事。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強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勝利、神的失敗而告終的,這與神話中以神為主導的敘事方式是不同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人類生存的核心問題的轉移(從自然轉向社會)及階級社會的矛盾沖突的加劇,火把節的傳說與各民族廣闊而復雜的社會生活緊密交織為壹體,進而成為表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壹種口頭敘事途徑。這類傳說是次生性的火把節習俗傳說,主題是歌頌祖先和英雄。
後來傳統道德觀念對火把節習俗傳說的滲透,反映為女性人物傳說與火把節傳說的相互交叉。不論是早期的喜鵲姑娘,還是後來的阿南、慈善夫人,大都有壹種***同的?投火自焚?的命運結局,這類傳說壹方面反映了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黑暗現實及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陰謀,另壹方面更是?壹女不更二夫?的剛烈女性的傳說,意在表節烈之德。從喜鵲姑娘、阿南到慈善夫人,壹個個殉情、殉夫、殉國的忠貞形象,人們將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運與火把節傳說緊緊聯系在壹起,表達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進賢烈而詆淫惡?的感情和願望。這類傳說應屬後起。
總之,從火把節傳說的形成與演變過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層級的歷史累層,與這個節日在西南各民族民間長期發展是相同步的,火把節的傳說在其久遠的流傳中不斷衍變,甚至影響到了某些地區的節俗,使原生態的、?祭祀性的?火把節也附著上了?紀念性節日?的衍生涵義,如鶴慶的傳說把六月十九婦女用鳳仙花染紅指甲也歸到慈善夫人身上,說是對慈善刨夫屍把指甲都刨出血了或燙紅了的壹種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