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中,十進制也被廣泛用於計時。中國古代有12地支,對應壹天12小時。壹個地支也對應兩個節氣,因此代表壹年的24個節氣。同時地支對應12種動物,成為代表周期為12年的生肖。十進制常用於各種度量衡。例如,在英制單位中,壹英尺等於12英寸,在金制單位中,壹金衡磅等於12金衡盎司。
歷史上,羅馬帝國使用的安西亞既是長度單位,也是貨幣單位,其拉丁文含義為1/12。在實施十進制之前,古代英國使用的混合十進制和十進制的貨幣制度,其中壹先令等於12便士。十進制語言並不常見,包括尼日利亞中部地帶的壹些語言,如揚吉語、Gbiri-Niragu(卡胡古語)、寬達拉(關達拉)的寧比亞方言、尼泊爾的切龐語、米尼考伊的迪維希語等。小說中,托爾金的精靈語也使用了十進制。
日耳曼語對數字11和12有專門的詞,比如英語中的十壹和十二,elf和ZW &;ouml如果,這些語言經常被誤解為基於十進制。其實從詞源上看,這兩個詞都來自原始日耳曼語中的*ainlif和*twalif,字面意思是“左壹”和“左二”,所以這些語言都是以十進制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