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順元年(1457),英帝復辟,大將石亨誣陷於謙某為襄王之子,導致其被冤殺。明憲宗時,於謙被復職的官員祭祀。弘治二年(1489),追擊“蘇素”。,改施“忠義”。有《余紀》代代相傳。《明史》稱贊他“忠義,與日月爭光”。他與嶽飛、並稱為“西湖三傑”。
擴展數據:
於謙詩歌隱逸情懷的表達和慷慨悲涼的風格預示著詩歌氛圍的轉向。在臺閣體流行的高峰期,文人忌諱表達激烈的感情和悲傷的情緒,從而保持了其創作風格的優雅,以發揮其著名的政治作用。
於謙主張兵要精,要勇要謀,要“兵要互相學習”,“治軍者,知軍士之力,知將軍對兵之令”。創建的團營制度對明朝的軍事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