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北魏孝文帝(65438+10月13,467—499年4月26日),鮮卑族,中文名叫袁弘。李夫人,拓跋弘皇帝的長子。北魏第七任皇帝(471年9月20日至499年4月26日在位)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學家。
興三年(469),冊立皇太子。按照北魏妳娘的死亡制度,拓跋宏成為太子時,他的生母被賜死,由他的祖母文明太後撫養。
巴托·洪五歲即位,爵位延長。他的祖母皇太後上臺,對鮮卑朝廷進行了壹系列的集權改革。馮太後首先整頓吏治,確立三長制,實行均田制,然後頒賜俸祿制,對孝文帝影響很深。太和十四年(490),孝文帝正式執政後,進壹步推進改革。
太和十八年(494),以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收集中國古今典籍,規定鮮卑服飾以漢服代替,鮮卑語以漢語代替。遷居羅先鮮卑的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為漢姓。
拓跋宏的成就
孝文帝改革後,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在洛陽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洛陽作為首都,集中了全國文化精英。這也是南朝人覺得自己“衣冠楚楚,身在中原”的原因。除了鮮卑文化和漢文化,佛教文化也在洛陽流行,這使得洛陽文化呈現出少數民族、宗教文化和漢文化相結合的特點。
佛教信仰在洛陽非常盛行,這與孝文帝引入倫理道德改革北魏風俗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壹個特點,即儒學與宗教觀念的融合。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如顏之推,在談到佛教時,充分肯定了它的宗教原則和社會功能,並對佛教的批判進行了多方面的反駁。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拓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