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查詢 - 古代的世界觀是什麽?

古代的世界觀是什麽?

古代世界觀:

早在公元前24世紀的帝堯時代,中國的古人就開始了有組織的天文觀測活動。在計時和占星兩大主要需求的推動下,中國天文學在公元前5世紀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發展了以二十八夜和北極為基準的赤道天文坐標系,創造了標準表、漏壺、渾儀、簡易儀和水上天文臺等天文儀器,積累了豐富而連續的觀測記錄。

三國時期編制了283個星座1465顆恒星的星表,史書中保留了大量奇特的天文記錄,包括公元前687年的流星雨記錄、公元前613年的哈雷彗星記錄、公元前32年的極光記錄、公元前28年的黑子記錄和公元134年的超新星記錄。

中國古代對天文學的研究不僅為制作為政治和農業服務的歷法提供了基礎,而且形成了獨特的宇宙觀,包括無限宇宙的概念、天地的結構模型、宇宙的產生和演化以及天人關系。

擴展數據:

中國古代關於天地結構有三種模式,即遮天模式、濁天模式和宣夜模式。“蓋天模型”把天地的結構想象成壹把左旋的傘,上面懸掛著許多天體,這些天體是倒掛的靜止的大平板,西漢末年成書的《周並行計算經》對此作了典型的闡述。

Huntian模型將天空視為壹個球殼,上面附著許多天體,繞著極軸左轉。關於地球在天球中心靜止時的形狀,有兩種觀點。關於天體的運動,這兩個模型都同意恒星隨天空左轉,但對於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則存在左右之爭。

報夜模型摒棄了傘狀或球殼狀的固體天空假說,主張所有天體都自然漂浮在充滿氣體的虛空中。明代哲學家黃道周(1582 —— 1646)也提出了解釋歲差的地球動力學宇宙模型。在恒星天球中,地球和日、月、地五顆恒星圍繞宇宙同壹個中心公轉,地球公轉周期為23376。

百度百科-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