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之旅,采集的樣品移交給中國科學院,開始了月球樣品和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
2.中國科學家首次克隆了抗赤黴病主效基因Fhb7,並成功將其轉入小麥品種。該基因在小麥抗病育種中具有穩定的抗赤黴病性。
3.中國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4.中國“海都壹號”無人潛水器在馬裏亞納海溝實現了10907米的最大下潛深度。奮進號載人潛水器成功降落在同壹海溝,創下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5.中國率先用水平井鉆探開采深海可燃冰,創造了“總產氣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世界新紀錄。
6.中國科學家獲得了世界上首個古生代3億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樣性高精度曲線。
7.中國研究人員建成了76光子量子計算原型“九章”,實現了“高斯玻色采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8.中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控制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2號M”在成都正式建成並放電。
9.中國科學家發表了關於高維凱洛格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攻克了幾何分析領域多年未解決的核心猜想,如Hamilton-Tian猜想、部分零級估計猜想等。
10,中國科研人員將智能超級計算與物理模型相結合,通過高性能計算和機器學習,將分子動力學極限提升了幾個數量級,達到了數億原子的系統規模。
科學的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縱觀古今,人類社會的每壹次進步都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社會生產力和人類文明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計算機、通信、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企業在中國的快速成長,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農業的勞動生產率,有力地推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