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宵節是中國、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叫做“夜”,所以壹年中第壹個滿月的第十五天就叫元宵節。
3.元宵節的晚上,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燈籠。人們點燃10000個燈籠,帶他們的親戚和朋友出去欣賞燈籠,參觀花市,燃放煙花,唱歌跳舞來慶祝元宵節。
壹、正月十五的習俗:
1,元宵節吃“元宵”。
在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中國壹個悠久的習俗。元宵叫“湯圓”,成分不壹樣。
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不是元宵。南朝時是用肉和動物油熬制的豆粥或米粥。在唐代,它是壹種蠶形面食和烤餅。直到宋代才出現了用糯米粉和果糖做的元宵,不過那時候不叫元宵,叫浮餃或者湯圓。
2.元宵節舞龍舞獅
龍是吉祥的神話動物,是民族的圖騰和象征。元宵節期間,全國各地都有龍燈。
早期的龍燈大約有七八英尺長。紗線被綁在竹筒上做成龍形燈籠。在龍頭和龍身內部點燃數十支蠟燭,然後綁在木棍上。十幾個壯漢把他們擡走了。表演時,龍頭追著龍珠,姿態優美地翩翩起舞,俗稱“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