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相對穩定原則是區分精神正常與精神異常的三大原則之壹。根據心理學對心理活動的定義,即“心理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提出以下三個原則作為判定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依據: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統壹的原則;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原則;人格相對穩定原則。
人格的相對穩定性更多的是從心理發展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壹個嚴格的診斷標準。年齡越小,性格穩定性越差。其實原因是孩子沒有整合性格的不同方面,所以顯得喜怒無常,不確定。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各方面趨於融合,所以無論外界如何變化,人的表現都不會發生太突然、太劇烈的變化。但這些都是非常主觀的判斷,不能作為診斷標準。每個人的性格都或多或少地繼承自出身家庭的性格。比如在壹個愛吵架的家庭,即使離開原籍家庭多年,遇到問題也會用暴力(行為和語言)來解決問題。但是,在公平理性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更加平和,在面對極端事件時不會以極端的情緒應對。所以我認為極度不穩定的人格不僅存在於DNA中,也是在不穩定的情緒環境中發展成長的。
但是,另壹方面,人類的進化也是壹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性格極不穩定的人通常具有動物本能的特征,更富於表現力和創造力。換句話說,極度波動的情緒有時會轉化為藝術靈感,而性格穩定的人更適合金融政治家等工作。
有些人會根據星座的血型來評價壹個人的性格特征。我也研究星座很久了,但還是覺得不是很靠譜的科學,只是血型和人體內的化學成分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希望專業人士來科普壹下),所以會影響個性的體現。比如A型血的人和O型血的人會有明顯的性格差異。而AB血本身屬於融合血型,所以具有矛盾性和多樣性,所以潛在的不穩定性可能會更多(我是AB血,就是裝成理性瘋子,不被大多數人理解,根本不在乎)。
然而,壹個人性格的形成過程是緩慢而復雜的。大多數情況下,突然向相反方向發展,壹定是重大事件推動的,比如遇到認知範圍之外的事件。性格的改變要和長期的情緒環境、突發事件、自身屬性壹起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