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十二星座 - 鄭州大河村遺址的歷史與文化

鄭州大河村遺址的歷史與文化

大河村遺址發現於1964。是包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文化在內的大型古聚落遺產,面積40萬平方米,距今6800年至3500年。遺址中部是仰韶先民的居住區,房屋重疊,坑窪密布:仰韶文化晚期的兩個宗族墓地分別位於遺址的東北和西部。龍山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遺址周邊,夏商時期的遺存主要集中在遺址西南側。其中仰韶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最厚的文化層達到12.5米。1972-1987期間,先後發掘21次,共出土房屋47座、窯洞297個、墓葬354座,出土珍貴文物3500余件。該遺址出土的F1-4木骨塑陶屋,是同時期國內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房屋。發掘時,1號樓基礎北墻殘高近1米。根據碳14,是5040 100年前。它是壹組兩坡的排屋,它的出現奠定了中國北方傳統民居建築的基本形態。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色彩艷麗,圖案豐富,在仰韶文化中獨樹壹幟。雙壺彩陶造型獨特,被譽為中國史前最美的彩陶。彩陶中的太陽紋、日暈紋、星座紋等天文圖案,是我國已知最早的天文材料。此外,該遺址還出土了山東大汶口文化和湖北屈家嶺文化的遺物。

發掘表明,先民在這裏生活了3300多年,經歷了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的興盛階段,奴隸社會的父系氏族階段和夏商時期。大河村遺址是鄭州地區古代文化發展的歷史縮影。

大河村遺址面積之大、遺存之豐富、持續時間之長、文化內容之廣泛,在中原其他古遺址中實屬罕見。大河村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研究從原始氏族社會到奴隸社會的漫長歷史過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和確鑿的地層學證據,也為探討中原仰韶文化的發展順序、分期和類型研究提供了尺度,同時也為研究中原與黃河下遊及江漢盆地原始文化的關系提供了依據。1986年,大河村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大河村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保護祖國優秀歷史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在1985考古發掘的基礎上,成立了鄭州市大河村遺址保護管理辦公室,負責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1986年初,模擬村和文物陳列室相繼建成,並安排了“大河村遺址文物展”,5月正式對外開放。1989期間,大河村遺址保護中心正式更名為“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隸屬於鄭州市文化局。

近年來,大河村遺址先後被命名為“鄭州市中小學德育基地”、“鄭州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鄭州市宣傳基地”、“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被旅遊部門確定為全國旅遊線路“黃河之旅——中華民族之魂”和省級旅遊線路三大重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