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戲傳統劇目《董永嫖娼》改編成《神仙眷侶》搬上銀幕後,黃梅戲成為中國“五大劇種”之壹。1920《安徽宿松縣誌》中記載“城在西南,接壤黃梅,梅俗善采茶,又名黃梅戲。”《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中關於黃梅戲的詞條是:“黃梅戲,戲曲的壹種。
原名《黃梅調》。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的采茶歌。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徽劇文選序》中寫道:“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縣采茶歌,道光清後流入安慶地區。”中國戲曲史家、理論家周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也說:“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縣采茶戲”。
泗州戲
泗州戲是安徽省四大漢劇之壹,原名拉魂戲,流行於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和山東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壹樣,都是從“拔魂腔”發展而來的,它們之間有壹定的血緣關系。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壹。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和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和全國各地。
關於泗州戲的形成,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它起源於蘇北海州。它原是當地農民用《獵戶調》、《宋太平》等民間曲調即興創作的小戲,後傳入泗州(當時的州治泗縣,轄安徽泗縣、五河、明光、泗洪、盱眙壹帶)並吸收當地民間唱腔藝術,形成安徽的“牽魂調”。1920左右,泗州戲有了正規的班社演出,開始進城。
泗州戲原名“牽魂室”,也叫“肘鼓”。因其唱腔優美迷人,故稱“拉魂腔”。稱之為“肘鼓”,大部分人以為是因為它伴有狗皮鼓而得名,其實都是錯的。“肘鼓”由“周谷子”演變而來。
徽劇
徽劇是漢族重要的地方劇種,主要流行於古徽州的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六縣和安慶壹帶。明末清初,裏弗爾調傳入安徽地區,並在安慶的石牌、樅陽、桐城等地與地方調、民樂結合形成壹個調。乾隆年間,脫胎於四平腔的撥子和吹腔逐漸融合,形成第二春腔。黃兒戲和湖北西皮組成了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
徽劇的音樂唱腔可分為徽昆、吹腔和排子、黃兒、西皮和花腔小調。惠昆主要是武俠劇,用的是嗩吶和鑼鼓,氣勢很大。吹腔既有曲牌體的形式,又有板腔,以笛子和小嗩吶為主要樂器。撥子以棗木擊節,伴以嗩吶、笛子、徽。黃兒主要演奏胡慧樂器,包括導盤、原盤、龍、流水等盤。
西皮有文武導板、松板、搖板、二板、六板,也以胡慧為主要樂器。花腔曲調多為富有生活氣息的民歌。徽劇的腳色業務包括端、命、龕、洋、旦、糊、凈、醜等。表演火熱熱烈,氣勢恢宏,動作粗獷。尤其擅長武術,有翻桌、轉圈、跳火、飛叉、滾燈、變臉等絕技。
魯戲
廬劇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地區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其創作和演出中心在安徽省中部,古代屬廬州管轄,故於1955年3月更名為“廬劇”。魯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就有專業的班社。壹開始是以大別山的山歌和江淮之間的歌舞為藍本。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的黑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宮戲、無為的徽劇、肥東和巢湖的民歌等唱腔和劇目。壹些班社還分別與徽劇、京劇聯袂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為魯劇。
由於地域不同,安徽廬劇形成了上、中、下三個流派。在路上(西路),以六安為中心,音樂粗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地特色。下路(東路),以蕪湖為中心,音樂細膩溫柔,細膩平和,有水鄉特色。中路以合肥為中心,音樂有上有下的特點。廬劇是與徽劇、黃梅戲、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劇種之壹。
結論魯戲的起源尚無史料可考。根據老藝人的傳說,年近八旬的盲人藝人、“西路魯劇”領軍人物之壹李汝瑤在商報以《盲人藝人考證魯劇源於霍山》為題進行了報道。該縣擁有豐富的“魯劇之源”藝術土壤,決定通過壹系列措施振興魯劇藝術,創建“魯劇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