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三督”與蔡的初始封地
《史記·關蔡氏列傳》記載:“武王征服天下,得坤帝稱號。於是叔在管鮮,叔在蔡。兩人把兒子吳庚祿的父親嫁出去,統治了殷遺民。”可見,郭裁最初的印章是從蔡蜀都開始的。那麽蔡蜀都的封地在哪裏呢?壹直以來,學界對此看法不壹,大致如下。
壹個是上蔡說的。關於《史記》對蔡叔“蔡”印的解釋,《釋文集解》引天下曰:“秩在蔡之上。”《漢書·地理誌》也持此觀點,並在《下汝南縣誌》中記載:“上蔡,故之弟被封。放出來就稱王,封其子胡,十八遷新蔡。”後世文獻大多沿襲此說,以上蔡為蔡國最初的封地。如李道元《水鏡諸如水》說:“(上蔡)郡,故、封其弟叔為蔡。”《國誌·禹州》也說:“禹州北七十裏,上蔡郡,古蔡國,吳王以其弟叔侄為蔡。”顧祖禹《讀史記·上蔡郡誌》曰:“蔡故城,周二十五裏,蔡叔始封。”
二是修武之論。今天,晏子提倡這壹觀點。通過對文獻的分析,他認為:“《續漢縣誌》載河內郡有“楊珊市”和“蔡市”,劉釗註“蔡在此”。東漢山陽縣位於河北修武縣,其地在蔡叔最早居住的殷都朝戈附近。”
三是鄭州節論。鄭先生持此觀點:“根據‘祭’與‘才’的古音,兩者屬於齒鳴月,可以相通...因此,筆者認為,這個位於今鄭州西北郊的‘祭祀’之地,也可稱為‘蔡’,位於古嶴山東麓,黃河南岸,距石佛鎮(我們稱之為古管理地)向南約65438裏。
四是長垣之論。阿清朝學者遊助曾在《逸周書訓釋》中說:“蔡叔的食邑,疑是長垣縣的祭祀城,名府,後稱王,改稱於蔡,今汝寧郡在蔡縣。”何光嶽先生在討論古蔡國問題時也說:“今長垣縣蔡城正式封於此。”
對上蔡所說的質疑,自古就有。《尚書傳》孔安國傳曰:“叔之印,乃宅中之蔡。中直之封,懷汝之間。”孔《正義》:“察地,上蔡、新蔡屬汝南縣。去京師太遠,叔若封在上蔡,不能在宮中。”鄭樵《同治·杜毅錄》雲:“蔡本紀之地,以為蔡叔之封地,蔡叔之違國。到了,國號改為汝南,於是汝南被選為蔡。遷州,則以州為下蔡,汝南為上蔡。”他們都建議蔡的原封地不要在上蔡,這是有道理的。據《史記·關才世家》:“武王征伐天下,得坤弟之銜。故叔鮮於管,叔在蔡:二人嫁子吳庚祿之父,治殷遺民。”《史記·周本紀》上說:“殷初吳王決定不聚,令弟獻、蔡叔照顧殷。”鄭玄《石矛譜》:“商周內部千裏之地,為守者,封於‘龔宇’,其中冀州太行在東北,兗州在東,桑土之野。周武王伐武庚後,建都為殷,普通殷的頑民被殺。自城北稱夷,南稱夷,東稱魏。”《漢書·地理》:“河內為殷故都,周滅殷以來,都城分三國,《詩風》亦富於勇氣,愛國之心。泰,以封子武庚;永、、;魏、蔡;監督殷敏的,叫三監。”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周朝滅商後,為了治理殷人,穩定東方疆域,蔡叔和管叔壹度參與監督殷人。眾所周知,當時的殷人主要分布在朝戈壹帶,也就是今天安陽的祁縣壹帶。當時交通通訊不發達,遠在上蔡的蔡叔如何監管千裏之外的殷人?更進壹步,《史記·關蔡氏列傳》說:“周公旦接受齊王之命,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移之,十次隨車,七十人隨。”《伊周樹·左·羅傑》雲:“蔡叔被囚於郭陵。”蔡叔戰敗後,被移至郭陵囚禁。這充分說明,它最初的封國並不在郭陵附近,否則不能稱之為流放。而郭陵,則是在上蔡境內。綜上所述,上蔡的說法並不準確。
而鄭州西北的祭城論,似乎也有些不足,因為它屬於鄭,而不是東周王室都城之內的土地。正如何光嶽先生所說:“滎陽、上蔡在河南中南部,地方較遠。怎麽能監視豫北的殷敏呢?”但僅依據音韻相似來決定蔡叔的初始封地,似乎有些武斷。修武文學太單薄。長垣離殷都城較遠,不符合《尚書》中所說的距離和當時的客觀實際。我們覺得應該是在新鄉市衛輝市泥灣鄉。
如前所述,周武王商業被破壞後,“小州周”占領了“大州和殷”,如何統治原來的殷人和占領地區成為周王室的難題。為了防止舊殷人造反,周王室實行了壹系列措施對殷人進行嚴格控制。其中,文獻中多次提到的“三督”是周朝的壹項重大舉措。《易·周樹·左·羅傑》記載:“王殷乃太子魯之父,為守商犧牲。建叔官於東,建叔蔡、叔霍於陰,以督殷大臣。”“三監”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管叔”、“蔡叔”組成,其目的是“監武庚”。由此可見,蔡叔作為三監之壹,在當時武庚所在的地方周圍,壹定有他的第壹封。三建的疆域與關、蔡、霍的封地關系密切。那麽蔡叔在監管哪塊地呢?陳昌源先生在《“三監”人物境界及其視角分析》壹文中明確指出,蔡叔封地應在諸城,霍叔封地應在諸城。”《帝國世紀》也說:“從殷都以東為守,管叔督之;銀都以西為雍(古鎮),蔡叔督之;殷都以北為太,霍叔督之,為三監。“那麽嚴的眼界在哪裏呢?鄭玄《府、府、衛譜》說:“自建城以來,北稱府,南稱府,東稱衛。“可以看出,它應該在城南。周成、王銀《晉道紀》:“朝戈本墨夷也。詩雲采自唐朝,沫之地已不在。殷王武定,初遷殷都...有爛酒池,有新的音樂之聲。“《擴地誌》還說:“杜歌在濰東北七十三裏老城唱過歌,也是真的。這個姊妹鎮,是武定、殷王的都城。“《皇世紀集》雲:“皇已復援河北徙朝,子猶患。“由此可見,周的城是曹之歌,而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可以確定其具體位置在今天祁縣縣城附近。那麽應該是在今天的祁縣南部。應該是在新鄉市(吉谷縣)衛輝市泥灣鄉,也就是古地。”《清實錄》說:“周初封國薊縣東北,鄭《詩經》自南而名。通典位於新鄉西南三十二裏,也是壹個古國。“太平宇宙”在薊縣東北十三裏。“實地調查發現,實際上應該是在吉安縣城東北7公裏處,也就是今天的衛輝市泥灣鄉,因為村裏發現了壹塊明代萬三十五年修關帝廟的牌匾,上面寫著“大明河南省衛輝地區吉安縣北固社居民”(存於衛輝市文化館),可見今天的泥灣鄉應該是吉安縣城東北的位置,應該是蔡大爺。《續漢書·郡縣誌》記載河內縣楊珊鎮有蔡市,劉釗註“蔡在此”。東漢山陽縣位於河南省北部的修武縣,離新鄉衛輝市不遠,就在銀都朝戈(秦安西南)的西面。毫無疑問,蔡叔的第壹個封地應該在衛輝市。
第二,對郭裁復辟後都城變化的分析。
戰敗後,蔡叔被移至郭陵下獄,不久病逝,郭裁不復存在。但到蔡叔的兒子胡的時候,又被封殺了。《史記·關蔡時嘉》記載:“蔡叔度遷而亡。其子稱胡,胡乃改行,引賢訓良。周公聞之,引胡為盧青時、盧國之。所以周公說要稱王,讓胡復職,作為對蔡叔、對的祭品。”蔡中的住所在哪裏?《解集》引宋仲玉曰:“胡遷新蔡。”《水經註·乳水》也記載:“乳水在東南經過新蔡縣,故在城南。過去,是蔡之間掌管皇族,讓蔡叔搬走。其子胡能引賢易道,周公擢升為貴士,使其見王,王命蔡、也。這是為了蔡中向他叔叔致敬。鐘松說:故取名新蔡,王莽稱其為新人。”這兩份文件實際上引用了鐘松的理論,即蔡中的封地在新蔡。但是,據《漢書·地理·汝南縣誌》中的文章:“上蔡,故郭裁,周武王之弟被封。放出來就稱王,封其子胡,十八遷新蔡。”由此可見,所居之地蔡,應在上蔡。這壹理論也見於許多文獻。如《左傳·四年隱公》:“陳、與魏相和。”杜預註:“蔡,今妳在汝南上蔡縣。”《同治·杜毅》:“蔡本紀之地,以為蔡叔封地,蔡叔忤逆社稷。直到蔡中,才改封在汝南。”《讀史地紀要》卷五十《汝寧州上蔡縣》壹文也說:“春秋時被楚侵,遷新蔡,因是上蔡。”此外,蔡故城的考古發掘,為都城新蔡作了更有力的證明。尚景熙先生說:“蔡故城位於上蔡縣鹿港東坡。鹿港是古蔡之地...城墻高約4-11米,寬約15-25米...這堵墻是用夯土壹層層壘起來的。夯土壹般為黃色或灰黃色。城墻中下部的夯土,有仰韶、龍山、商代、西周的陶片。上層夯土層中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遺物和陶片。可見該城始建於西周初年,春秋戰國時期加固修復。”上蔡蔡侯墓的發現,印證了《史記》上蔡十代郭裁的記載。這些都充分說明蔡中生活在上蔡而不是新蔡,上蔡作為蔡國第壹都城的地位是不可否認的。
經歷了十幾代的郭裁,在蔡時期被楚國所滅,使他“棄病為蔡公”。但兒子放棄了病痛,很快殺了楚靈王,自立為王,“為平王”。楚平王為了報答蔡國人奪得皇位的貢獻,籠絡諸侯,把蔡國恢復了。史記關蔡氏:“楚三歲滅蔡,子楚舍病,殺其君王陵為平王。奈央求蔡做魯的幼子,立其為平侯。那壹年,楚國也重新建立了陳。楚平王初立,欲親諸侯,故復立陳、蔡侯。”那麽,蔡平侯復辟後住在哪裏呢?《吉傑》引用宋忠禹的話說,“平侯遷蔡霞。”但《漢書·地理》說,“新蔡縣,汝南縣。”班固註:“蔡平侯自蔡遷此,第二年遷蔡。”《史記·讀書本紀》卷五十關於汝寧新蔡縣的文章也記載“新蔡縣...魯國故國,春秋時蔡平侯都城遷至此,故稱新蔡縣、韓縣...司馬炎被劃為新蔡縣...而東魏位於蔡州。”可以看出,平侯復辟時郭裁就開始遷都了,但是他遷都到哪裏了呢?無論是在新蔡還是在蔡霞,文獻都有不同的說法。然而,新蔡的考古發掘為解決這壹問題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新蔡古鎮位於新蔡縣城關鎮西北部。城墻周長3215米。現在東、南城墻保存完好。壹般高度2.7米,最大高度10米,基寬20-50米,夯層厚14厘米,夯層清晰。多年來,出土了陶鼎、壺、豆、青銅劍、箭頭、湯匙、蟻鼻錢和陶管。這座城市的北部有墓地。據記載,於蔡平侯元年(公元前530年)遷至新蔡市。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考古發現證明了班固註的正確性,即平後遷都應是新蔡,而不是蔡霞。
蔡人在蔡昭侯時期被楚人逼迫,但為了尋求吳國的幫助,再次遷都。《史記·關蔡世家》記載了這件事:“王攻蔡,蔡恐急於吳。吳袁,約遷離近,便於救援;趙侯私下答應,不與大夫來往。吳人來救蔡,是因為把蔡遷到了豫州。”論周萊的地平線,索隱:“周萊在淮南蔡霞縣。”《左傳·隱居四年》孔英達正義引用侯爵家譜說:“平侯遷新蔡,昭侯遷九江蔡霞。”蔡遷周後,除亡國之君後起外,先後發現了蔡昭侯、成侯、盛侯、和後起五位皇帝的墓葬。比如今天在安徽壽縣發現的著名的蔡昭侯墓。結合《史記》中的記載可以看出,蔡昭侯遷周是毫無疑問的。
三,地理位置與蔡的興衰
郭裁創建於公元前11年底,滅亡於公元前343年的楚國,經歷了六七百年,其興衰與地理位置密切相關。郭裁位於淮水、汝水以北,實遊汝水,此處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其南可達江淮,控制、威懾南方諸族。北方可直達周城,是皇族和中原的重要屏障。所以,無論是政治上,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這個地方在當時都是顯赫的。郭裁的崛起與這種地理定位密切相關。西周初年,周王室在淮河以東和以南地區的影響力相對較弱。周公平定了“三督”和吳庚的叛亂後,繼續在東部和南部征服徐坊和懷壹,還征服了楚國。周公東征對周王室意義重大。這些征服極大地擴大了周的疆域,擴大了周的統治範圍,周開始真正擁有了東部和南部的土地。周王室將蔡中恢復給蔡帝,自然有穩定新占地區的意圖。於是與陳、姜、沈、、黃壹道,成了“南守,北為中原”的諸侯國。由於這壹重要地位,郭裁為捍衛西周的南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蔡侯也是西周王室的重要臣子之壹。蔡國的首都上蔡也因此成為了壹座繁華的城市。正如尚景熙先生所言:“蔡故城位於山坡上,被汝、洪兩江環繞,附近地勢險要,物產豐富,成為這座名城崛起的有利條件...春秋時期的遺跡和遺物特別豐富,大約是這個古城的全盛時期。”春秋初期的郭裁仍然在歷史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公元前707年,周桓王歸罪於鄭,蔡也參加了討伐鄭的行動。
進入東周以後,周朝皇室逐漸衰落。郭裁控制蠻夷、庇護王室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但日益成為諸侯爭霸的重要棋子,其重要的軍事地理價值並未被削弱。尤其是地處南方大國楚國的要道,對其興衰有著不可避免的影響。楚人不願意在南方生活,總想北上中原。基於這種戰略考慮,楚人先後消滅了江淮之間的許多小國。到了春秋中期,楚國已經是“方城以為城,蔣韓以為池”了。但是這個時候楚國要想稱霸中原,北方有連綿的伏牛山,就只能往南陽盆地東北走,在防城關往東到這裏,然後才能順利向北發展。東方鎮首先要征服的地區是郭裁。另外,楚的大本營遠在江漢,要想在中原奮進,必須建立自己的邊疆軍事基地。楚國滅了南陽盆地的壹些諸侯國。雖然前進了壹大步,但受地形限制,急需在盆地東側的平原上建立穩定的根據地,以便向北推進。《史記·楚世家》雲:“靈王曰:‘昔諸侯離我遠,畏晉。現在,在我的大城市,陳,蔡和唐都收到了成千上萬的禮物。州長們害怕我嗎?“對:‘牛逼’。”楚王的目的是在伏牛山以東的平原上建立四個重要的軍事邊城,其中的“蔡”就是上蔡。可見,蔡國是楚國的戰略要地,其首都上蔡是楚國建立北方重要軍事要塞線的中間環節。就這樣,蔡不斷受到楚國的攻擊。自《左傳》十四年“秋七月,楚入蔡”以來,楚與蔡多次交戰,在楚靈王時期更是直接滅蔡。史記關蔡氏:“使子棄疾,圍蔡。十壹月,蔡被滅,疾棄為蔡公。”雖然郭裁後來恢復了國家,但他的權力不如以前了。蔡國人在楚國的巨大壓力下,遷都到了離楚國更近的新蔡。
封建主在中原的霸權加劇了蔡的衰落。春秋中後期,地區發生了多次爭霸戰爭,包括城濮之戰、太之戰和鄢陵之戰。晉在現在的山西壹帶,要得到中原小諸侯國的臣服才能南下爭霸,這樣才能更好的攻楚。楚為了爭奪北方霸權,也必須讓鄭、蔡等小國臣服,才能更主動地對抗金。這樣,試圖南下的晉國和希望北上的楚國就不可避免地要與鄭、發生沖突。蔡夾在晉與楚之間,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經常面臨被征服的厄運。史記關蔡氏:“夏,為晉,滅沈,上火攻蔡。”史記管才世家:“我哀十壹年...我很生氣,就問楚文王...楚文王跟隨它回到了蔡哀侯。”當時的地位,正如顧先生在《春秋大事表》中,論春秋時期楚國壹直以蔡為門戶:“春秋時楚北向為仲夏而戰,先滅陸、沈、齊,屬楚者說蔡...蔡在葉中之後,在楚無可奈何,如虎添翼,而中國想攪楚,必須。蓋蔡居淮於楚北,即楚平。”後來在春秋時期,蔡被卷入了的鬥爭。吳國地處太湖流域,春秋末期與楚國的鬥爭更加激烈。遷都後,蔡地處淮河上遊,是吳回淮西攻楚的重要戰略通道。為了防備吳人,楚國還需要嚴密控制蔡的橋頭堡。後來的吳伐楚之戰,更是清楚地表明了蔡的戰略地位。吳軍首先拿下了楚留香和錢,打通了的道路。後來,他通過郭裁,在漢水壹路向西與楚國作戰,楚軍被打敗了。《史記·吳太伯世家》:“隨之,學之,與唐、攻楚,至於漢水。”楚又派兵拒吳,陳被捉於水中...楚兵敗而走。“吳軍五戰皆勝後,入楚營都。出於復仇和自保的考慮,選擇了吳作為他的支持者。公元前507年,被軟禁數年的蔡昭侯被釋放回到蔡,並開始與吳交好,依靠吳的力量保全自己的權力。史記關蔡氏:“蔡昭侯使其子優於吳,以* * *,征伐楚。冬天,我和吳王闔閭決裂。"在吳的幫助下,蔡對楚國進行了猛烈的反擊。但這次軍事反擊為蔡再次亡國埋下了伏筆。最後,在蔡昭帝二十六年,楚昭王征服了蔡,蔡國都遷到周(淮南)。此時,只能依靠吳國的力量生存。史記管蔡氏:“後齊四年,楚惠王滅蔡,蔡後齊死,蔡穗絕對犧牲。“郭裁終於再次毀滅了這個國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原文來自陳龍文和劉晨陽。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2卷第3期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