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斌
荷馬史詩由《伊利亞特》和《敖德薩》組成,是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文學,它標誌著希臘文學的輝煌開端。它忠實地反映了遠在古希臘的壹些社會發展形式,藝術再現了當時的文化。《伊利亞特》主要講述了希臘人圍攻特洛伊的故事,其中成功塑造了許多生動鮮明的英雄形象,包括赫克托耳、奧德修斯、阿賈克斯、阿伽門農、墨涅拉俄斯、菲羅克忒忒斯、阿倫尼烏斯等。其中,希臘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給我印象最深。
從阿喀琉斯的起源來看,在史詩中,阿洛伊斯是壹個英雄,和其他古希臘英雄壹樣,具有半人半神的特點。因為當時的社會科技文化還不是很發達,所以人們參與了壹些當時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如果說普通人中有很多傑出的人,那時候的人壹般被認為是神的後代,也就是英雄。所以,首先,在欣賞荷馬史詩中的人物時,不能將其中的人物與我們今天看到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甚至是文藝復興時期理想化的巨人相結合,而應該更多地關註當時的文化來分析當時的人物。
阿喀琉斯是《伊利亞特》中的中心人物之壹,也是希臘聯軍中最偉大的英雄。他是壹個勇敢且忠於朋友的人。首先,他幾乎贏得了戰場上的每壹場戰鬥,殺死了無數特洛伊英雄。從沒有他的希臘聯軍中的特洛伊人和有他的希臘聯軍中的特洛伊人的不同反應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他勇猛善戰。例如,當穿著阿洛伊斯的金色盔甲的普特洛克勒斯進攻時,特洛伊人遠遠地看見了他,以為是阿喀琉斯,也就是驚恐、迷惑、踩死了他。在阿喀琉斯戰爭期間,特洛伊人在他們的幾次進攻中占了上風,他們都攻擊了希臘的戰船。如果不是阿賈克斯等希臘英雄的英勇抵抗,希臘戰船可能已經被赫克托耳燒毀了。後來,阿喀琉斯在戰場上奮起直追,希臘人再次占了上風。特洛伊的第壹個英雄赫克托耳被阿喀琉斯殺死,特洛伊人被大大削弱。其次,阿基裏斯對他的朋友很忠誠。當普特洛克勒斯被赫克托耳殺死後,他由衷地為普特洛克勒斯的犧牲感到後悔,並決心為他報仇。於是他在戰場上直立起來,殺死了赫克托耳,把他的屍體綁在壹輛戰車上,列隊行駛。雖然這是阿喀琉斯殘忍的體現,但也是他對朋友忠誠的體現。所以,阿喀琉斯是壹個勇敢的戰士,對朋友很忠誠。
阿基裏斯也有他的弱點。比如總司令阿伽門農侵犯阿喀琉斯的戰利品時,阿喀琉斯公開斥責他損人不利己,拒絕作戰。他斥責阿伽門農自私是對的,但他固執的打擊是不恰當的,給希臘聯軍帶來了不小的損失。他殺死赫克托耳後,把自己的屍體釘在戰車上,開著車在遊行,完全不顧特洛伊的悲傷,手段是多麽的殘忍,符合當時正在向奴隸社會過渡的原始社會部落首領的特點。後來又攻打特洛伊,不顧太陽神阿波羅的勸阻,對阿波羅出言不遜,最後被帕裏斯在黑暗中用箭射死。從以上三個案例可以看出,阿喀琉斯也是壹個殘忍、任性、固執的人。
同時,從壹些細節中也不難發現,阿喀琉斯也是壹個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熱愛生活的人。比如普裏阿摩斯從阿喀琉斯手中贖回兒子赫克托耳的屍體時,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比如當阿伽門農吹噓自己的箭術冒犯了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忒彌斯,導致阿耳忒彌斯忒彌斯逼迫阿伽門農將女兒伊菲革涅亞獻祭給她,否則不允許希臘艦隊前進。阿喀琉斯也冒著被人罵的危險,前來營救伊菲革涅亞。特洛伊戰爭後,在海上漂泊多年的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來到冥界尋找底比斯的先知提瑞西阿斯的靈魂,詢問他未來的命運。他碰巧遇到了阿喀琉斯的靈魂,後者告訴他,阿喀琉斯生前像神壹樣受人尊敬,死後壹定是壹個偉大的幽靈。當他高興的時候,阿喀琉斯對奧德修斯說:“我寧願做地球上的奴隸,也不願。”表明了他熱愛人類生命的態度。從以上三個案例來看,阿喀琉斯是壹個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熱愛生活的人。
總之,阿喀琉斯是荷馬史詩中壹個非常成功的人物。他個性鮮明,多面性強,形象體現了古希臘氏族社會英雄的特征。
武昌桂子山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7日。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紀》中描寫特洛伊戰爭的英雄之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點。在壹種文化的土壤下,往往會誕生特定的英雄形象,不同的英雄也有各自的表現。為此,我把它和其他國家的英雄形象進行了對比,發現他們之間有很多文化差異,還挺有意思的。阿基裏斯,帕利烏斯之子,勇敢善戰,在特洛伊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作戰勇猛,所向披靡,卻任性自負,為了壹時的屈辱不顧大局的退出了前線。殺死赫克托耳後拖著屍體,充分顯示了性格的殘忍。但由於人性的復雜,他還是有惻隱之心的,於是在赫克托耳老父親的要求下,歸還了兒子的屍體。於是,壹個復雜而深刻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赫克托耳是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戰爭中最大的對手,雙方都是勇敢無情的普通人。特別是赫克托耳明知城池守不住,但還是要出城與之戰鬥。除了他性格中的英雄主義,決定性因素應該是時代背景。這個時候,戰爭的目的就是掠奪,這已經被視為壹種正常的行為,“甚至分工”(英語)。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以戰為榮”的思想自然深入人心。事實也是如此。很多榮譽都是根據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來分配的。從文章中不難看出作者對此的贊美:“雙方的將軍都是最偉大最光榮的,阿喀琉斯所向披靡,赫克托耳如旭日、、、、、”所以也難怪他執意要打。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此時的客觀現實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赫克托耳戰鬥的必要性,因為簡陋的武器裝備使得戰爭的勝敗在相當程度上掌握在這些“普通人”手中。但《尼伯龍根之歌》中的齊格弗裏德與阿喀琉斯頗為相似:兩人都是部落王子,幾乎刀槍不入,驍勇善戰,最後都被刺中了阿喀琉斯的致命弱點。這些經歷使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齊格弗裏德畢竟是中世紀德國的神話英雄,更多的是當時的時代色彩。而且在流傳的過程中,很多政治上的紛爭,等級觀念,對君主的忠誠、、、、以及,這些都在他身上留下了封建時代的深深烙印。相反,阿喀琉斯正處於原始氏族社會向奴隸制社會的過渡時期,他不得不服從當時的輿論,接受當時的道德規範,把氏族和部落的利益放在第壹位。所以當希臘聯軍頻頻失利的時候,他不得不繼續戰鬥。他拖屍泄憤的行為也遭到了作者甚至普通士兵的譴責。所以即使是無敵的英雄也要服從自己的時代。古往今來,無壹例外。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臘最著名的英雄,也是體育和商業的守護神。他是人眼中的神,阿喀琉斯是人眼中的神。後者如果只說“血統”的話似乎更“高貴”,但我們在古希臘神話中看到的更多的是這些半神在“人”的時候的強大力量。比如赫拉克勒斯的12事件是在他升天之前完成的。不用說,阿喀琉斯總是以部落王子和希臘聯軍將軍的身份在戰場上戰鬥。不難看出,古希臘人雖然相當認同上帝,但並沒有盲目崇拜上帝。他們同樣關註上帝,並保持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同時,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能力,人也有了在神人發生沖突時反抗的能力。就連赫拉克勒斯也曾經把赫拉打得落荒而逃。這充分體現了古希臘人對人的肯定和對現實的追求。這也讓他們的形象更加真實。英雄形象的誕生深深植根於他所生活的文化之中。無論他是在傳說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不可避免地被時代精神所抹黑。在傳播過程中,主流意識形態出於各種原因對他們進行了改造,既豐富了他們的形象,也使他們變得更加復雜。也許這就是阿喀琉斯的典型意義。
我想讀過荷馬史詩的人都會對《伊利亞特》中的阿喀琉斯印象深刻吧?阿喀琉斯是個偉大的英雄。他年輕、英俊、勇敢、強大。他是不可戰勝的...但這些只是寫成阿喀琉斯行為的壹個方面。史詩還寫了另壹個方面,那就是阿喀琉斯的氣質和感情與常人無異。史詩通過壹系列的情節和細節,揭示了這位英雄性格的諸多方面。阿喀琉斯愛他的母親特提斯;在跟隨阿伽門農東征洛亞的途中,因為心愛的女囚布裏塞被阿伽門農帶走,痛哭流涕,與阿伽門農發生爭吵,覺得自己的榮譽受到了損害,於是退守帳篷,很長壹段時間沒有參加戰鬥。他是帕奎羅·克魯茲和安蒂洛克斯最親密的朋友。當帕奎羅·克魯茲被特洛伊將軍赫克托耳殺死後,阿喀琉斯不得不在出來戰鬥前為他的愛友報仇。他信任他忠實的老仆人腓尼基,讓他睡在他的腳下;在帕奎羅·克魯茲的葬禮上,他向軍隊中的老人涅斯托致以最高的敬意。在戰鬥中,他很容易生氣,很容易暴跳如雷。他報復心很強,對敵人很兇。例如,他在赫克托耳的戰爭中死去後,把赫克托耳的屍體綁在他的戰車後面,拖著它繞特洛伊城跑了三圈。然而,當特洛伊的老國王普勒亞來到希臘軍營,見到阿喀琉斯時,他要求把兒子赫克托耳的屍體還給他。當時兇狠暴戾的阿喀琉斯心軟了。他偷偷地想念他的老父親,向哭泣的老Pleah伸出手...
妳看,史詩中誕生的英雄阿喀琉斯,就是這樣壹個復雜又感性的英雄。他對母親有愛,對老人有愛,對朋友有愛,對弱者有憐憫。他抗拒強者,對敵人很殘忍...試想,如果按照四人幫的“三突出”理論,這個天界阿喀琉斯無疑會被更加“神化”。而荷馬筆下的英雄阿喀琉斯,卻有著人類性格的諸多方面,有著極其豐富的感情。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僅“高大完整”的英雄比不上阿喀琉斯,很多不太成功的英雄也比不上荷馬筆下的英雄。
當然,荷馬史詩中的英雄是不能和我們今天文學作品中的英雄相提並論的,因為時代不同了,他們不僅有不同的時代特征,也有不同的階級性。無產階級英雄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感情的豐富性受階級性制約,性格的多重性和感情的豐富性都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性質。但荷馬史詩中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以使我們今天的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在塑造英雄的問題上,我們應該從荷馬史詩中學到什麽?我覺得有三點:第壹,寫人;第二,寫英雄人物的多面性格;第三,寫英雄的情感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