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節也被稱為中秋節,因為它正好在夏季至日前後,太陽的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壹年的中間,所以端午節也叫仲天節。
端午節也叫浴蘭節。
古人很重視五月五日洗澡。據梁宗邊《荊楚紀年》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蘭花是香草的壹種,產於山野,它的葉子可以熬湯治風,所以古人在初夏采用蘭花。《詩經》是壹首關於采蘭的詩。采蘭的時候,年輕人在水邊相遇,談情說愛。詩中的“蘭”字“士女,方”就是“蘭”。人們會收集蘭花,回家煮湯來清洗身體。梁武帝《告白詩》說:“蘭塘浴汙,懺悔靈魂。”
但是蘭花不好摘,所以人們用艾草、香蒲之類的雜草代替煮湯。《五雜事》說:“若無藍湯,午時取五色草洗澡。”所謂五色草,就是五種植物的葉和莖,並不是特指五色。有的地方把草鋪、艾、陶、柳等葉子搗碎或直接水煎。但是還有其他的花草,邱煥興回憶道。
“端午節,用艾條給孩子洗澡也是民間習俗。記得小時候在廣東老家,每到端午,媽媽就在院子裏放壹個木盆,裏面泡著艾草、柏樹、鳳仙花、玉蘭。下午看到水裏的硒是溫熱的,就叫我跳進盆裏。母親用蘋果把水蓋住,撒在我頭上,嘴裏念叨著‘愛普自洗,除百病!’"
端午節也叫龍舟節。
賽龍舟也就是賽龍舟,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遊樂活動。這項運動在整個長江以南的幾個省都很流行。
為什麽要賽龍舟?民間普遍的說法是救投江的屈原。龍舟沿河撒粽子是為了防止水中的魚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人們敲鑼打鼓,吹號為屈原招魂。江浙壹帶的說法是:《越國傳說》說比賽從越王勾踐開始。”(宋磐子木《深海錄》也就是說,越王勾踐為了報國,以賽船為名,帶領百姓練習海戰。但這都是民間傳說,還不夠。
其實賽龍舟的習俗比戰國時期要早得多。據文字記載,西周時期就有龍舟。現代學者聞壹多先生認為“賽龍舟應該是史前圖騰社會的遺跡”(端午考)。他進壹步辯解說:“端午節本來是吳越人舉行的圖騰節日,賽龍舟是這個節日裏半宗教半社會的娛樂節目”(端節歷史教育)。
端午節的禁忌
舊歷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是中國夏季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五月是酷暑來臨的時候,也是流行病和瘟疫會發生的時候。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此時乙腦和腦脊髓炎的發病率也是最高的。古人認為這是壹個糟糕的月份。《禮記·月令》說:“是月,日久,陰陽相搏,生死相分。君子齋戒,必蓋身,不可急躁,止聲,不可入,嘗薄,不可帶平安,盡早戒(耽)欲,心平氣和。百官靜而不罰,以定殷之功。”五月是陰陽激烈鬥爭,死氣沈沈的季節。在此期間,人要保持身心穩定,戒絕各種情欲,尤其是色欲。行政事務也應該采取“無為”的治理模式。
既然是不好的月份,自然會有很多禁忌,不宜蓋房。“五月蓋房子禿。”(《關隘》丟了)去當官不合適。“五月到官,就再也不動了。”(同上)蓋被子不合適。有壹種流行的說法是“五月無人睡”“加個裏子,死個女兒;加個臉,死個漢;加個床妳就死定了。”避免給孩子剃頭,否則,主要孩子會癲癇、生病。避免雨水過多,否則主要收成不好。俗話說“錢買不來五月旱,六月吃不飽。五月大雨,玉帝賣子。”
五月禁忌的盛行始於漢代,表達了人們對五月生活的關註。當我們註意到五月的自然氣候對人們生活狀況的影響時,我們還應該看到,漢代人們對五月的認識是基於壹種文化觀念。在夏時代,五月並不被認為是壹個邪惡的月份。當時只有存放燈心草和藥品用於保健的習俗。漢代是壹個玄思盛行的時代。人們用陰陽五行的觀念看待自然時空的變化。就陰陽五行的概念而言,五月是陽氣最盛的時刻,也是陽氣開始衰退的時刻。在這個節骨眼上,人們自然會感到恐懼,梅被賦予了邪惡的倫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