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女道士韻香無錫女道士鮮為人知。壹個是邊玉京,生活在明末多彩秦淮。她死於明朝從南京到無錫,在東郊左陀寺出家。她在廟裏老死,屍骨埋在後院,說她的墓在惠山二毛峰腳下。二是清朝乾隆後期,他才貌雙全,能寫好詩,擅長書畫,小時候就進了惠山雙修寺。
雲香,姓王,名景蓮,名雲香,從小被父母疼愛。就像算命先生說的,她父母因為她身體虛弱,多病,把她送到了雙修寺。尼姑庵的老太太也很喜歡韻香。她12歲開始被教讀詩寫詩,在小楷和繪畫藝術方面收獲頗豐,成年後變得苗條。她名叫玉靜道人,壹生潔身自好,著有《清芬雅舍集》。
她的畫都是小扇面,只有朱蘭的幾筆,淡雅傳神。贏的被視為精品,求畫的日益吃香。惠山壹帶的惡棍流氓也來要畫要書,連來借錢的也要婉言謝絕。
雲翔與江南才子高古相投真摯。(1763-1831),字封石,又字翟,清芬。張京橋,巫溪縣人,嘉慶六年(1801)狀元,手握狀元。當初,他被授官翰林院。他曾在貴州學政治,後在順天、浙江等地考取鄉試,擔任主考。最後去了戶部左侍郎。高古性格平和,詩、文、書、畫都很優秀。因不滿官場骯臟,道光八年(1828)借口生病回到家鄉無錫。此後,他閉門學習繪畫,很少與人交往。他擅長畫蘭花和竹子,無錫博物館有壹幅他的竹石。畫面清幽淡雅,清晰高挑,上面還有詩詞。他和雲翔既是畫友,又是知音。他們常在“清芬精舍”品詩評畫,暢談古今。雲香展紙畫墨蘭,高古常提筆添竹竿;韻香畫竹,高古題畫詩。
雲翔和高古合作的蘭花和竹子清新秀麗,剛健挺拔,既能寫意又能傳神。他們之間的感情就像山河壹樣。他們在壹起討論知識,談論人生,是真正的真誠。
在高古中學獲得頭獎後,他離開無錫到北京的翰林院工作。臨走時,高古告別了雲翔,雲翔和高古依依不舍。雲翔知道,如果我們走了,我們可能再也見不到了。所以,她莫名的失望,黯然,心碎。她猶豫了幾次,但最終什麽也沒說。她無情地告別了。她只在心裏暗暗祈禱:“今天祝妳永別,希望妳早日歸來……”當時世俗的偏見和傳統的道德觀念註定了他們不友好的命運。
嘉慶九年(1804),雲翔請畫家Xi鐵生畫了壹幅空山聽雨圖。她邀請當時的學者、詩人、書法家,在畫後題詩。最後,500多人在畫面上吟詩作詞,成為藝術園地的瑰寶。誰知道光初年(1821),無錫任磊官僚孫二準派人向雲香借圖集。孫二準騙他“空山聽雨”後,他不還,後來甚至聲稱地圖丟了。《空山聽雨》失傳後,韻、香、悲、怒五味雜陳,終日郁郁寡歡。更有甚者,壹夥流氓在雲翔和高古之間制造謠言,經常用汙言穢語威脅雲翔,並經常向他們勒索錢財,使雲翔苦不堪言。
流言蜚語,誹謗,疾病,侮辱,讓雲香再也活不下去了。再加上知音的遠離,最後不得不自殺,以死對抗黑暗社會。49歲去世,葬在二毛峰下。
據史料記載,嘉慶二十三年(1818),雲香40歲時,以《清芬精舍集》為題,發表了自己的詩,署名“西山女史王”。她死後,“空山聽雨”也在塵埃中活了30多年。同治三年(1864)被無錫沈收購,此殘卷裝訂成三卷。光緒三年(1877)秋,葉蘭臺補作第四幅,繪壹韻壹像。同年被裝訂成巨卷。
後來這幅畫轉給了無錫書畫收藏家陶新華。1963年秋,這四大冊補充圖冊獻給了吳迅博物館。此外,無錫博物館還有韻香小品《墨蘭圖》《青煙圖》。民間泥塑藝人丁,明末清初從昆山、太倉、松江、蘇州六圩等地遷居無錫。受該劇影響,惠山泥塑藝人創作了許多反映昆曲劇種的泥塑,惠山泥人進入了“手揉戲時期”。手搖戲每個座位兩三個人,八個座位為壹套。戲曲內容可分為兩類:壹類是昆曲戲曲戲曲,由丁創作於清鹹豐六年(1856)前後;另壹類是京劇戲曲,由周阿生創作於同治四年(1865)前後。丁和金都受到當時塑造佛像的藝術家朱谷生的影響,所以他們的戲曲臉譜整齊,服飾細致。在丁和星期二的人們中間流傳著這樣壹句諺語:“如果妳想要壹個仙女,就去找壹個笙;如果妳想要壹出戲,問阿金。”可見周善掐仙故事,丁戲文更有造詣。
丁,本名丁蘭亭,出生在惠山腳下的壹個農家。他有壹個艱難的童年。他和他的兄弟丁福庭在惠山玩泥人,並在業余時間賣壹些泥人。
丁不僅在藝術實踐上刻苦鉆研,而且深入生活。那時候,他只要聽說有演出,就趕緊去看,每壹場都會來。看完後還拉著演員提問,了解劇情和演的表情動作。為了熟悉演員的表演,他經常幫助戲班搭建舞臺並拆除,與演員們壹起生活,從而接近背景,學習每部戲中人物的形象、表情、服裝、道具、武器等知識。有時候,他還要求演員裝腔作勢,捏捏他們。由於丁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深刻的體會,他的戲曲作品生動活潑,栩栩如生。人物手持的帽、旗、首飾、衣帶、旗幟、傘、兵仗、扇子、杯盤等都制作精美,讓人愛不釋手,從而發展了無錫泥塑藝術。
請走大路”和民俗。
無錫舊俗每逢春節或有結婚慶典時,總要問候“路頭”,邀請“路頭”。春節的接機和邀約是在正月初五。據傳說,這壹天是路透神的生日,目的是希望得到財神的保佑而發財。
正月初五,從五更起,人們敲鑼放鞭炮來接路,為的是先得利。以後越早提,越早擔心“路財神”被別人撿到。所以最後還是有人在正月初四晚上撿了路頭。有人曾寫過這樣壹首詩來形容人的心情:“財神五天求之,願賞壹年;謹防別處早遇神,連夜搶道。"
第五天早上壹般只吃炒年糕和薺菜面,叫做路頭餅和路頭面。過去,商店特別註意在正月初五收到路邊的酒,因為商人迷信路邊,希望發財。這壹天店裏主要請了所有夥計吃路邊酒,大家也壹定要來。酒席上倒酒的時候,也要倒滿,說明妳是腰纏萬貫。如果店員要被炒魷魚,店主在吃“路頭”酒的時候暗示。暗示的方法很獨特。店主從服務員手裏拿菜的時候,如果把雞頭給了某個人,店員就知道幾個店主要辭退自己。喝完酒,他主動辭職,店主默許他辭職。這個習俗叫做“吃雞頭”。
清代以前無錫的店鋪大多要吃“路透”酒才能開店。清中葉以後,店主們為了爭取春節期間更多的生意,從初三開始慢慢開店。
“取路頭”和“邀路頭”的習俗在無錫尤為盛行,這固然是由於無錫工商業發達,但也有其特殊的淵源。路透也被稱為五路財神。事實上,最初的五路並不是財神,而是吳赫路,壹個死於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無錫的義人。1554年,侵華日軍入侵無錫,無錫在知縣王的領導下建城,人民組織起義軍抗敵。比如南門的窯工組織了“窯兵”;搬運工組織了“步兵”;獵人組成“弓弩手”;菜農、果農組建“園兵”;樵夫組成了“柴火兵”;甚至僧侶組成“僧兵”參戰。郭健學生張守敬傾其所有,招募65,438+000余人,建立了壹支由吳赫路和廟子白指揮的起義軍。
敵人圍城後,日夜猛攻,守城軍民守在城邊,伺機進攻。公元1554年農歷五月初八,城內軍民由張守敬、路、苗率領,出城迎擊日軍。他們從西水關乘船殺出壹條血路。出了西門,不見壹個敵人。就在這時,恰好天下著大雨,叛軍的盔甲都濕透了。就在它準備回城的時候,突然敵人埋伏起來,撲向叛軍。反叛者冒雨匆忙作戰。戰鬥十分激烈,何等36人在這次戰鬥中壯烈犧牲。
知縣王因道等36人英勇保衛無錫而犧牲,故在縣衙東角立像祭拜。之所以只在邊上立雕像,是因為何武路等人都是普通人,沒有名氣。按照封建統治,是不能放在正殿的。為了紀念吳赫路,無錫人還在城門旁設立了路透堂進行祭祀。起初,何武路的畫像貼在路透廳,逢年過節給他倒酒。後來何陸吾被誤傳神化,稱其為五路財神,演變成五路財神的形象。就這樣,吳赫路成了財神。四百多年來,無錫人民壹直在問路,這就是由來。
無錫人的過年習俗有各種各樣的名稱,有的流傳至今,都有其歷史演變過程。
在農歷新年的第壹天,人們燃放鞭炮。這種風起源於古代。人們焚燒竹子,用爆炸的聲音驅走邪惡。直到宋代才在年初燃放紙鞭炮,據說是為了解決疫情。現在,人們把放鞭炮視為好運。
過去,無錫農村青少年春節的娛樂活動是踢毽子和鬥雞。踢毽子始於唐代,以踢多踢高取勝。技術好的人還能踢出喜鵲、金龍、獅子、繡球。鬥雞以青少年為主,他們每個人都用右手拉著左腳,互相撲向對方。戰國時流行鬥雞,但有高冠高尾的大公雞,大家看著好玩。
正月上半月是無夜節,也叫上元節。在這壹天早上,城市和農村的每家每戶都會吃薺菜炒年糕或湯圓。晚上,農民們要把從大年初壹到正月上半月堆積的垃圾全部挑出來,然後用柴火燒掉。如果火燒得很旺,就意味著這壹家人今年能有個大豐收。晚上,壹家人會壹起吃團圓飯。飯後,青壯年男子組成龍燈隊舞龍燈。村裏的男女老少,尤其是小孩,紛紛出門觀看,熱鬧非凡。在城裏,晚飯後,人們點亮各種彩燈,敲鑼打鼓去寺廟過元宵節。這壹天,在茶館裏加入青橄欖泡茶,稱為橄欖茶,也叫元寶茶。
舊社會,巫溪縣盛行“走三座橋”的習俗。正月中旬,萬家燈火的時候,深居簡出的主婦們穿上新衣服,出門溜達。他們要壹連走三座橋,比如三豐橋到大石橋,再到北門走鐵橋。說“走三座橋”可以避免壹年的疾病。
拜年、年夜飯是人們的壹大熱點,而在餐桌上飲酒的“火圈”最為熱鬧。猜錯了就罰喝酒,引來滿屋笑聲。據史書記載,最初是勸酒助興的壹種戲曲,漢代稱為“酒令”,後演變為“火圈”。
無錫人和親朋好友聚餐壹定要吃點魚,以此來祝願他們年年有余。但是有壹個有趣的傳言。抗戰前壹年,西門鵬手下有個布店老板,去安徽阜陽當了長途客。主人把魚缸端上桌,裝滿了紅色的汁液。老板放下筷子的時候,魚硬硬的,壹動不動。仔細壹看,是壹條木魚,上面刻著“康熙壹年”的字樣。這才知道富陽有過年不吃魚的習俗。這說明春節的習俗是完全不同的。
我找到了。自己看什麽有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