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是變,經是法(或經典)。也就是易經(易經)這種嚴謹的哲學著作,在科學上可以作為占蔔之用。只是因為很深奧,很難理解,所以才有很多牽強附會的理論。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第壹部代表作。歷代正統學者用多種不同的語言贊美它。總的來說,他們稱贊它為“群經之首”,對它非常尊重。相反,他們認為這只是壹部古代的占蔔書,接近於巫祝的偽言。只是到了孔子的《周易傳》,以及歷代眾多學者之後,後人才盲從推崇。更何況近代以來,類似的輕佻嘲諷還有很多。《易經》原本是壹門古代的占蔔學術,但在商周時期,通過《文王》的校勘和註釋,它從占蔔的範圍被放入了“天人”的學術領域,從而《易經》成為中國人文文化的根基。自東周以來,為孔子所研究、所述,同時作為百家學術思想的源頭而散載。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所以,我們要研究中國的文化,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釋道諸子百家,甚至唐宋以後的儒釋道,不去探究《易經》就會忘記祖先。
易經與《易經》
通常我們提到易經,自然知道它指的是易經。因為中國文化,自從孔子刪詩刪書,訂禮訂嶽,編了陸的史書《春秋》,就被命名為《周易》,合稱六經(其余因嶽而失傳的書稱為五經)。經典是天地的大準繩,也是人生的大通道。把《易經》等稱之為六經,是指這六經是孔子編撰的,是包含中國傳統文化“天人之際”全部知識的大道理、大規律。
自秦漢以來,《易經》的命名有同有異。
第壹,屬於秦漢以後正統儒家的學說。根據鑿易的概念,認為“易”的內涵包括三層含義:
(1)容易。意思是簡單容易。因為天地自然規律就是這麽簡單簡單。
(2)改變。認為自然界的壹切事物,以及人事,都在不斷地交互變化,永無止境。但是,這種變化的規律有其必然的準則可循,而不是隨機的變化。
(3)不容易。天地萬物,還有人事,隨時隨地都在以復雜互為因果的方式變化著,但變化的是它的現象。能改變的不容易,但簡單。
第二,屬於秦漢以後儒道共同的觀念。根據《李周大補篇》中“三變”的含義,是指從古代壹直到周初的易經學術思想,分為三個體系:(1)連山易。(2)“回藏”。(3)《周易》。
據說伏羲時代的易學是“連伊山”,最早始於蔔筮,象征“萬物皆藏於其中”。意思是說人類的文化和文明主要是以地球為基礎的,壹切都誕生於地球,最終也隱藏於地球之中。
周代人文文化之初,把現在流傳下來的《易經》作為寶典。最早始於幹坤占蔔,表示天地之間、天人之間的知識。
而東漢大儒鄭玄認為夏朝的易學是連山(故名連山易),殷朝的易學是歸藏(又稱伊尹)。當然,《周易》就是《周易》。
還有壹種說法:認為古代神農的世系名稱為“連山”,又稱“烈山”。所謂“連山”,就是“烈山”的音。黃帝的世系也叫“歸藏”。《連山驛》據說是為糜戲寫的。《歸藏》據說是軒轅黃帝寫的。
所以這兩種理論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如果我們認為夏朝提倡的易學是連,殷朝提倡的易學是歸藏易,在周朝,《周易》體系的易學是經過的校勘才形成的,那麽這兩種不同的意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從考據學者的角度來看,易的《鑿》和《大補篇》應該是有疑問的。考證派學者壹直認為,《易鑿度》等書純屬漢末或魏晉時期的偽作,偽稱是上古的傳承。這個概念並非完全不合理,但確實值得研究和考慮。
然而,漢代以後,學者們頑固地拋棄了李周大補篇的概念,拒絕接受它。他們堅持采用更有問題的《易·甘薇尺牘》理論,認為“簡、變、難”是易學的自然之義,這是後世以儒說易的依據。即不考慮考證,僅用所謂“三變”原理的內在含義來說明易學要點。
另外,關於漢魏以後道教學術思想中的連山、歸藏、周易三變,還有兩種說法。
(1)認為連山、歸藏兩系易學早已失傳。
(2)認為漢魏以後的象數易學是連山、歸藏的遺風,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連山》、《歸藏》中的易學精華,確實成為秦漢以後道家學術思想的主幹。比如十二卦理論,就是以“歸藏”的坤卦為基礎的。蔔筮怒中伏,基於蔔筮的半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