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田地層為中元古界信陽群,構造為區域性韌性剪切帶。金礦床分布在兩個線性強應變帶之間的弱應變區。
金礦體可分為層狀和脈狀兩種。礦體以層狀礦體為主,屬蝕變構造巖型。礦體長30-600米,受韌性剪切帶中的再脆性構造控制,平均品位3-8克/噸。脈狀礦體規模小,巖層傾斜,屬應時脈型,品位3-10g/t,局部富集。
老灣金礦區沒有古代采冶遺跡。1971年夏,省區域地質調查隊潘在成在該區西拐灣村東北發現壹條長10米的應時脈。采集了兩個樣本。其中壹項分析結果顯示,含金量為364.8克/噸,含銀量為300克/噸。這壹重要發現為後來老灣地區的金礦普查提供了資料。
1974年5月,省革委會地質局第八地質隊根據區域地質調查隊提供的資料,從李俊生到西拐灣進行踏勘。在西拐灣東山梁和山坡發現多處褐鐵礦化的應時細脈和網狀細脈,取樣分析噸金含量達數十克,認為有進壹步工作價值。1975年,第八地質隊派趙、賈等人組成普查組,開展老灣地區金礦普查工作。通過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綜合調查,雖然發現了許多應時脈型的小礦脈,但規模都不大。1978年初提交老灣金礦地質報告,預計黃金儲量51.6 kg,白銀186 kg。
65438-0979年,由於國家對黃金的迫切需求,省地質局安排了繼續老萬地區黃金普查的任務。此時,由於地質八隊其他任務較緊,省地質十二隊派崔正和等人繼續老萬金礦普查。1981體制改革後,第十二地質隊更名為第四地質調查隊。1982年秋,第四地質調查隊任命由原第八地質隊調入的趙為該隊技術負責人。經過幾年的普查和艱苦勘探,積累了大量的資料,金礦床已擴大到小型礦床的規模,特別是發現了層狀礦體,初步認識到這類礦體在深部有廣闊的前景。1985年提交了老灣礦區金礦普查報告,計算出黃金遠景儲量為1.95438+02噸。然而,由於對該區金礦類型及成礦特征的認識不足,老灣金礦的勘查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1985年5月,第三地質調查隊於貴田、王友明等人承擔了豫南地區黃金資源總量預測任務,前往老灣地區進行普查。發現老灣地區金礦床不僅有應時脈型,而且有蝕變構造巖型,認為有找礦前景,因此方便於5月10撰寫桐柏地區金礦普查建議書。這個建議受到了團隊領導的重視。1985年底,編制了老灣-紅壹河地區金礦地質調查設計書。
65438至0986,有色勘查公司第三地質調查隊、第四地質調查隊、第三地質調查隊均先後進入老灣地區。這是由於對老灣金礦床的特征有了新的認識,當當年開始黃金儲量承包時,所有團隊都對黃金勘探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鑒於上述情況,省地礦局總工程師羅明久帶領工作組對信陽第三、第四地質隊的工作區域進行了部署和劃分,決定由第四地質調查隊自西向東對上上河礦床進行勘查。老灣(包括後彭)礦床由第三地質調查隊勘探。楊莊地區由第三有色地質隊勘探。
第三、第四地質調查隊在復測中取得突破,主要集中在構造蝕變巖型層狀礦體。到1988,上上河、老灣礦床儲量達到中型礦床規模。劉本軍、王喜芳和王國民負責兩個隊的地質工作。此時,為了更好地協調兩個團隊的工作,進壹步加深對礦田成礦條件和規律的認識,桂田和趙組成了老灣金礦帶1 ∶ 1000成礦預測研究組,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合作開展專題研究。1990年底提交了桐柏縣老灣韌性剪切帶大型金礦化預測報告。通過工作,建立了老灣金礦地質地球化學和地質地球物理找礦模型,圈定了成礦預測區,提高了礦田研究水平。到1992,上上河和老灣控制儲量均超過10噸,均轉入詳查。
經過近20年的工作,幾經反復,老灣金礦田終於有了突破。說明深化成礦地質條件、礦床類型和成礦規律對找礦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勘探的進展,老灣金礦也得到了開發。鄉辦礦1977出,1981年後主要由縣黃金公司經營,桐柏大河銅礦1988後承包經營。目前已建成3000噸浸出場、300噸浸出池和100噸/日選礦廠,年產黃金140公斤。1992年老灣金礦交由銀洞坡金礦經營,準備繼續擴大生產能力,以期達到1994年年產黃金300公斤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