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免費算命 - 黃梅寺祖廟夏令營

黃梅寺祖廟夏令營

黃梅縣是中國文化藝術瑰寶“黃梅戲”和“采花”的故鄉,早已享譽海內外,為世人所稱道。黃梅縣素有“朱孝天風景名勝區”之稱,有“黃綺禪寺天下第壹”、“佛事問黃梅”的美譽。

途經“天門”、“鳳棲橋”、“二天門”、“天下第壹山”、“淩潤橋”、“碧玉流”等景點,便到了四祖寺的大門,大門由青石砌成,高7.8米,寬6.6米,古色古香,氣勢磅礴。進入山門後,可以看到寺廟的主要建築群,包括修復後的天王殿、大乘大雄寶殿、祠堂、禪堂、客堂、佛塔、鐘鼓樓、方丈室等。,它們縱橫交錯,金碧輝煌,門窗雕刻精美,寺內雕刻佛像。金光閃閃,法器莊嚴,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

據接待我們的熱心主人,四祖寺監獄的建光法師告訴我們:大雄寶殿是按原貌設計修復的,工程建築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殿有7開間,5間深室,前後廊,兩層飛檐,36根柱子,建築面積865.7平方米,高18.7米,寬34.65438。牌坊的外觀在全國佛教叢林中“壹枝獨秀”,牌坊的結構強度經過專家鑒定,可抗8級地震。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寺題了四個大字。在以大殿為中心的幾個主要宮殿的布置上,既有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又使遊客香客穿行其中,如進入頤和園的巨大長廊,別有壹番情趣。特別引人註目的是,寺內有三棵古柏,其中兩棵古柏(俗稱倒柏)和壹棵古柏(又名祥雲柏),枝繁葉茂,高大挺拔,據說是四祖道心所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據趙錦燾《禪宗四祖寺》壹書記載,四祖寺原名正覺寺,又名雙峰寺,位於黃梅縣城西北15公裏的雙峰山中。該寺始建於唐武德七年(624年),距今已有1370多年的歷史。歷經唐、宋、元、明、清,不僅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占有壹定的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尤其是在日本、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清晨,當我們站在雙峰山主峰的山頂時,我們看到壹輪紅日在冉冉冉冉升起,光芒四射。雄偉的群山與雄偉的四祖寺融為壹體,山腳下的茂林修竹將奇峰怪石擁入懷中,宛如壹幅立體的山水畫,壹曲無聲的歌。傍晚,夕陽西下,天空布滿雲朵,五彩繽紛,妙不可言。夜晚,山上和山腳下燈火閃爍,宛如人間天堂。站在高處,夜色中,雙峰山、大河鎮及其鄰近村莊組成壹條金龍,為四祖寺註入了新的時代氣息。我想佛教高僧,四祖,應該贊美今天寺廟的新輝煌。這壹次,我們親耳聽到了四祖寺鐘鼓樓傳來的鐘鼓聲。我們不僅體會到了佛教“晨鐘壹響,靈山外客被驚醒,鼓聲三響,驚醒迷夢人”的啟示,還仿佛聽到了這樣的聲音:“山清水秀令人心曠神怡,名山明日更美;在我壯年的時候,我今天就要復興古寺。”我們期待雙峰山像兩把利劍,直插雲霄,與雄偉的大別山相連,層層疊疊,步步為營,如畫;回望東南,天蒼蒼,楚江長,長江像壹條銀帶,蜿蜒在雙峰山和廬山之間。無數美麗的村莊,雲霧繚繞,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壹望無際的田野,展現出壹幅壯麗迷人的秀美河山畫卷。壹首七言詩不禁脫口而出:“妳看茫茫大海上的帆,原來是掛在浮雲上,找不到雙鳳寺。人間哪裏能找到仙山?”

據史料記載,禪宗四祖道信親自創立了該寺。從唐朝到清朝,廟裏都是香火。唐宋鼎盛時期,有800多座殿堂、亭臺樓閣,1000多名僧人,先後產生100多名僧人,每年進山香客數萬人。唐太宗四次下詔,請道心大師來京供養,立他為國師。唐代宗李煜稱他為“大醫禪師”,宋真宗稱他為“天下祖庭”,宋神宗稱他為“天下名山”。千百年來,寺廟歷經滄桑,幾經復興。明時期,寺廟毀於大火,經景王重建,萬歷年間倒塌,後由清鹹豐四年王勛修復,毀於戰亂,光緒年間重建,清末民國被毀,僅保留十幾座宮殿和部分名勝古跡。從現存的清代“四祖名山正覺寺景區”來看,除了規模較大的寺廟建築外,流傳至今的名勝古跡還有宜豐縣遺址、天門、鳳棲橋、導塔、龍須樹、二天門、世界名山碑、花橋、碧玉流、傳法洞、觀音村、寶光石、紫雲洞、雙鳳山等30余處。

建光法師告訴我們,近年來,政府對四祖寺的建設非常重視,陸續撥款分批進行修繕,使四祖寺逐漸重現昔日的輝煌。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本煥法師被任命為四祖寺住持,親自集資捐款指導設計。趙樸初會長對四祖寺的建設作出指示:“要盡快修繕四祖寺,使禪宗六祖殿連成壹體。隨著對外開放和旅遊業的發展,四祖寺將連接禪宗祖庭河南少林寺、安徽三祖寺、東部佛教名山九華山、南部廣東六祖寺,自然形成佛教聖地旅遊網絡。

四祖寺景點之壹的淩潤橋,俗稱花橋,現為湖北省重點保護文物。該橋建於元至正十年(1350),位於古寺內的壹條小溪巖石上。該橋長20米,寬6米,高5米,為單孔憑證頂石拱橋。橋身凈跨度8m,拱石厚度0.5m,橋上有壹條5m左右的走廊,橋門由南向北。五開間有24根大木柱,兩端有高大的券頂五華山門,門墻上塑有龍鳳圖案,還有鳥獸石雕浮雕,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從花橋上往下看,有壹塊小巖石,建光大師說,每當刮起風來,這泉水經過亂石嶙峋的巖石後,匯成湍急的水流,傾瀉而下,形成壹條飛浪翻滾、形態各異、氣勢磅礴的天然瀑布。來到這裏,我們還欣賞到了許多精美的石雕,其中有唐代大書法家劉公權以自然蒼勁的筆觸書寫的“碧玉流”,清光緒元年的鄧文彬布,長約兩尺,似乎有“春”字,有胡夫和臥龍的樣子,還有壹些歷代著名藝術家贊美佛教功德和四祖寺自然風光的石雕,令人眼花繚亂。難怪歷代名人,如唐代大詩人柳宗元,明代的趙貞吉、王詢,清代的趙世泰、石橋年等,都曾來此遊覽,並寫下流傳至今的佳作。

建光法師也給我們講了寺廟初建祠堂時流傳至今的歷史故事。相傳唐太宗得知四祖寺的道心大師,名震大江南北。他三次上諭請大師來京,都沒有實現。第四次,他派欽差到寺裏,拿刀威脅師父去北京。李世民被大師不求名利、不畏強暴、刻苦修行的高尚品質深深打動。於是,他派尉遲恭將軍幫助監督祠堂的修復,並在現場為大師提供食物。現在,妳仍然可以看到寺廟的大梁上刻著。

在古寺北面不遠處,我們到達了依波塔,它有三層,由花崗巖制成。相傳,第四世祖師道心大師將此處的衣缽傳給了他的得意弟子第五世祖師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大師,後來為紀念此事建了這座塔。

在依波塔附近,還可以看到壹座石亭,俗稱魯班亭,是寺廟三大奇觀之壹。這座塔高5米,寬3.6米。塔呈八角形,中間有壹塊大巨石,俗稱“鳳巢”。塔頂分為六個正方形,其中三個用石頭覆蓋,另外三個沒有覆蓋。這座亭子具有宋代的建築風格,實屬罕見。相傳四祖道心大師修建大佛殿時急需200多株楠木。廬山的壹些信眾得知後,自願捐獻。但是,不知道要把200多株楠木從廬山搬回四祖廟,需要多少人力和時間。當時修建大廟的是第65438代魯班的後代。他精於佛學,精通道教。這時,他來到雙峰山頂,手裏拿著壹個東拼西湊的東西,正在使用。

看完魯班閣,可以看到壹座唐代的毗盧塔,俗稱慈仁塔、真身塔、四方塔,面積約1.200平方米。寶塔略呈方形,單層重檐亭。為仿古青磚結構,高11米,基寬65438。整座塔威嚴、古樸、典雅,金碧輝煌。隆冬時節,塔外壹圈傲霜秋菊組成了壹個余香的花環。此塔建於唐永徽二年(651),距今已有1340多年的歷史,已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佛塔之壹。

離毗盧塔不遠,我們參觀了四祖講經洞,可以容納兩三個人。洞口由壹塊形似老虎的巨石把守,洞前壹座古廟常年香火繚繞。民間傳說,這個石虎是他聽到四祖講五祖講《般若經》時被感染開悟,變惡行善的化身。

站在穿法洞旁邊,可以看到秦源寺,這是鄂東著名的道教聖地,建於晉武帝時期。可見,雙峰山之美,歷來為佛道所重視。

農歷三月初三,是道心大師的生日,黃梅縣家家戶戶都要吃菜糠,因為道心大師吃了芥菜糠治好了黃梅老百姓和唐太宗的疥瘡。黃梅人民每年的這壹天都會在這裏舉行盛大的廟會,紀念四祖道心大師的豐功偉績。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三月三”廟會,既是佛教活動,也是物資貿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