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婚姻,我們總會說到後來的婆媳關系。
不可否認,婆媳關系直接關系到婚姻質量。可以說,好的婆媳關系不代表好的婚姻,但好的婚姻必須有相對和諧的婆媳關系。
生活中,因為婆媳矛盾過度激化,最終導致離婚的不在少數。
婆媳之間好像是壹種對立的關系。更多時候,這種對立關系隱藏在生活細節中,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呈現方式。
林雨說她的婆婆是壹個很好的人。她的想法和他們完全不同,堅持自己的壹套觀點和為人處事的原則。
她經常說她吃的鹽比米飯還多,這讓林雨更願意聽她說話。林雨也是壹個直言不諱的人。當時他直接回答:“媽媽,妳吃的太鹹了。”
就是這樣壹句話,讓婆婆久久難忘,上升到了不尊重老人的程度,狠狠地教訓了她壹頓。林雨並不記仇,他聽到後會忘記,所以他可以繼續和他的嶽母和平相處。
但她說,雖然婆婆有時候很固執,不講道理,喜歡按自己的壹套來,但她還是對這個家盡職盡責,尤其是對女兒。
對林雨來說基本上沒問題,但那是在她嫁給她丈夫之後,而不是之前。
當她愛上丈夫時,林雨發現婆婆是壹個能讓她動心眼的人。準確的說,她是壹個愛別人,千方百計讓自己不吃虧的“小便宜”。
就像她第壹次去婆婆家壹樣,婆婆把壹個大西瓜和核桃放在桌子上,壹直熱情地讓她吃,卻不切西瓜,也不給她夾核桃。
林雨也不好意思要,只好答應,其實什麽都沒吃。
02
本來那天去婆婆家,走了不少路,她想吃點東西。最後她渴了,只喝了點開水。回來的路上,她抱怨婆婆記性不好,該拿的東西都忘了。
她真的以為婆婆忘了。畢竟以她當時的頭腦和見識,只能想到這個原因。
誰知,婚後才解開謎團。有壹次,是家裏來客人,婆婆也是這樣。她總是熱情地讓客人吃飯,客人卻無動於衷。
結果客人走了,婆婆就把後腳的西瓜切了,讓他們吃。她意識到婆婆是故意的,她故意只放了兩個蘋果,但是房間裏有好幾個人,客人沒膽子拿。
其實婆婆不想讓客人吃飯,也想維持壹個表面的面子,所以用了這個方法。
看到這幕後,她也回想起很多事情。結婚前,她壹直認為巧合不是真的巧合,而是婆婆貪小便宜。
出門買東西,關鍵時刻,婆婆總是不帶錢,或者在包裏找半天,說不知道錢去哪了。當林雨幫忙付錢時,她要麽拿出錢,要麽停止說話。
林雨心胸寬廣,她的父母是誠實善良的人。他們從來沒有這些行為,所以她相信婆婆給的理由。
當然,婆婆也因為貪小便宜,做過很多讓他們哭笑不得的事。
比如她和老公的手機原來都換了,壹個手機換了兩個小鍋。她婆婆也以為賺了,因為手機放在那裏沒用,鍋裏還能裝東西。
比如隔壁鄰居有壹次在陽臺晾衣服,從五樓摔了下來。婆婆拿起來讓她穿,說衣服很貴。
林雨哭笑不得,現在誰少了壹件衣服?後來,她把衣服送給了她的鄰居。她婆婆很不高興,說不是她偷的。她把它們撿起來。她為什麽要退掉它們?
她婆婆喜歡撿東西,賣不了兩塊錢。有時她會讓丈夫賣掉它們。林雨說不夠油錢,但她婆婆就是喜歡,誰也沒辦法。
03
盡管林雨有時會在背後說她婆婆的行為,但她也無能為力。婆婆誰的話都不聽,老公這麽說也沒用。
後來她老公沒辦法,給婆婆租了個小房子,離得不遠,分開住,矛盾就小了很多。
老公在努力為她著想,所以她不想太為難老公。有些事情就是睜壹只眼閉壹只眼。
結婚兩年後,林雨生了壹個孩子,她不想讓婆婆來照顧她。如果她讓她媽媽照顧她,她婆婆肯定會有問題。所以沒人邀請她,所以她去了子曰小中心,壹直帶著它。
去子曰中心的錢是她自己的嫁妝。後來孩子能慢慢走路了,林雨覺得自己在家裏待的時間長了,想出去找份工作,不至於和社會脫節。
於是,我白天把孩子托付給婆婆,晚上她去接。
林雨的公公很早就走了,婆婆留下孫女照顧。自然,她非常高興。就在那時,她驚訝地發現,她的婆婆在照顧孩子方面相當出色。
反正她說孩子整天在婆婆那幹幹凈凈的,衣服有點臟,婆婆就給她換了,去別人那問孩子想吃什麽有營養,買了鍋做飯。
給女兒錢可以說是婆婆最大方的時候了。她通常去菜市場買壹個菜。她恨不得談壹個兩毛錢壹塊錢的人,卻給女兒買了壹大堆東西。
因為這個原因,林雨對婆婆的印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覺得婆婆以前只是壹個觀念不同,貪小便宜的老頭,其實也沒什麽不好。
但是過了壹年多,她發現了壹件事,讓她堅決不肯讓婆婆整天照顧女兒。
婆婆以身作則,給了女兒貪小便宜的性格,沾沾自喜地說自己教得好,小孫女很能幹,學得快。
04
林雨說她的女兒是壹個向別人要東西吃的好人。有壹次她帶著女兒上街。當她看到壹個老人背著壹袋蘋果時,她去叫她的祖母。
她女兒兩歲多。老人看到有人叫她,笑了笑,給了她手裏的壹個蘋果。她女兒也很乖巧地說了聲謝謝。
林雨只認為她的女兒是看著對方滿頭白發,所以她被視為她的祖母。
後來事實證明不是。只要手上有吃的,女兒就喜歡叫人,能分辨出哪個是爺爺,哪個是奶奶,哪個是兄妹,叔叔阿姨。
她幾乎每次都能得到食物。她教育女兒不要這麽隨便向別人要東西。如果她壹個人,確實很危險,但是婆婆說,“這個只有聰明的孩子才能學會。”
直到有壹次,她下班去接女兒。走到門口,她聽到女兒和婆婆在說話。女兒說:“奶奶,我要買玩具。”
婆婆回答:“小聲叫阿姨。媽媽沒錢,但是她阿姨有錢。”
她心裏壹驚,心道怪不得姐姐這次給女兒送了很多東西過來,姐姐的收入不錯,不過她沒想要那麽多。如果孩子打電話,姐姐肯定會買。
壹下子什麽都清楚了,孩子的行為是奶奶教的。婆婆,愛占小便宜,真的很容易讓婚姻吃大虧。
她自己帶孩子後,婆婆還是不能理解,說她當然沒有照顧好孩子。正因如此,林雨壹直對婆婆不滿:
還好我發現了,不然兩年都不知道教孩子什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裏面有夫妻關系、子孫關系、婆媳關系等等,婆媳經可以單獨開壹章,影響很大。
想要很好的相處,除了彼此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扛得清。
作為婆婆,不要管自己不該管的事。作為媳婦,可以偶爾學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最重要的是,既是丈夫又是兒子的男人,壹定要能夠合理處理關系,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