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禪:答:遠離生活的快樂之地(初禪)
b:生活的樂土(第二次冥想)
c:與福地離別(三禪)
d:放棄凈土的想法(四禪)
二、四定:答:空無量定。
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列車員:沒有地方可以決定
d:我得考慮壹下。
三。第九個決定
因為前兩種統稱為四禪八定,所有的定都是由低到高的,所以四禪八定完成後還可以進壹步修改第九定。再加上四禪八法門定義為凡夫俗子,甚至印度的壹些外道也實行這個定義,所以他們的結果還是在三界之內,不能消除煩惱。第九條規則是大乘三諦修改的,可以用壹定的力量制服“思想”,所以也叫“滅思想”。欲滅則行,息則滿,故又謂之“絕”。
能擺脫就能擺脫煩惱。“我的生命已經結束,我的梵天已經建立,我的行為已經完成,我不會受其影響。”要證阿羅漢,我就入涅槃。但是,雖然叫“絕滅”,但並沒有絕滅,八識還在;如果都滅了,八識也滅了,誰還入涅槃?所以阿羅漢進入的涅槃叫做“有盈依涅槃”,而不是佛陀“無盈依”的無上涅槃。但是第二個騎手並沒有許什麽大願,如來慈悲為懷,下令進城阻止。
還有壹種情況,雖然已經決定了第九次,但是不斷困擾,只是壓制了六識,使之無效。這個第九定叫“無心定”,是壹般人定的,所以無法證聖果,無法入涅槃。
四禪八定屬於凡夫俗子,但在佛教的正定義中,也有“四禪八定”之名然而,普通定義中的四禪八定與正定的四禪八定在名稱和含義上都有所不同。有什麽區別?
第壹,方法不壹樣,就是依據不壹樣。普通人是根據漏識或者其他世界法則,比如地、水、火、風,來確定修行的;但是正定必須依性修,凈圓修,所以兩者是不壹樣的。
第二,目標不同:同樣是成就第壹禪,甚至是第四禪,但對於求凡夫的人來說,終極目標是滿足,即在現世成就第壹禪甚至第四禪,在來世得到世界,暫時離開欲望的世界,這就夠了。我不知道禪還在輪回。而那些積極的,是按其本性固定的;雖然達到了第壹禪甚至第四禪的境界,但是打坐對他們來說只是壹種手段,因為他們要按照這個決心去研究第壹楞嚴經三昧,從佛那裏得到。
所以兩個目標很不壹樣。所以要知道修定者,雖也有四禪四定,但只有名,只達其境,不居其境,不嘗其境,故可入之,超越之,學而不漏。
壹般來說,學佛的目的是“從苦中得樂”;如果妳得到了三禪的結果,妳就已經達到了世間的終極幸福,因為世間所有的幸福,沒有壹個是三禪以上的;這也是因為四禪涉及到放棄和接受,不苦不樂。所以,從世界上的人的角度來看,不能稱之為快樂,也不能稱之為不快樂。至於四禪之上的四空處,因為無色,所以與苦樂無關。
看三界六利益的苦樂,欲望世界的地獄利益和餓鬼利益純粹是苦;人類的興趣和動物的興趣是苦樂參半的;仙趣六欲為天,多樂少苦,但樂的本質還是五欲之樂。至於色界,第壹禪日已脫離欲界,獲得“離苦”之樂;二禪中的“定”之樂;三禪天脫離了二禪天的粗鄙享受,而是純粹的享受;四禪天,連樂的接待過於粗暴,令人不安,於是毅然決然地離開,進了家門,證明自己不苦不樂,深居簡出;雖然是這樣,但是四禪天的確定還是屬於世界禪的,在確定上有些疏漏,要知道生死煩惱是斷不了的。
禪定可以分為五種,或者說五個層次,叫做五味禪定。
1,禪在人間
2.外道禪
3.小乘禪
4.大乘禪(菩薩禪)
5.如來禪(佛禪)
以下各節分別解釋每壹個冥想和知識之間的關系。
1,禪在人間
世間禪修或世俗禪修,是普通人修行的壹種準禪修方法。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養生、養生或充電,有時也想獲得壹些超凡的境界或感受,比如心跳停止,或者在空中起飛,或者把自己放在壹個盒子裏(鉆進壹個小盒子裏,有些瑜伽士就是這樣)。有些人真的可以集中精力停止呼吸壹會兒,或者把人活埋幾個小時或者幾天。要達到這種局面,妳真的需要極其專壹。然而,這種獨特的技能充其量只是壹種特技或特殊功能。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再恐怖的特技表演,也不能給人帶來什麽智慧。更不用說開悟或者解放了。當然,它不能讓妳的頭腦發明,或者讓妳的煩惱平靜,停止,或者擺脫任何煩惱。
總之,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幫助自己或他人增強壹點暈乎乎的智慧,可以用來消罪,可以用來行善,也可以用來反駁反復的證據——它充其量只是壹個藝人的娛樂節目,僅此而已。
這個世間的禪,是基於五大元素(眼、耳、鼻、舌、身)。五根接觸到五塵(色、聲、香、味、觸)後,心中自發產生前五感。五根是生理的,五感是心理的。再者,五覺是由五爬或抓取五塵而產生的。顏色、聲音、氣味、味道和觸覺被稱為灰塵,因為它們會擾亂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眼睛失明。五根抓過塵埃,在心裏接受了之後,我們的心開始慢慢咀嚼,壹遍壹遍品味,依然樂此不疲。世俗主義就是這樣作用於五根五塵,以求在前五感上產生驚人的效果。因為普通人這樣修行,結果自然只是最初級的,很膚淺的,所以不為智者所取。
2.外道禪
除了佛教,其他宗教也進行了修正,但佛陀說,大多數實踐異端的人是基於邪見或謬誤的信仰,所以他們經常偏離正道。錯就錯在他們沒有推到自己的內心,而是為了救贖自己的罪惡或者靈魂,經常向外沖。其中也有幻想追求將自己與外界的某件事、某個人、某個概念融為壹體,宣稱自己這樣做就能回到本源。比如婆羅門的欲與梵天相合,基督教的欲與神相合,或者道教的欲與萬物相合等等,都是壹樣的,都是徹頭徹尾的謬誤妄想。
這種道家的禪是以五根五塵為主,前面的五官和壹點第六感為輔。因為它們被應用到了輕微的第六感上,道家的禪略高於世俗的禪,或者說:略深。但是,這仍然不是我們要修行的禪定,因為我們知道第六知是以第七知(我持中心)為基礎,做出各種不同的判斷,所以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修行,通常和第六知壹樣,是虛幻的,錯誤的。另外,這種冥想還不夠深入。
如上所述,我們的五根吸收了五塵的形象,並在心中接受它。這五種意象被我們的五根吸收,產生五感之後,不可思議的,在壹瞬間,我們會立刻這樣想:這是善還是惡?是可取還是不可取?——等等,就在內心似乎想這麽做的同時,第六種知識被引入了。第六知不僅受到最後壹知(第七知)的汙染,而且受到它的指引:再者,我們所有的判斷、觀點、價值觀,都是在第七知的汙染和教唆下,由第六知形成的。所以道禪還不夠深,因為道禪只觸及了六識的表層——也正因為如此,道禪才深深地被六識和七識束縛和欺淩。
3.小乘禪
小乘行人因慈悲有限,只求自足,不發大願廣眾生。所以他們壹旦有能力走出網絡,就再也不會回到這個悲慘的世界來生活了。他們的終極目標只是利己,所以他們從來沒有把目標定在佛教的最高、最終極的點上,自然也就無法證得無上菩提。他們已經對阿羅漢·格羅夫納很滿意了,因為阿羅漢·格羅夫納足以讓他們逃離生死,雖然還不足以讓他們逃離其他眾生,甚至所有眾生——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要有佛菩薩的大悲心和無上智慧來承擔如此龐大的如來家業——獨立遠比善世容易得多,這壹點毋庸置疑——可見,追求佛法是多麽的艱難、艱難和費時。
這種小乘禪的原理是想滅前六覺——前六覺的滅,被小乘行人稱為涅槃。小乘涅槃其實只是致力於對前六覺的壓制,使其無法入睡,或者看似滅絕,名為絕滅。這和菩薩道修行者所認可的佛法修行大相徑庭。因為這種修行可能會讓修行者沈迷於空性(所謂的停滯),卻忽略或完全忽略了所有在六道中掙紮、掙紮,或在解脫中掙紮、摸索進步的眾生的焦慮和痛苦。
4.大乘禪(菩薩禪)
大乘修行者和小乘修行者的風格是不同的,小乘修行者並不僅僅著眼於自身的解脫;當他們能在壹定程度上解決自己的問題時,他們會進壹步研究利他主義(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大乘禪的修行,主要在於消除六五四三八+0的第七識,初步熏蒸第八識。因為消除了第七識(我持中心),可以使行者全心投入利他之旅,甚至不顧自身利益;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自己的利他之旅給自己惹上麻煩。此外,第八意識的初步修煉也促進了菩薩禪行人的慈悲與智慧,使他們更加深入和接近無上菩提。
5.如來禪(佛禪)
如來是對佛的大贊,意思是由真理之道而來左右。如來禪,又叫正法隱觀,是禪宗的最高形式,因為它是由佛傳至大乘,始祖,再由大乘傳至歷代祖師。
如來禪主要是抽第八識,所以比前面那種菩薩禪要深得多——深到我們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說語破心滅。
如果如來禪成功了,妳就能充分認識到,畢竟妳可以把妳知識中的汙垢變成功德,把無知變成平常,把貪、嗔、癡變成戒律、決心和智慧。第三,掩蓋它,它的最終結果是證明佛性。但是,我們要註意:在這個階段,努力的不是消滅,而是改變!因為在這個階段,行者的智慧成熟強大,可以直接改造壹切。所謂化腐朽為神奇:沒有我用不到的,也沒有閑置不用的。這就是如來的力量(超越世俗的力量),也就是真理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如來禪的關鍵是無所依靠——它不依靠任何東西,不管它是什麽——形、形、色、氣乃至佛法,無所依靠。妳要用1“無所依”的方法修習如來禪。這就相當於對妳說:妳要上天了,但是沒有梯子讓妳爬,沒有繩子讓妳爬,沒有飛機讓妳坐,甚至連壹跳都沒有——走吧!
這聽起來很像壹個公案;要知道,真的是破案啊!——而且是最難的公案!對了,還有壹個類似性質的公案,上面寫著:去吧!——但不要開口)這是禪,如來禪。不消說,如來禪是引領我們走向無上菩提的最高修行境界。